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毛泽东发展理论

2018-03-30 05:15覃志峰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覃志峰

摘 要: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间经历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及实践阶段。在此期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适合中国国情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理论。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37-03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中国一直战乱不断:农民起义、列强入侵、军阀割据、内战,国无宁日,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现代化进程一次次被打断。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紧迫的发展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发展理论探索,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心把社会稳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进步放在首要地位,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引导新中国走上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征程,实现了中国近代从未有过的长期的持续发展,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毛泽东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时间里,新中国实施了安定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首先完成了对蒋介石残余部队和土匪的清理,镇压反革命,安定边疆,和平解放西藏;组建各级人民政府;把官僚资本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统一财经政策,确保物价稳定;对新解放区进行土改;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起来。这一时期,尽管新中国还担当着抗美援朝和保家卫国的重任,1952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还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毛泽东提出了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毛泽东的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如对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销售、公私合营等方式进行改造,直至最后的和平赎买;在广大农村,以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和自愿互利为原则,完成了从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个体农业以及个体手工业的改造。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新中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如此,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这一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向苏联学习,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然而,在学习苏联和实行计划经济的过程中,毛泽东“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117。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弯路,你还想走?”[2]23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学习苏联的种种问题和思考促成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指出要“以苏联为戒”,要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和毛泽东四个现代化理论

新中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不仅工业资本少,而且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也不合理。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中国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重点工业的大规模和有计划地建设,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建设浪潮,涌现出一批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纺织等产业为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出现了八大工业区,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对于中国工业化建设,毛泽东一直都很重视,一直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有着一贯的主张和思路:就是不能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也不能全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而是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早在1944年,他就把中国的工业化提高到民族独立和免受别国欺侮的高度来认识,号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3]1080-1081。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他又指出没有中国工业,就没有中国巩固的国防,就没有人民的福祉,就没有国家的富强。他提出,必須采取措施,逐步建立中国的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这个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认为,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工业化建设,没有与其同步发展的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就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4]760。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读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意识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而且还需要国防现代化,这就是“四个现代化”最初的提出。到了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把“四个现代化”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新中国头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路线,就是工业化建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建设理论探索的结晶。工业化建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仅为中国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和理论基础,为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好了准备。

三、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毛泽东经济体制理论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最初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这种体制在恢复国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方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毛泽东于1955年底到1956初曾做过一次调研,听取了34个部委的汇报,了解国家经济的运行情况,还针对经济体制运行暴露的弊病,提出中央向地方分权,要给地方、企业一定的独立性和权益。他指出要扩大地方的权利,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要顾及地方的利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2]31,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利益,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协调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毛泽东于1956年4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对新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思考,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有一定的独立性[2]32。在同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又指出要使企业有一种独立性,有“自治权”。他把给予企业自主权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另外,在企业经济管理和制度改革方面,他主张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毛泽东还主张既要消灭资本主义又要搞资本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初期,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从黄炎培的来信中了解到:公私合营后,有的工商业者“白天是社会主义,夜里是资本主义”,还出现了地下工厂、地下商场等现象。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和民建及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主张上海的地下工厂要成为地上的,要合法化,而且还可以雇工,可以和地上的工厂进行竞争,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他甚至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2]171。这就是他“公有制为主,私有制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思路,也是后来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在商品生产问题上,他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联系。它要是和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要是和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2]439。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其经济体制更多是沿袭苏联的中央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脱离了市场,没有灵活性和竞争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另外,计划经济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脱离了世界经济体系,无法从国际上取得更多的资源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是,没有真正把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来抓,错误地“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期进行反“封、资、修”的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偏离了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四、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毛泽东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社会制度,有怎样的生产力就有怎样的社会制度,有怎样的社会制度,就会有怎样的社会。因此说,生产力水平是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依据,也是制定社会制度的根本。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社会主义发展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只有了解了某一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制定这一阶段的社会制度。新中国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做了不少探索,目的在于了解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更好地制定适合本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1956年,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他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报告中,他强调我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还要十年至十五年的时间。到那时社会生产力才得到比较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具备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国家才算充分巩固,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5]549-550。

然而,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以及1959年庐山会议后“共产风”的掀起,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陷入了盲目疯狂的局面,影响了其正常和健康的发展。对此,毛泽东深有体会,也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1]1161963年,根据他的建议,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就是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1964年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宣布了两步走的战略,并作了时间限定。第一步用l5年的时间即在1980年前完成;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即用20年时间完成。现在看来,这个两步走显然要求过高,但在当时却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积极的政治效应,激起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又一次浪潮,使中国社会主义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尽管后来又出现急于求成、追求高指标和高速度的现象,打乱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常秩序,影响了工业、轻工业及农业的平衡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可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和划分,极具开创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五、结语

纵观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都离不开发展理论的指导,其巨大的成就都无一不是在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新中國的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根据本国国情制定自我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借鉴了苏联的发展模式,打破了以往“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资本主义化”的观念,走一条非西方化、非资本主义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毛泽东发展理论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它纵观中国发展历史,正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摸索着走自己的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