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构建长期照护保险“1+2+4”实施路径

2018-03-31 10:22张一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7期
关键词:金牛区经办成都市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成都市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自2017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金牛区按照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统一安排,精心部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索出“1+2+4”的金牛区长期照护保险实施路径,增强失能人员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被纳入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范围内。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长期失能,需要长期照护,经认定和评定失能等级,并连续参保缴费2年(含)以上并累计缴费满15年,可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申请待遇时未缴足15年的,可按标准一次性补足缴费年限后享受相关待遇。

统筹规划,实现“一个目标”

明确一个目标,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逐步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等问题。将长期照护保险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推进,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做好辖区内委托经办机构与协议照护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待遇申请受理、失能评定与日常监管等经办管理工作。

精准定位,明确“两个主体”

一边是保障实施主体。金牛区社保局成立了长期照护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发挥监督、管理、指导职能为金牛区长期照护保险实施保驾护航。形成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层层落实责任,保障长期照护保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经办实施主体。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作为第三方具体经办金牛区长期照护保险日常工作,包括政策宣传、公开遴选照护服务机构并签订服务协议、长期失能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居家照护个体服务人员的培训与指导、长期照护服务机构及个体服务人员费用审核、结算与支付等业务。

金牛区通过发挥政府机构资源调配、商业机构专业运营的优势,形成了社保监督指导、商保专业经办的“社商一体化”经办模式。

分步实施,突出“四个重点”

夯实“两库”建设。一方面,通过专业评定择优录取,最终确定13名专家进入“评定专家库”,60名医护人员进入“评估人员库”,同时确定5家复评机构、13家评估机构、5家协议照护服务机构;另一方面,不定期开展两库人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邀请市局领导,召集属地评定专家、评估人员,就长期照护保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经验交流,邀请专业讲师采取“角色扮演、角色互换”以及“专家主导、现场模拟、事后研判”等方式强化培训;此外,指定专人管理长期照护保险信息平台,对长期照护保险评定专家、评估人员等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确保“两库”信息及时更新和完善。

强化政策宣传。委托街道办事处对辖区人员进行摸排,召集可能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的家庭成员,进行集中政策宣讲。开展“点对点”政策宣讲,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政策宣讲。现场解答,与群众互动,进行一对一政策答疑,详细解读长期照护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申办流程及待遇标准。

提升服务效能。推行延时服务制度,长期照护保险窗口工作人员采取“早8晚6”错时上下班工作制。目前,已设置长期照护保险受理网点1个,政策咨询窗口9个,配备相关工作人员18人。建立满意度测评机制,委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社保部金牛分部定期向重度失能人员或其家属开展满意度测评。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周报制度,要求委托经办机构每周将长期照护保险工作实行情况上报,并对受理情况、咨询情况、待遇发放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通报。开展专项检查,对协议照护服务机构采取“自查、初查、复查”三查法,多角度收集信息、查摆问题、分析原因。畅通投诉渠道,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多渠道收集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猜你喜欢
金牛区经办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金牛区:聚焦公众多元就业需求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成都市金牛区:高质量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金牛区:多措并举 开展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