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

2018-03-31 10:22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7期
关键词:武侯区仲裁庭成都市

阆中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阆中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人事关系。一是注重“全程调解”。2017年以来,案前成功调解22件、庭前成功调解(含撤诉)71件、裁前成功调解46件,仲裁案件调解率达70.9%,撤诉率达42.3%。二是开启“柔性化解”。组建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品质好、法律素养高”的青年女子仲裁庭队伍,先后调处案件10余件。针对群体性劳动争议信访案件,第一时间了解当事人诉求,并深入企业调查相关情况。及时组织“三方”共同参加面对面座谈会,帮助当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先后调处煜群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社保案件。三是抓好“便捷服务”。今年,共开展巡回仲裁活动2次。与司法局协调成立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站,已为7件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对工资拖欠案件做到当日受理、当日立案、5日内调解、15日内裁决;对涉及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争议案件,做到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裁决。2017年以来,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缩短6.8天。

本刊通讯员

武侯区流动仲裁庭为劳动关系“义诊”

6月22日,成都市武侯新城管委会内,进行了一场流动仲裁庭庭审活动。据悉,成都市武侯区仲裁院开创的这一仲裁庭审新模式,是为了将调解仲裁服务下沉到街道、社区、企业,“零距离”送到劳动争议当事人身边。在现场,武侯区仲裁院的十余名调解员和企业人事主管、职工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对话涉及劳动合同签订、公司规章制度等劳动用工基准问题。据了解,流动仲裁庭为劳动关系“义诊”,是武侯区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一个掠影,也是助推武侯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抓手。

本刊通讯员

新津持续改善劳动关系助推当地发展

成都市新津县持续改善劳动关系,为加快建设“成南副中心,滨江花园城”提供坚实保障。一是突出“稳”字当头,劳动氛围一片融洽。截至目前,督促指导全县企业规范化签订合同,职工合同签订率达98%、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6%;完成用人单位特殊工时审批33户,受理网上信访案件11起,中巡组交办件8起,结案率100%;受理劳动关系争议纠纷调解申请50余起,调解成功率90%。二是突出“亮”字提质,服务能力稳中有升。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初步拟定《成都市新津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方案》《关于成立新津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通知》,印发《新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工作制度》等文件,成立“新津县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是突出“创”字争先。指导12家单位、企业和1名职工申报“评选成都市模范和谐劳动关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大力开展争创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产业园区、镇乡(街道)、村(社区)、县“五级联动争创模范”活动。

袁旭雅

平昌“四措施”筑牢信访安全防火墙

一是防范化解工作“实”。排查出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待遇清算、重复领取养老待遇清退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关系转移3个信访风险隐患点,专题研究制定防范和化解信访风险工作方案。二是信访接待服务“好”。通过学习提升,干部职工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程序、责任和要求,提高服务意识。三是解决问题速度“快”。针对参保职工反馈的问题,一般信访件做到5个工作日内办结,联名信、集体来访等特殊信访件20个工作日内必答复。四是舆情监测重视“高”。督促综合办公室做好本单位舆情监测工作,如发现舆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本刊通讯员

猜你喜欢
武侯区仲裁庭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武侯区:解锁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成都市武侯区:开启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武侯区:“线上+线下”双渠道 精准送岗促就业
对旁听人员有哪些要求?
什么情形可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