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明互鉴与融合

2018-03-31 20:54杨懿琳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倡议共同体一带

杨懿琳

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1],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称,它不仅是维系古今的重要纽带,也是连接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重要路线。“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具有全球视野、蕴藏中国智慧、基于长远考量的创新性发展倡议,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内涵[2]。“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施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走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增强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文明互鉴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合作发展。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都是以包容的姿态赞成文化交流与创新,并尊重各国民众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因此,“一带一路”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地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使命,也需要关注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建设[3]。

(一)加速文明迁移,推动国家发展

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带动不同文明进行地区性迁移,最终通过文化创新作用于民族、地区甚至国家的健康发展,根据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来看,文明的迁移和进步带动国家精神文明的转变,最终对国家发展和目标的制定产生积极作用。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明的变迁使得优秀的文化元素不断涌入,现有文明在新元素的激活下展现出更大的文化张力。国家发展目标的制定需要充分吸收文明的精华,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主体从多元的文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保障,其实施路径也将更加宽广。

文明的变迁需要以经济作为基础,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经济组织层面都对地区文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的迁移使得不同地区的文明相互融合,最终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唯有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加速不同文明的流动性,提升文化包容度,并对稳定国际秩序的形成保驾护航。从这个层面来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变迁奠定了基础,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这个基础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

(二)增进文明互鉴,实现共同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强调和平共处、和谐、包容,强调合作互通诚信,这些原则中闪闪发光的人文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致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内涵与生命力,力求建立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弘扬为先导的人类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推动了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深入合作,加速了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传播中华文化,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展现给世界各国,从“以和为贵”到“兼济天下”;从“海纳百川”到“和而不同”;从“为君之德”到“天下大同”……这些文化思想“放诸四海而皆准”。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其他民族的文化从中华文化的精髓中汲取活力,同时,也吸收、借鉴沿线国家的优秀文化,实现文明互鉴。习近平总书记讲,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中国文化中的包容就是鼓励开出更多不同颜色的花朵,让这个世界春色满园。“一带一路”将合作共赢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种子播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实践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要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目标,也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明互鉴提供了实践目标。

(一)维护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和平与发展,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文明互鉴的根本目标所在,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诉求。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不仅需要为自身的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也需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唯有如此,才能在寻求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文化理解和认同,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满足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需求。从这一层面来讲,“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构建我国与周边各国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共同应对日渐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国际秩序的重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事务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并在全面融入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正在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态势[4]。需要注意的是,利益共同体不仅需要共谋发展,也需要维护这一体系内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切身利益,为沿线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益契合点。“一带一路”为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公共平台,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成果,在各方文化的带领下,将沿线各国维系在同一体系之中,开放均衡,兼容并包,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

(二)承担共同责任

“一带一路”彰显我国的大国责任感,也是我国为构建地区和平与利益共同体所做出的努力,在谋求发展利益的基础上,体现各国应有的责任担当。通过“一带一路”的平台,激发沿线各国共同承担责任,强化其责任意识,让利益共同和文明互鉴成为沿线各国共同的使命和责任。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原有的国际秩序逐渐失衡,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基于此,中国沿着古丝路的足迹,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进一步加大自身的开放力度,为沿线各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这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世界做出的时代承诺。与此同时,中国也希望带动沿线各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主动承担和履行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一带一路”倡议从人类共同的发展目标出发,倡导通过对话与合作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国际秩序的重塑,也让合作共赢成为现实。“一带一路”不仅致力于地区发展,也需要明确责任,借助于政治、经济、外交等载体,让沿线各国共同承担地区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增添人类福祉。

(三)坚持共同命运

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过程中的关键目标,也是这一倡议所具有的有效载体和价值表征。纵观我国近几年所施行的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无不彰显出我国对和平与发展的诚意。无论是安邻还是富邻,都需要建立在中国强盛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的首要责任。关于这一责任,可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时代,我国以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先进的文明为载体,与周边的欧亚国家开展贸易互通与人文交流,并发展演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对世界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所在。直到今天,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希望弘扬古丝路的精神,与沿线各国形成命运共同体,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共担地区和平与发展的责任。就现实情况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不但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极不均衡,制约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因素较多。例如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长期面临军事威胁、政局动荡等问题,不仅不利于自身的长足发展,也限制了文化的输出。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都需要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所构建的命运共同体,来寻求解决的可能。此外,这些国家虽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但也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条件、发展潜力和发展意愿,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必将激发沿线国家的发展潜能,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由此可见,这一倡议不仅有利于推动地区发展,更加能够缓和不同文明在交流碰撞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为其打造统一的交流平台,实现政治磋商,经济合作和文明互动,让不同的地区和民众之间建立文化共识和情感共鸣,让地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实。

三、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文明互鉴的路径选择

(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构建文明共同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提议,其核心思想是和平与发展,这与西方某些国家所倡导的霸权主义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一带一路”是沿线各个国家开展和平对话、共谋发展大业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中,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权力,通过合作发掘自身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推动地区发展和民族进步,进而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我国在“一带一路”所构架的利益共同体中,尊重每个国家的话语权,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作为国际对话与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思想,让更多的地区和民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互纳,在构建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实现文明互鉴。一方面,针对外来文化的涌入,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精神,选择性地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结合,推动文化创新和现代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将华夏文明传播到沿线各个国家和民族,让更多人从中华文化中吸取养分,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惠及四方民众,同时提升我国的国际认同感和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中华文化能够抓住“一带一路”这一机遇,实现文明传播和文化创新,与周边各国建立文明互鉴利益共同体,与中华文化自身的内涵、容量和养分密切相关。基于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明走出国门,不仅需要加强对沿线各国发展现状和需求的深入了解,也需要加强与沿线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意识审美、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的交流与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增强不同民族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让华夏文明与其他民族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和谐共生,让文明互鉴和利益共同体从可能变成现实。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增进文化价值共识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是古人们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时月”,在汪洋大海之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所凝练和积淀下来的丝路精神。而包容是文明得以汇聚如海,薪火相传的主要途径。纵观古今,在丝绸之路上汇聚的文明覆盖四方,贯穿历史,并最终演变成“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共赢的经济主张、互利互信的政治愿望和包容互鉴的文化理念。包容与发展紧密相连,交相辉映,唯有通过与沿线各国全面而深入的合作,促进地区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扩大包容,推进融合;唯有建立政治互信、经济共建和成果共享的完整机制,才能成功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文化的发展需要接纳其他优质文化,文明的延续需要汇聚多元文明。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精髓,不仅彰显了大国气度和风范,也带动沿线各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繁荣,衍生出更多姿多彩的文明。然而,文明的差异也容易引发巨大的民族冲突,因此,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地区间宗教信仰、语言习惯、政治制度、民风民俗、经济发展模式等的不同,正确对待差异性,并在充分尊重这种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地区之间的合作共融问题,与沿线各国开展友好交流与文明互动,并建立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三)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坚持互动与开放

从不同文明成功交流的经验来看,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明流动具有明显的互动和开放特征,唯有将文化共演与文明互鉴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目标。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已经成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丝绸之路自古在促进地区交流互动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出的不仅是经济与贸易,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将中华文化播撒到世界更多的角落之中,也让外来文明的精髓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带给我们更多元的文化元素和养分。从反面来看,自古代丝绸之路被强行关闭之后,我国丧失了对外发展的便捷通道,形成闭关锁国的颓废之势,很快就在世界发展秩序中跌落谷底,成为西方列强铁蹄下的牺牲品。由此可见,任何文明的进步都需要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唯有保持高度的自治与开放,博采众长,在吸收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提升地区文明的高度、广度与深度,才能让文明在不同时空、不同地域之间来回穿梭,缔造思想之花,闪耀科技之光,沉淀文明之力量。

(四)扬长避短,兼济天下——合作绘制共同愿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所达成的文明互鉴,是基于平等的原则,实现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共融,并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文化创新与繁荣。基于此,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在端正政治立场、维护公平道义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交往的惯例与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一带一路”倡议追求的是地区共同利益,以兼济天下的大国形象,反对任何国家和地区为追求一己私利而损害地区共同利益,反对以损害他人的方式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以地区和平与共同发展为首要目标,互惠互利,和谐共荣。这不仅符合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涵。正如《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中提出,“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策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也将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相互借鉴和吸收,合作绘制共同愿景。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都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是一条无形的经济政治文化流通的道路,是基于和平与发展原则而建立起来的经济文化交流圈,承载着弱化矛盾冲突,寻求共同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形态交流融合的平台,拓展了丝绸之路的内涵和价值,使其从经济带向文化带转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带一路”倡议还将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地区民众共同的利益诉求,不断完善和强化,增强这一平台的合作共赢能力,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进来,共同品尝合作共赢甜美果实,分享沿线合作与建设达成的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倡议共同体一带
爱的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