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心性论思想及当代启示

2018-03-31 20:54刘树升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子思性善论动心

刘树升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心性论作为其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深刻影响了之后的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思想流派,对后世中华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巨大,在当代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孟子心性论的主要内容

孟子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德性思想,开创了儒家学说心性论的思想传统,其中“尽心知性”“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等重要命题,表现了孟子在战国后期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应做什么与不应做什么等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性善论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人性理论的思想家,性善论是其心性论的核心内容,由此构建起他的心性之学的思想体系。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论述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端”,并认为此四者为“不忍人之心”,皆为善端,扩而充之可保有四海,治理天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从以上文字可以提炼出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即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第二,人的善性与生俱来。这些善性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如人有四肢,是先天而来。第三,这些道德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扩而充之”,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足以保四海”。

(二)“尽心知性”说

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心性之学,“尽心知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尽心知性”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即充分发挥善良的本心;“知性”,即知晓自身的本性。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并且付诸实践。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的必要途径。如何才能实现“尽心知性”呢?

一要寡欲。《孟子·尽心下》一篇中明确提出了“寡欲”一词:“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一个人如果欲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如果欲望很多,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也不会很多。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阐述了自己对物质欲望的态度:“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之所以能在游说诸侯的时候无所畏惧,保持人格的独立性,是因为他心中秉承古制,为了实现仁政,即使从政得志也不会沉浸于诸侯们追求的华丽宫殿、美丽妻妾、美酒佳肴等物质享受。

二要内省。要做到“尽心知性”,就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是否符合仁、义、礼、智的要求,即孟子所谓“反求诸己”。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人自然归向他。大到执政兴国,小到政德修养,这个道理都是适用的。孟子还借助曾子之口表达了对自省的重视:“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先行审视自己后,认为正义在我,从而为了实现正义不惧千军万马的阻拦,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不符合正义要求,即使面对的是弱势群体,也不能肆意妄为。实现正义,要以充分自省为前提。在这里也能看出曾子对孟子的影响。接下来,孟子继续阐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实行仁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才发射;没有射中,也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三要养气。养气是孟子道德修养论的高级阶段。养气,就是“养吾浩然之气”。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讲述了自己的两个长处,一是懂得辨析言辞,二是善于培养浩然之气,并解释了何为“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种“浩然之气”不是一味地鲁莽无畏,而是配合义和道,由日积月累的正义所生发,至大至刚,最终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的“浩然之气”说,典型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高贵阳刚的人格气象,对于中华民族当代精神的培育仍然价值巨大。

(三)“不动心”

一个人经由孟子所指的寡欲、自省、养气等修养步骤,做到“尽心知性”,最终便到达“不动心”的思想境界。“所谓‘不动心’,指的是不因处境、待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心态,达到这种境界的两个环节,一是‘知言’,二是培养‘浩然之气’。‘知言’是思想认识能力的表现,‘浩然之气’尽管是一种正大刚毅的道德情感,仍然是道义原则指导下的日积月累的道德实践的成果。知言则不惑,气盛则意志坚定,所以是‘不动心’的条件。”[1]

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在为政时是何表现呢?《孟子·公孙丑上》中,弟子公孙丑问:“先生如果做了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自己的主张,即使成就了霸王的事业,也是不奇怪的。如果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的回答斩钉截铁:“否!我四十不动心。”展现了孟子令人心仪的人格境界。

孟子认为,一个人做到“不动心”,就会养成以下优秀道德品质:

一是坚韧不拔。“不动心”,体现的是意志的坚定,为了信仰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提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著名命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充分利用其磨砺自己的意志,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步,将最终实现人格境界的不断提升。

二是以德抗位。如前所述,孟子为了实现仁政理想,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凭借着养成的浩然之气,在诸侯面前不卑不亢,展现了独立不羁的傲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展现了孟子“以德抗位”的政治操守,“第二章记齐王召见而不往、第三章记在齐不受百镒之金、第十章记推辞齐王筑室供养之议、第十一章记去齐时对挽留者的言论,集中体现出孟子在君臣关系问题上的主张,即君臣是否融洽,关键在君王能否礼贤下士,至于礼贤下士的关键,不在待遇的优渥,而在能听其言、行其道。”[2]

三是重义轻利。“义利之辨”是孟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孟子》首篇首章便正式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为政之时要以仁义为首,讲仁义可使上下有序,否则将人人各求其利而不知足,国家就会大乱。大到国际交往,小到个人修养,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四)天人合一

孟子对孔子的天命观作了进一步发展。“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没有什么不是命运决定的,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顺应天道行事,去争取正命;如果胡作非为,触犯刑罚而死,则不能得正命。孟子“把‘命’区分为‘正命’和‘非正命’:尽其天年,寿终正寝的是‘正命’;任意妄为,触犯刑律而死的是‘非正命’。人面对命不要消极悲观,而要积极有所作为,这才是对命的正确认识和驾驭,这也是孟子对孔子轻天命而重人事思想的进一步发挥。”[3]

人要顺应天道而行、追求正命就要知天,做到天人合一。因此,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观点。“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通过“尽心”“知性”,做到“知天”;通过修身养性,侍奉上天,等待天命,这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孟子又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即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已明了于心,无需外求,表明他已经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孟子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即指把仁、义、礼、智化为精神主体,便能达到思想和行为与四德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人只需按此伦理道德准则行事,就是顺应天道。这种把伦理道德观念上升到天道的高度的做法,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4]

二、孟子心性论的思想渊源

孟子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之诸人也。”(《孟子·离娄下》)“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对于自己的师承,孟子说是私下向人学习,但是学习的目标是孔子及其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轲,邹人也。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名伋,为孔子之孙,曾受教于曾子。《圣门十六子书》中说:“子思从曾子学业,诚明道德,有心传焉,乃述其师之意,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作《中庸》书,以昭来世。”因此,孟子思想的直接师承是孔子、曾子、子思一脉,其心性论更是多方面直接继承了子思的思想,以致后世学者将二者的思想并称为思孟学派。“正是因为孟子有意识地以这些伟大的儒家先贤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思想,效法他们的言行,站在这些儒学巨人的肩膀上,加上他有强烈的救世意识和个性,能结合当时的时代特点解释并发扬光大,所以才创立了既有鲜明特色,又前承儒家先贤的孟学思想体系。”[5]

(一)“性善论”的渊源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学”,他所说的“仁”体现了人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情感,最终启发了孟子的“性善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从亲子之情的角度论证三年之丧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他对人伦情感的重视,使“仁”人情化、人性化,从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了内在的心理需求。孟子对这种理论进行了引申,前文所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段,发掘了人皆有之的同情心,“进一步将这种心理情感先验化,认为这种心理正是内在善性的体现,最终将孔子‘仁’的情感心理特征发展成了先验性质的性善论,这对中国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

(二)“尽心知性”说的渊源

修齐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而尽心知性、提高道德修养更是儒家历代先贤孜孜以求的,孟子继承并发扬了他们的学说。孔子强调人要积极主动地追求道德修养,“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把道德修养作为人格塑造的第一要义。如何修身?孔子率先提出了自省的方法。孔子说:“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于君子内省的重视。曾子将自省贯彻得更为具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思说:“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第一章)强调通过修养天性使之符合天道。又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明确提出了“慎独”的概念,深刻影响了孟子及以后儒家各派的修身思想。

(三)“不动心”的渊源

在孟子看来,通过“尽心知性”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会养成浩然之气,为了实现道义一往无前。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种为了道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是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渊源之一。不动心,就能以德抗位。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表现了其在权位富贵面前以仁义自守的骄傲人格。不动心,就会重义轻利。对于义和利的关系,孔子早就说过:“放于利而行,多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反对见利忘义,将义放在利之前,作为君子修身的重要原则,对孟子的“义利之辨”影响很大。

(四)“天人合一”的渊源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子思等人的天命观。孔子的天命观主要是敬天、畏天。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这段话既体现了孔子以周代文化唯一传承者身份自居的自傲心理,也体现了孔子尚未完全从殷周传统的天命鬼神观念中解放出来,仍将天命视为冥冥之中的最高主宰。因此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但是孔子并没有消极地听天由命,而是把天命与人事相联系,努力在人事活动中与天命衔接,体现天命,所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体现了孔子重视自身学习、修养,强调充分发挥主动性以达天命。正是在孔子的天命观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正命”“知天”“天人合一”等理论。

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样深受子思影响。“诚”的概念在子思思想中十分重要,“不诚无物”(《礼记·中庸》),诚心敬意才能赞天地之化育。子思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诚”在子思思想中具有主客体统一的性质,天与人在“诚”的层面上实现和谐。子思的“诚”对孟子影响很大,“诚”的概念在《孟子》一书中多次出现,十分重要。最典型的如“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与子思的话如出一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孟子心性论的学术影响及当代启示

孟子的心性论对后世的思想流派影响深远。程朱理学发展了其心性之学(即内圣之学),追求修身养性,以道德的实践完善自身德行,实现人格圆满,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而且是善的,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这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论。人在世界的纷扰诱惑面前,如果放任私欲泛滥,就会偏离天道,迷失善的本性,无法实现生命意义。因此人要修养身心,返回并发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到达“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境界。不动心,继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语录》),是程朱理学这种内圣之学的理想追求,也是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担当情怀的再现,激励着中国历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以身许国,造福苍生。

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同样深受孟子心性之学的影响。如陆九渊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说:“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7]与孟子的性善论如出一辙。陆九渊著名的“本心”说也直承孟子的“四端”说,并根据南宋社会实际而加以发展,提出“心即理也”。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要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他认为,心中的理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靠空谈,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从这些理论中可以明显看出孟子性善论、“尽心知性”说、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浸润。

在当今时代,孟子的心性论仍然价值巨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孟子所说的人之仁、义、礼、智四端有诸多相通之处。人性本善,每个社会公民内心都存有善性。结合孟子的心性论,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激发公民“尽心知性”、提升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并借鉴孟子提出的寡欲、内省、养气等修身方法,在社会中形成“致良知”的良好风气,能够培养公民对气节和德行的重视,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促进公民全面发展;进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使整个民族养成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极大助益。

猜你喜欢
子思性善论动心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相见欢
孟冰 “动情”“动心”“动气”是写戏的三大境界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试论公仪休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
曾子、子思师徒辨
中年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