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藏》正字误录辨正(一)*

2018-04-02 22:37牛尚鹏张海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300270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真武天大点校

牛尚鹏 张海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天津 300270)

《中华道藏》是2003年中国道教协会发起并组织编纂整理的一部道藏,它以三家本《道藏》为底本,对原三家本《道藏》所收各种道书作校补、标点、重新分类,并从近代发现的古道经中选取了50种增补其中,总计收录道籍1526种,5500多卷,4000余万字。与此前出版的各种影印本道藏不同的是,《中华道藏》是重新排版印制,繁体字,竖排版,加了新式标点,并进行了必要的文字校勘。这是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对道教经书首次进行的系统规范的整理重修,为道藏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阅读方便的点校本。

《中华道藏》作为大型道经整理本文献,在校录影印本道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即原影印本文字不误,而录校时失误,导致新的讹误产生。这种“正字误录”现象虽然是低级错误,但也影响了道经的准确使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点校者不明字际关系而误录;点校者不审而误录;排印误植。

本文以《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呪妙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呪妙经注》《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将军箓》《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北极真武佑圣真君礼文》六部道经为例,按照讹误出现的顺序,逐一指出并纠正其中的“正字误录”个例,并尝试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为道经的正确解读提供参考,为古籍整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点校者不明字际关系而误录

字际关系指字与字因来源或使用场景而产生的关系,包括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关系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字际关系不尽相同,同一个字记录的词语也有所不同。古代汉语中两个音义不同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可能“归并”为同一个字。如“后”与“後”,在古代汉语中迥然有别,但在现代汉语中“後”被废除,“后”一身而兼二义。整理古籍时,我们不能拿现代汉字的文字体系来对应古代汉字的文字体系。特别是繁体字整理本,应尽量保留古籍的用字原貌,不能对古籍用字妄加臆改,或者对字际关系视而不见。

(1)戊申將軍範伯陽,庚申將軍華文陽,戊戌將軍範少卿。(《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8)130/538表示第30册,第538页。

按:二“範”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范”。古代作姓氏时,二字有别,范雎、范仲淹不能写作“範”2详见《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73页。,道经中的二神姓氏之“范”,故不宜径改作“範”。同类错误《中华道藏》尚有一例,兹一并罗列如下:

至延安府,投中散直參經略範仲淹。(《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8)

“範”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范”。

(2)中臺司中主宗室,上星應諸侯公王,下星應卿大夫,下臺司祿主兵。(《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50)

按:“臺”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台”。“臺”字误录。“台”“臺”二字今已归并为一字,但古代分別甚严,“三台星”“兄台”的“台”字不能作“臺”。1详见《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21页。

(3)鳴鍾擊鼓,遊行乾坤。收伏惡鬼,摧破魔群。(《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中华道藏》30/583)

按:“鍾”,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鐘”。“鍾”、“鐘”二字有别,《说文·金部》:“鐘:乐鐘也。”“鍾:酒器也。”虽然二字古可相通用,后简化汉字归并为一个“钟”字,但在古籍中区别明显,“鐘”表乐器,“鍾”表酒壶、酒盅。整理古籍宜保留古籍用字原貌,不宜妄改。《中华道藏》忽略二字的字际关系,在录校时多处犯同样的错误。兹一并指出如下:

威震五嶽,萬靈咸遵。鳴鍾擊鼓,遊行乾坤。(《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中华道藏》30/523)

“鍾”,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鐘”。

鳴鍾擊鼓,遊行乾坤,收捕逆鬼,摧斬魔群。(《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四,《中华道藏》30/558)

“鍾”,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鐘”。

(4)壁參箕軫副辰星政,室嘴翼尾副熒惑政,斗奎并角副歲星政。(《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3)

按:“嘴”,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觜”。“觜”“嘴”乃古今分化字。在表示“嘴巴”义上,“觜”音zuǐ,“嘴”是“觜”的后起分化字;但二十八星宿的觜宿,音zī,绝不能写成“嘴”。

(5)或誤食忌物,當念本經淨身神呪,則穢雜之氣出雜於身内矣。(《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7)

按:“誤”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悮”。“誤”、“悮”异体字,似保留古籍用字原貌为佳,以更符合《中华道藏》之编纂体例。2“校勘的总体要求,是尽量保留底本的文字原貌,不轻易改动”、“凡底本为竹简帛书本、敦煌写本、碑文本,以及非《道藏》刻本者,应尽量保留原本中的异体古字、俗写字、通假字”,见《中华道藏·叙例》。

2 点校者不审而误录

点校古籍需要有审慎的态度,不能马虎大意或操之过急。《中华道藏》中出现了大量的“正字误录”现象多为此种原因造成。点校者未能仔细查看字形,大多录成该字的形近字,或录成音近字;也有受上下文的影响,录成误字,甚至出现衍夺等现象。由于录字失误,导致误断句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1)四年正月初一日,鑽玉華院撰制玉冊訖,宣詔三官四聖,於上元節日,並赴七寶瓊臺。(《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0)

按:“鑽”,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鎻”。“鑽”字形近误录。

(2)若國主能肅温,又良哲恭清儉聖讓者,皇極建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2)

按:“又”,涵芬楼、三家本原作“乂”。“又”字形近误录。因误录字形,导致断句失误,上揭语例当断作“若国主能肃温、乂良、哲恭、清俭、圣让者,皇极建也”。

(3)虛日天任星君,司填墓,立春日紏湧泉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3)

按:“填”,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墳”。“填”字形近误录。

(4)壁水蕴德星君,司圖書,驚墊日紏稠梗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3)

按:“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稉”。“梗”字形近误录。

(5)星日天步星君,司服舉,立秋日紏葛紏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3)

按:“舉”,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轝”。“舉”字形近误录。

“紏”,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璝”。“紏”盖涉上“紏”字误录。

(6)周天又外十二官次號,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位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4)

按:“官”,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宫”。“官”字形近误录。

按:“攝”,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掫”。“攝”字形近误录。

(8)本官自有三府三十六曹,每曹考官一員,考吏一千二百。(《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5)

按:“官”,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宫”。“官”字形近误录。

(9)上元司煞曹,上元盟天曹,上元幽都曹。(《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5)

按:“盟”,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明”。“盟”字形近误录。

(10)見受中福人,九年一結覈。(《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7)

按:“見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見世受”。“世”字夺。

(11)中元宫主二品遣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7)

在场地方面,社工组织开展服务需要一定的场地支持。在广州市政府颁布的《实施办法》也明确提出“在场地设备保障方面,各街道要整合现有的街镇文化站、工疗站、党员活动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服务场地资源。通过整合、新建、置换、租赁等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多渠道解决服务中心场地,盘活国有产权闲置场地,通过‘租金’或象征性租金的方式用于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⑤。”这一政策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工组织开展服务所需的场地支持。

按:“遣”,涵芬楼、三家本无该字。“遣”字衍。

(12)報豈容逃,餘民犯別聽,言乾不見。(《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40)

按:“乾”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訖”。“乾”字形近误录。

(13)忽聞泰川路告急,奏今西鄙諸耶王趙宏。(《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40)

按:“泰”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秦”。“泰”字形近误录。

(14)凡財椿管趙王使用訖。言畢,商人不見。(《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41)

按:“椿”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樁”。“椿”字形近误录。“樁管”谓储存保管。宋司马光《乞罢免彼钱依旧差役札子》:“所有助役钱,令逐州樁管。”宋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于江淮近便丰熟,州军、差官置场和籴白米五十万石,严赐指挥,须管数足,仍搬运至真、扬州樁管。”

(15)西口神通,虛智微慧,郎竅官太和,總五味之清。(《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3)

按:“郎”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朗”。“郎”字音近误录。

(16)帝舜時,世號曰錄圖子。(《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4)

按:“舜”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喾”。“舜”字涉下文“舜”字误录。

(17)按傳洞真註《北斗經》第六。(《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5)

按:“傳”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傅”。“傳”字形近误录。“傅洞真”是宋代道士名。

(18)詢婆元因,各申所屬,婆眷忽相繼損世。(《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8)

按:“損”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捐”。“損”字形近误录。“捐世”谓逝世。

(19)分期出杳入宴,恍惚經緯萬方。(《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9)

按:“宴”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冥”。“宴”字形近误录。

(20)迭往迭來,盈吳戊己,而負陰抱陽。司化萬物,實緊水火陶魂鑄魄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二,《中华道藏》30/549)

按:“吳”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昃”。“吳”字形近误录。

“緊”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翳”。“緊”字形近误录。

(21)蒙者,不智也。鄙者,不慧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1)

按:“智”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知”。“智”字误录。盖涉下“慧”字而误录为“智”。

(22)使夫誦念及聆之者,保毓腎官太玄之氣,(《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3)

按:“官”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宫”。“官”字形近误录。

(23)虛心實腹:清心寡欲,抱一順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3)

按:“真”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貞”。“真”字形近误录。

(24)窪盈幣新:若水下物,度弊革新。(《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幣”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弊”。“幣”字音近误录。

(25)今宜再顯:昊天宜命,太玄悖與。(《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悖與”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荐興”。“悖與”形近误录。《尔雅》:“荐,再也。”“荐興”谓再兴盛也。

(26)下滅妖氛:邪氛侵氣,妄逞收平。(《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侵”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祲”。“侵”字形近误录。

(27)攝制魔蹤:鎮伏魔勞,大刑攝擯。(《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勞”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勢”。“勞”字形近误录。

(28)贊衛爾動:克成贊術,蓋署元勳。(《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動”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勳”。“動”字形近误录。

“術”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衛”。“術”字形近误录。

“蓋”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盍”。“蓋”字形近误录。

(29)妙用之因,神明之契,必有奧旨,願釋鄙懹。(《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4)

按:“懹”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懷”。“懹”字形近误录。

(30)或誤食忌物,當念本經淨身神呪,則穢雜之氣出雜於身内矣。(《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7)

按:“雜”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離”。“雜”字形近误录。

(31)藏揚正教,蕩邪辟兵。(《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三,《中华道藏》30/558)

按:“藏”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蕆”。“藏”字形近误录。“蕆揚”犹发扬也。

《道法會元》卷二百二十一正作“蕆揚正教”。

(32)且以堯、舜事比之,足可見之孫事聽上帝命。(《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四,《中华道藏》30/559)

按:“之”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子”。“之”字形近误录。

(33)吾聞渠家其貧,猒多子欲殺,吾難復人身矣。(《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四,《中华道藏》30/560)

按:“其”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甚”。“其”字形近误录。

(34)考續治政,行事得失,仍聽升退者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五,《中华道藏》30/567)

按:“續”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績”。“續”字形近误录。

(35)專收攝天下狂橫兇暴遊魂蕩魄,今世人運命騫滯功名官爵退失。(《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五,《中华道藏》30/571)

按:“今”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令”。“今”字形近误录。

(36)天德大德,陰陽柔剛,號今刑德,起置行藏。(《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6)

按:“今”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令”。“今”字形近误录。

(37)人兇恣橫,餧茶逞欲,埋蠱饜勝,使人壽促。(《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6)

按:“茶”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荼”。“茶”字形近误录。

(38)忽遽聽前有魯遷告訴。(《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8)

按:“聽”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廳”。“聽”字音近误录。

(39)惡辱得豈不敬信乎,報應甚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8)

按:“得”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者”。“得”字误录。

(40)吾知此地造析天會,方從無間來赴之。(《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9)

按:“析”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祈”。“析”字形近误录。

(41)世祿權臣不信,非毀玄帝降言誠訓。(《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9)

按:“誠”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誡”。“誠”字形近误录。

(42)總諮訣北極帝命,報應出右勝府司。(《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80)

按:“訣”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決”。“訣”字形近误录。

(43)聞是說已,踴躍作禮,讚歡功德。(《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80)

按:“歡”字,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歎”。“歡”字形近误录。

(44)即日謹齋法信,叩頭恭詣龍虎山嗣漢天師門下。(《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中华道藏》30/584)

按:“齋”,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齎”。“齋”字形近误录。“齎法信”谓携带法信也。

(45)籍師:上清三洞經籙太極執法真宰靈寶領教真人都天大法主嗣漢四十三代大師張守初。(《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中华道藏》30/584)

按:“大師”,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天師”。“大”字形近误录。

“守”,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宇”。“守”字形近误录。张宇初乃道教四十三代天师。

(46)第法籙傳世寢遠,乃選良匠鋟木成書,以久其傳。(《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中华道藏》30/585)

按:“寢”,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寖”。“寝”字形近误录。“寖远”谓渐远也。

(47)若夫禁戒持守,惻隱慈悲,從古至人,莫不知是。(《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中华道藏》30/585)

按:“知”,涵芬楼、三家本原作“如”。“知”字形近误录。

(48)至真示化,緣感而通。盛德陰功,萬邦未賴。(《真武靈應真君增上佑聖尊號冊文》,《中华道藏》30/586)

按:“未”,涵芬楼、三家本原作“求”。“未”字形近误录。

(49)伏願神明如在,盻蠻來臨。鑒此際之精虔,削多生之罪對。(《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中华道藏》30/587)

按:“盻”,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肹”。“盻”字形近误录,“肹蠁”谓灵感通微,连绵不断。晋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肹蠁而兴作。”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若肸蠁之有凭,肃风飙而乍起。”宋王禹偁 《拟裴寂祷华山文》:“既肹蠁之不昧,岂聪明之我欺。”

(51)三願九祖盡生天,四願酆都皆罷對。五願二炁無愆伏,六願五穀悉酆登。(《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中华道藏》30/590)

按:“酆登”,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豐登”。“酆”字盖涉上“酆都”而误录。

(52)九願衆生離業綱,十願學道總成仙。(《北極真武佑聖真君禮文》,《中华道藏》30/590)

按:“綱”,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網”。“綱”字形近误录。

(53)有妖皆剪,無鬼不烹。温疫之吏,束首伏應。(《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中华道藏》30/523)

按:“温”,涵芬楼、三家本原作“瘟”。“温”字音近误录。

(54)真仙大衆,聞是說已,踴躣作禮,讚嘆功德。。(《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中华道藏》30/528)

按:“躣”,涵芬楼、三家本原作“躍”。“躣”字形近误录。

3 排印时的误植

书稿排印时的技术错误也可能会导致“正字误录”现象,《中华道藏》中反复出现一些常用字反而被录成了形体相近的罕见字,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归咎于点校者,更可能是排印过程出现的错误。

如其反是,則星辰凌犯,彗孛衝破,遂生刀兵,水旱流離,凶虋以致,死亡兆庶也。(《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2)

按:“虋”,涵芬楼、三家本原作“釁”。“虋”字误录。“虋”字罕觏,音mén,义为赤粱粟,乃谷的良种。《尔雅·释草》:“虋,赤苗。”郭璞注:“今之赤粱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黍》:“赤黍曰虋。”“兇釁”谓祸患、祸乱。《后汉书·隗嚣传论》:“夫功全则誉显,业谢则釁生。”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如今削除了这点萌芽,方才是永无后釁。”

因误录字形,上揭语例断句亦不妥,当点校作:“如其反是,則星辰凌犯,彗孛衝破,遂生刀兵、水旱、流離、凶釁,以致死亡兆庶也。”

《中华道藏》误录“釁”“虋”者,尚有以下三例,兹一并指出。

亡過七祖死魂,結成阿黨,恣橫流行,兇虋殺伐,互相殘害,晝夜不分。(《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五,《中华道藏》30/568)

是以六天邪魔乘勢來侵,八部瘟曹恣橫流毒,唯修善之人形,同劫界命不墮於凶虋亡矣。(《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五,《中华道藏》30/568)

按:该例断句不妥,当断作“唯修善之人,形同劫界,命不墮於凶釁亡矣。”

遂感六天魔王,引諸鬼衆,肆諸凶虋,傷害無辜,怨氣盤結,上衝太霄。(《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六,《中华道藏》30/573)

以上我们以六部道经为例,纠正了《中华道藏》中存在的“正字误录”现象,并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点校道经,不仅需要一定的道学修养、审慎的治学态度,文献学、文字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点校者须着眼于多方,这样才有利于点校本质量的提高,避免硬伤的存在。

猜你喜欢
真武天大点校
五行真经(12)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从玄武到真武:宋代真武信仰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真武造像
MAKING HISTORY
考察中国的“听天大耳”
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探析
人人有“三大”
清代台湾研究资料整理的新成果:评刘荣平、江卉点校《黄鹤龄集》
天钢HRB500E螺纹钢筋成功应用天大新校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