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纤维技术”论坛在南京举行

2018-04-03 09:15
纺织报告 2018年1期
关键词:纺织工业纺织智能化

2017年12月8日,“制造业+智能纤维技术”论坛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以“聚·融·创·变”为主题,分为“智领全球嘉年华”、“智领全球高峰会”和“智领全球博览会”三个部分。其中,论坛通过聚焦智能纤维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现状与前景,唤起行业对纺织产业链智能化发展的深层思考。

活动当天,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瑞华等嘉宾出席了现场。此外,本次论坛也邀请到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陶肖明,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龚霄雁,日本纤维学与技术学会代表、日本信州大学平井利博,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栋,广东樱兰智能服装有限公司集团董事长谢敦敏担任演讲嘉宾,分享智能纤维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共话纺织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无限可能。

为了发掘纺织工业智能制造的先进技术与经验,鼓励更多纺织企业加入智能制造的探索与实践,会议同期发布了10家“2017纺织工业践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与15家“2017纺织工业践行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伏广伟:智能制造是人类未来必然选择

伏广伟在致辞中表示,纤维是一切纺织产品的源头,它的发展和延伸对纺织产业链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未来智能纤维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种种可能性,他提出了三个思考。

第一,智能制造的定义。中国纺织行业在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中不断升级转型,并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柔性化生产、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等技术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纺织工业对智能制造的探索,对世界纺织工业的智能化变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智能制造是人类未来的必然选择。优化和提升生产效率,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路径,并且在纺织行业得到广泛体现。比如网络建设、远程设计、无人车间、大规模高级定制等都凝聚纺织人对智能制造的探索和追求。

他认为,过去的“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是手段;未来的“互联网+产业”,产业则成为手段,互联网是基础。将来,供应链整合将由人工整合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整合的方向转变,“互联网+产业”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三,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多功能的服装是纺织人的历史使命。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应加深对智能可穿戴服饰的理解,思考智能化生产所带来的智能化产品能够有哪些新的发展路径和可能性。

专家解读:智能制造大有可为

陶肖明首先进行了主题为“智能制造智能服饰产品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她表示,制造业处于传统产业链附加值微笑曲线的下端,未来,应向两端发展、发力蓝海竞争。纤维技术的创新探索与智能化应用,将有利于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龚霄雁在题为“功能性水凝胶的研发”演讲中,与参会嘉宾分享了功能性水凝胶作为连接生命和机器的介体,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平井利博则以“智能纺织技术在纺织产业和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现状和展望”为主题分享了近年来智能聚合物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并就新型材料在纺织服装行业的智能化应用提出了猜想。

王栋在“纤维材料与智能可穿戴技术的融合创新”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新兴纤维材料作为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变革的上游,在智能可穿戴技术在纺织服装领智能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产业的融合创新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谢敦敏以“新型生物降解纤维材料三元线性研究及应用”为题,分享了企业在智能纤维方面的最新成果。他表示,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型智能纤维纺织品正在朝高舒适、高功能和高智能方向发展。

五位智能纤维领域专家充满干货的智慧分享为在场来宾带来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准的思想盛宴,在主题内涵、应用价值、产业意义等方面都极具前沿性。

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正在升级转型,纺织行业也正在朝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方向发展。未来,智能制造必将在纺织服装产业催生出一场颠覆性变革。纤维作为一切纺织产品的源头,其智能化探索将为行业带来赢在起跑线上的崭新机遇。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纺织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澳洋纺织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