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服装接缝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8-04-03 09:18朱小芳
纺织报告 2018年1期
关键词:夹钳纱线织物

朱小芳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南京 210028)

1 前言

服装的接缝性能是2012年更新标准FZ/T81007-2012《单、夹服装》、FZ/T81004-2012《连衣裙、裙套》中最新提出的考核项目,其内容类主要考核纰裂,只是描述更具体,要求在测试过程中不得出现织物断裂、滑脱、缝纫线断裂。纰裂是各机织服装标准上必考核项目之一[1-3],也是衡量服装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穿着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标准上对接缝性能的考核也越来越严格。在FZ/T81007-2012《单、夹服装》、FZ/T81004-2012《连衣裙、裙套》中的接缝性能测试,有效夹持面积均由原来的5.0cm×2.5cm改为2.5cm×2.5cm,使得单位面积内受力变大,织物纱线更容易滑移,缝口距离增加而导致不合格。2017年12月1日即将实施的最新标准GB/T2660-2017《衬衫》中,缝子纰裂程度项目也由原来的有效宽度5.0cm改为了有效面积2.5cm×2.5cm。至此,在所有涉及到接缝性能或缝子纰裂程度的服装产品标准中,有效面积均统一为2.5cm×2.5cm。因产品标准中已规定试样的有效夹持面积,故本文从其他方面探讨改善接缝性能[4-5]。

2 接缝性能检验方法与原理

在垂直于服装(或缝制样)接缝的方向上施加一定的负荷,接缝处脱开,测量其脱开的最大距离,或出现织物断裂、滑脱、缝纫线断裂等现象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仪器与环境:YG026-M多功能强力机;夹距长度:100cm;有效夹持面积:2.5cm×2.5cm;拉伸速度:50mm/min;定负荷:100N;试验环境:温度20℃±2℃,相对湿度:65%±3%。.

试样制作:试样尺寸5.0cm×20.0cm,因服装产品标准中取样部位(袖缝、摆缝等)一般为平行于面料经向或纬向方向,平行于面料经向或纬向方向受力更大,接缝更容易滑移,因此此实验中面料经纬向各取3块试样,将试样正面朝内对折,折痕平行于宽度方向。在距折痕1.2cm处缝一条锁式缝迹,在折痕处剪开试样;缝纫线:45tex涤纶线;缝针规格:公制机号数90,直径0.9mm;针迹密度:50针迹数/10cm;服装取袖缝(袖窿底向下1.0cm)、摆缝(袖窿下向下1.0cm)、袖窿三处缝制部位各3块,结果分别取对应3块的平均值。实验方法:将强力机的两个夹钳分开至10.0cm,,两个夹钳边缘相互平行且垂直于移动方向,将试样固定在夹钳中间(预加2N的张力),使试样直向中心线与夹钳边缘相互垂直(缝迹线位于两夹钳中间),以5.0cm/min的速度逐渐增加至规定的负荷或未达到最大负荷而样伸长率达到30%时,停止夹钳的移动,然后在试样上垂直量取其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

3 结果与讨论

3.1 织物特性对接缝性能的影响

织物材料对接缝性能的影响。天然纤维(桑蚕丝除外)因为回潮率大,表面摩擦系数大,纱线表面的滑移阻力较大,能够阻止纱线的相对滑动,因而接缝性能相对较好。化学纤维因为回潮率小,表面摩擦系数小,纱线表面的滑移阻力较小,纱线较易滑动,因而接缝性能相对较差。因此,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天然纤维。

纱线捻度对接缝性能的影响。纱线捻度越大,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增多,纱线表面的摩擦力会相应增大,从而阻止纱线间的相对滑移。在纱线加工过程中,可适当增加纱线的捻度。

织物组织结构对接缝性能的影响。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由于其经纬纱交织次数不同,织物的紧密程度不同,使得经纬纱之间的阻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接缝性能。常见的三种基本组织:平纹、斜纹、缎纹中,平纹组织最紧密,接缝性能最好,斜纹次之,缎纹最差。在组织结构选用上,可选用经纬纱交织次数多的组织来提高接缝性能。此次试验采用全棉45×45/130×75面料,平纹、斜纹、缎纹各一块,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织物组织结构对接缝纰裂值的影响

织物密度对接缝性能的影响。织物密度高的织物,外观比较丰满,克重较高,纱线排列紧密,不易滑移,接缝纰裂的可能性较小。稀薄类的面料可采用增加织物密度来改善织物的接缝性能。此次试验采用全棉梭织面料45×45/130×75、45×45/130×100、45×45/130×110 三种规格面料。

表2 织物密度对接缝纰裂值的影响

织物延展性对接缝性能的影响。FZ/T81007-2012《单、夹服装》、FZ/T81004-2012《连衣裙、裙套》附录中,接缝性能试验方法均规定未达到最大负荷而试样伸长率达到30%时,停止夹钳的移动,然后在试样上垂直量取其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对于延展性较好的面料,在试验中往往是伸长率先达到30%而此时仍未达到最大负荷,此时量取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要比达到最大负荷时接缝脱开的最大距离要小,这是考虑到延展性好的面料能够满足消费者在日常穿着中的活动,此规定比较合理。机织类新标准有往这方面规定更改的趋势,要改善接缝性能,不妨可以采用高弹丝或者含有氨纶的面料。

3.2 缝纫工艺选用对服装接缝性能影响

服装缝制中的缝纫工艺对服装的接缝性能影响较大。常用的合缝方法有:平缝、单道压缝、双压双缝。现选用此规格的面料:全棉法兰绒21×21/ 70×54来进行试验比对。

由表1可以看出,双压双缝能够明显改善接缝性能,单道压缝其次,平缝最差。牢度不好的面料也可在后期服装缝制过程中选用适当的缝纫工艺来改善接缝性能。缝纫机针、针迹密度对缝纫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面料,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号和针距密度。针号过大的针,会对面料造成损伤,加剧接缝处的纰裂程度。针迹密度过小,会使得缝口耐受牢度下降,容易引起缝口处的纰裂,甚至断裂;针迹密度过大,会使缝针穿刺面料的次数增大,降低面料的牢度,会造成缝口处的破损。尤其对于稀薄类的面料,如雪纺、丝绸等,需多次试验,选用最合适的缝纫机针和针迹密度。

表3 合缝方法对服装接缝纰裂值的影响

3.3 服装后处理对服装接缝性能影响

织物增加涂层后可固定纱线,有效抑制纱线滑移,一般外穿服装面料中可采用。许多服装出于对外观或手感的要求,一般会进行水洗。水洗后的服装接缝性能会发生一些改变,尤其是手感要求柔软的服装会在水洗中加入柔软剂,由此导致纱线易于滑移,影响接缝性能。防滑剂采用一定比例兑换后水洗或浸泡服装,可以有效改善服装接缝性能。由表4看出,经过防滑剂溶液水洗后的试样接缝性能明显改善,但水洗后的服装手感明显生涩、粗糙,只能对手感要求不高的服装采用。同时防滑剂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可能会导致服装安全性能不合格。在采用防滑剂处理后,最好检测一下甲醛含量、pH值项目。另外,考虑到防止防滑剂可能会导致的人生危害,不建议使用。

表4 防滑剂水溶液水洗对不同取样部位的纰裂值的影响

4 结论

改善织物的接缝性能可以从多方因素去着手,但应根据面料自身的特点、适用性去选用。尽量在纺纱、织造和缝制过程中去改善,否则到后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限,耽误服装制作的进程。对于接缝性能较差的款式,也可在设计中尽量选用宽松款式,减小消费者在穿着过程中接缝处纱线滑移的风险,避免投诉。

[1]蒋真真, 李艳梅. 服装缝纫平整度等级评定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广西轻工业,2011,09:153-154.

[2]高婧, 王金玉, 董激文. 浅析服装接缝纰裂测试方法[J]. 中国纤检,2012,Z1:100-101.

[3]寿弘毅. 无针缝服装接缝性能研究分析[J]. 现代纺织技术,2012,02:13-16.

[4]K.R. Salhtra , 沈新元. 缝纫线性能[J]. 产业用纺织品,1995,01:43-46.

[5]乔敏. 涤纶长丝织物纰裂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夹钳纱线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基于板材加工的智能夹钳系统设计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冷轧卡罗塞尔卷取机转盘夹钳安全销频繁切断分析与改进
针织与纱线
夹钳式电梯曳引钢丝绳端接装置的检验与分析
一种用于剪板机送料的液压浮动夹钳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