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方法、路径*

2018-04-03 11:16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少数民族价值观

刘 娜

(大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一)引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建设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制教育为功能指向,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功能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学理化倾向浓厚,缺少社会关怀和现实针对性,教育教学没有很好地与各领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相结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教学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比一般院校多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其他几门课程在讲授内容上与一般院校大多没有区别,没有突出民族性,也没有针对教育对象、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42-743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48。邓小平也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而设立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播国家意志、社会理想和个人规范时,其内容必须具有传承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它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需要。核心价值观科学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辩证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既体现了对历史的扬弃,也关注了时代要求,有助于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与改革,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二)强化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彰显和凝聚了社会共识与价值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价值认知、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高度和新自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要赋予大学生一种精神追求、一种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契相合,其承担的价值导向作用绝不容忽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现实针对性,符合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民族院校是各民族师生汇聚的地方,民族、宗教、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又将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加之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些因素对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文化冲突、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统一等重大问题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迷茫,甚至立场不坚定,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各族师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多元的民族文化关系,不仅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还关系着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在民族院校,这是最大的、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应该成为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新动力,也应成为其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三)拓宽民族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多种多样,如宣传引导、活动渗透、示范带动以及文化熏陶等等,而覆盖广泛、内容协调、自成体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成为大学生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科学理论的传授,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把学习与研究、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变书本理论知识为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由有意识的学习和行动,逐渐变为无意识的行为和习惯;由认知认同发展为意志和信仰,促进内心深入的价值认同和意志整合,并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最终成为行为习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

(一)“统领”与“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时代的意识形态内核,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构要从两个方面用力。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统领”意味着统筹引领,是从指导思想上、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来统筹规划教学体系的构建。它不仅明确了价值观培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回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问题。“统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呼应时代以及凸显自身本质的主题,让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宗旨具有明晰的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教学都应准确把握此类课程教育的本性、本质和本真,处理好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核心地位。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去。“融入”意味着渗透加入,是从微观上、从具体操作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到教学体系中去,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实际内容。“融入”侧重的是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要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以画龙点睛的效果生动灵活地融入到教学专题、具体案例等内容中去。如果我们将“统领”比作构建一个房屋的结构框架,那么“融入”便是添砖加瓦的过程。因此,不难看出“统领”为“融入”指明方向、搭建框架;而“融入”则遵循和执行“统领”,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安排和丰富内容体系。

(二)“转化”与“超越”

当前,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崭新的课题,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呼应和传播时代精神的鲜明标志。近些年来,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教材中的经典理论只是育人路途中的出发点,而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理论不仅成为深刻解释世界的思想方法,还要成为改变世界的实践智慧,那就需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题材和教学话语。只有将经典理论生动具体地延伸到学生身边,融入到现实问题中去,才能显示理论的生命力,也才能使理论和教学吸引人、掌握人。教材是教学活动首要的文本依据。目前全国高校使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统编教材,其质量是有保证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现有教材存在过于凝练和抽象、过于枯燥乏味等问题,其可读性和吸引力大打折扣。另外,教材只能为教学提供理论和文本支撑,却无法做到及时融汇最新素材。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效把控,既依据教材,又超越教材,科学构建起能规避教材问题的新的教学体系。

(三)“重点”与“灵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要突出重点,坚持深刻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不同的内容,不能简单地嫁接、编入。在教学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附加性的、点缀性的内容,应当把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内在逻辑,达到深化思想理论意蕴的效果。坚持深刻性原则,在具体细节上包含理论内容的深刻性、逻辑方法的深刻性和思想境界的深刻性。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9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内在逻辑、方法遵循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充分运用说理和说服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要灵活把握理论关键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直接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极容易造成僵化呆板、脱离实际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就是要围绕教材重点,灵活重建相关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突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等教育内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其要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扎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少数民族尊崇英雄品质、团结友善的传统价值追求相结合,灵活地选择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特点、思维习惯、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民族大学生“满意率”“到课率”“点头率”之“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基本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体系,加强“五个认同”教育

认同的本质就是价值认同。民族院校认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各民族大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民族院校来说,少数民族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占很大的比重,教育对象和人才培养目标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五观”教育,增进各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即“五个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五个认同”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进行价值观上的培育改造。我们认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重点把握两个核心指标。一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更多地承载着这一功能。二是认同教育,即通过教育教学让各民族大学生实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存在论意义上,这“五个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体的现实内容,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引领性问题。上述两个方面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没有个体的发展完善,国家层面的认同就失去了主体支撑;没有国家社会层面的引领,个人的发展就失去航向,容易出现个人主义的偏向。所以,加强认同教育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而“五个认同”则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抓手。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紧把握认同教育的本质要求,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学体系应围绕“五个认同”来构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认同教育的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目标指向,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分别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来具体分析论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选择等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是对个体层面的价值指导,是指导个体如何实现价值行为与对国家社会认同的有机统一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体系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来构建。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都需要从哲学的高度、从原理的深度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这样才能体现出理论课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够说服人。

(二)核心路径: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共鸣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如果离开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离开活生生的现实,去空谈所谓“理想”“信念”,只会暴露出自身的弱点,只能引起别人的反感。一般而言,科学的理论思辨可以锻炼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洞察力,让人变得明智聪慧。但是,如果理论思辨远离现实生活,就会丧失根基,失去色彩。自古以来,所有唯心主义哲学都在一个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异化、相脱离的观念世界中进行着错误的理论思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彻底批判旧哲学的同时创立了关照现实、关心人和旨在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引导人们将价值理想与现实存在统一起来,树立理性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原则。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边远乡村进入城市,在开阔眼界的同时,面临着跨文化适应问题,“教育作为关注人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3],必须关注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培养的学生不应是批量化、模式化的“产品”,而是充满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欣赏和认可少数民族大学生超越传统思维定势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塑造,也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境界的提升、情趣的陶冶和核心价值的坚守[4]。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结对子”,多谈心,多了解他们的现实诉求,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关怀。加强人文关怀,还必须着力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因生活习俗、语言交际以及贫困带来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等各种问题,回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他们对党和国家、社会的感恩之情。总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5],是当前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关键。

(三)根本路径:关照其文化特殊性,坚定价值观认同信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浸染在本民族文化中,有着自己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与主流价值观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养成教育,而是转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转变教育的难度远远大于养成教育。卡斯特曾说过:“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6]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充分关照其文化特殊性,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原有的本民族价值观念,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解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塑造与自我理解过程提供价值标准。

首先,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原有的本民族价值观念。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非单纯去排斥各自价值主体价值理念,而是需要彼此之间创设共识,这往往关系到不同文化体系中价值观的结合[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每个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在长期相互作用中自觉认同、自觉选择、自觉融合中形成的。在这一自然历史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不仅实现了自我认同,也在更高层面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内核。因此,价值观教育要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改造本民族文化的狭隘性与落后基因,在主动地质疑、讨论和对话中使原有的负面的、消极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变,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民族情怀,整体地重塑、提升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解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价值观教育中,受教育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与他原有价值观念一致的内容,抵制或排斥不一致的内容。本民族文化作为母体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易于接受与其一致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很多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相契相合,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普适性。我们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运用于教育实践中。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文化性解读,做出具体化、现实化、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阐释,形成更加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特质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原有的价值观逐步转变、过渡到新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他们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

(四)关键路径:打造实践育人特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8]。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思想认识教育中,加强理论疏导,强化认识,加强认同;在实践教学体验中,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固化和践行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通过组织形式多样、主题深刻的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促使其做到知行统一。高校要注重发挥学工部、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这些部门和学生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各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如利用“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或志愿服务,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民族地区的民情民生,既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看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的现实,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早日投身于服务民族地区和建设家乡的伟大实践中。要利用广阔的课外空间以及网络空间,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有的文化习俗、文化节日等,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自觉、自主成长的平台空间。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工作机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校党团队伍有机结合,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使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成果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总之,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猜你喜欢
理论课少数民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