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朗读途径探究

2018-04-03 11:29王文宇吕凤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利用文本语文

王文宇 吕凤萍

(福州华侨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4)

朗读教学一直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吟诵经典名篇,体味经典中所反映的美的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内涵,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1]在一线实际教学中,师生为了升学考试成绩,课堂教学中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文本的分析讲解上,朗读教学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不到重视。因此,我们必需对传统的朗读模式进行改变。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及其在朗读教学中的优势

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作用,利用音频、视屏、文字、图片不断刺激感官,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提高文化的素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这就能很好解决一线课堂朗读教学的困境。对于朗读教学而言,互联网主要有四大特点和优势:

1.学习时空开放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接受朗读教学的课程。

2.信息交流多维性。除了师生互动外,学生可以向社会机构,如电视台、广播等媒介学习和互动,拓展了学习视野。同时利用各种APP软件,学习各种媒体介质的优秀作品。

3. 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作品的内容、主题、难易度等。

4. 评价互动包容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多种需求决定。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机构评价等,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朗读教学服务。抓住主课堂,指导第二课堂,推进朗读教学工作。

二、探索基于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朗读途径探究

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教师让学生体悟语言文字背后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素养,促进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课题组利用互联网,积极探究语文朗读途径。

(一)基于互联网环境下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实践

在智慧教室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基础练习,也就是普通话和朗读技巧的练习。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朗读示范音频或视频,体悟行家的语气、语调,在欣喜或哀愁中感知文本的气息。然后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触摸文本,感知文本,初步与文本进行沟通,形成最初的印象。如在对人教版高中教材《六国论》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准确掌握文章的主旨?利用智慧课堂的诵读视频,从音乐、画面的质感、声音的穿透力体会文本的内涵。例如“弊在赂秦也”中的“也”字,怎么读出味道来。如果不利用视频反复听,学生很难悟出作者发自肺腑的沉痛、叹惋的内心。我们知道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不仅要感受理的高贵,更要找出情感的感动。如何用心贴近读者内心的情感,要找到 “也”字这个爆发点上,才能体会作者的悲怆情怀,体悟中国文人那种家国情怀的忧患意识。

当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诵读,充分发挥诵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能在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诵读的内涵及意义诵读,即让学生高声朗读,多次吟诵,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诵读并不等同于背诵,背诵强调记忆,而诵读重在“读”以及其中的感受、体会和领悟。[2]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使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学生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方式,充分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增强文本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网络APP软件进行经典朗读训练和评价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一个非常明显变化,其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适合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内容。这样极大扩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这为中学开展朗读教学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另外,以手机为代表的媒体终端为学生所接受,学生通过多种媒介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朗读方式。因此,教师在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朗读模式,既要借鉴社会朗读资源,也要加以甄别、并创造性的吸收,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丰富学生朗读的样式。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朗读教学活动。如通过微信和QQ网络平台,开展经典朗读,创设网上经典朗读专区,发动学生建立班级经典朗读网上交流平台。为了搞好班级读书宣传阵地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可开辟学生朗读竞赛平台,开展朗读交流群名著经典阅读及介绍等活动。比如:荔枝FM,这是一款集录制、编辑、上传、存储、收听、下载于一体的APP。在荔枝FM,人人都是主播,声音才华不埋没。有兴趣的学生就会利用这样的工具和平台,创作一些自己的朗读作品,分享交流,得到提升。同时要引导学生听“国学课堂” “精彩名著”等,引导学生利用“大咖读书会”“全民朗读”“为Ta朗读”进行经典朗读训练和评价。

三、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实现网上网下互动,打造书香校园

我们可以将网下的诵读活动制作成视屏、音频,然后放在网上。学生网络投票,让优秀的朗读作品脱颖而出。优秀作品的现场展示会会让更多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朗读需要更多的样式来丰富内涵。如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读演出,不仅加强学生对朗读的热爱,在这过程中,朗读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人格培养相结合,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质和精神境界。”[3]通过活动舞台的设计、服装的搭配、音乐的烘托,经典诵读具有仪式感。这样,朗读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情趣的展现。学生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师生同台朗读,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师生的朗读热情,更是为构建书香和谐校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学科融合的时代。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充分挖掘语文朗读的作用,以文化文,以文育人。同时要多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中华文化传统经典文本推荐给学生去朗读。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现代中学生的民族品格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猜你喜欢
利用文本语文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