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表演游戏活动:我的舞台我做主

2018-04-03 05:19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头饰上场小雨

我班结合“游戏——点亮快乐童年”的主题,组织全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表演意愿,分别选择了绘本故事《傻小熊种萝卜》 《小嘎啦》 《犟龟》中的角色,进行排练。

一、事件回顾

(一)情景一:表演区

《傻小熊种萝卜》组的幼儿开始排练了。小雨自己选择了故事《傻小熊种萝卜》,选择扮演“小熊”的角色。小雨从台下走到台上,看着前面的观众说:“有一天,小熊捡了一包种子。”边说边蹲下,用手在舞台的垫子上抓了几下,又继续说:“他把种子撒在了门前的空地上……”说完,左手握拳,右手抓了左手的拳心几下,并在身体的右侧甩了五下,小雨大声对旁边的小伙伴说:“快,该小鸟上场了!”说完,就拉着妮妮往台上走,又对小伙伴们说:“你们等等,小鸟下去,小狐狸再上。”

妮妮表演完小鸟后,小雨大声叫:“小狐狸上场了!”两个小伙伴你拉我扯地赶紧从台下跑了上来……我看到后问:“谁是小狐狸?”小雨指着旁边的小伙伴说:“就他们俩!”我说:“看不懂了,观众可不知道你们扮演的是谁。”小雨说:“这个好办,咱们戴个头饰吧!这样观众就知道我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了。”小嘟听了说:“就是呀,头饰、种子、萝卜什么都没有,表演得可真没意思。”小雨说:“咱们明天去美工区做吧!”

(二)情景二:美工区

小雨连续两天在美工区制作头饰、道具。他选择了卡纸、白纸、油画棒、剪刀、胶棒等材料和工具,先画了一只小熊,并把黑色卡纸剪成小条固定在小熊图案的后面,作为头饰。随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红萝卜,并剪了下来。然后他将两张红色手工纸的边缘用胶棒粘好,上面画了小熊、萝卜的图案,又把绿色的废旧小纸条捏成了许多小纸团,放进了袋子里作为萝卜种子。最后他还画了一张小熊房子的图案,作为小熊家的标志。

小雨制作种子道具

(三)情景三:六楼会场

大家都戴着头饰、拿着道具进行排练。小雨表演完小熊后,又叫:“小狐狸,准备,一会儿上场!”……排练完后,小雨坐在我的旁边,擦了擦头上的汗说:“老师,他们可乱了,都不知道啥时候上场,每次我都得叫他们……”我笑着说:“那你可得想想上场的好办法,怎么就不乱了,否则你嗓子就要受伤了。”小雨说:“我和他们商量去!”小雨走到了扮演其他角色的小伙伴中间说:“你们太乱了,我喊的嗓子都疼了,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小嘟说:“对了,让他们站成一排,这样就整齐了。你也好叫他们上场。”小雨说:“就是,要不这样吧,咱们按照出场顺序排队站好,先是我,再是小鸟,小狐狸站在小鸟的后边……你们记住了出场顺序,以后这样站队出场,就不乱了。”

幼儿自由自主选择表演内容、自主排练、自主制作道具、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协商规则……自己的舞台自己做主!幼儿给家长们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成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二、分析与思考

在将近一个月的表演游戏过程中,通过分析与思考,幼儿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支持幼儿,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一)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纵观整个表演过程,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过程,幼儿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与教师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商规则、制定规则,积极的情绪体验、快乐的成就感……均体现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个过程真正地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儿童观、教育观。

幼儿在积极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内容,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表演角色,认真专注地制作道具,遇到问题与同伴协商坚持解决,制定演出规则等过程中,体现了许多良好的学习品质;幼儿在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同伴、教师的欣赏和接纳,通过捏、画、剪、粘、涂等方法制作道具支持表演游戏的开展,促进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幼儿能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并梳理故事发展线索和把握角色人物特点,能用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为表演故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与同伴交流协商、处理问题,讨论并制定演出规则,还能主动在表演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合作完成表演游戏;幼儿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再现了已有生活经验,如商店买卖行为、付款行为等,支持表演游戏的持续进行;幼儿能自编自演故事,大胆地用表情、语言、动作模仿并再现文学作品中“小熊”角色特点的各种行为,还乐于和同伴合作表演,同时能自主使用多种材料、工具富有创造性的制作道具、头饰等,使得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二)教师的支持策略得到了提升

1.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教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放手幼儿,以欣赏、接纳幼儿为出发点,尊重幼儿对故事、角色的理解,激发幼儿自由自主的表演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支持幼儿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这样幼儿才不退缩、不胆怯,得以“自己的舞台自己做主”,获得教师的支持、家长的肯定、同伴的赞许,建立了自尊、自信,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适时、适宜的介入指导

教师在幼儿表演过程中,以观察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表演兴趣、表演态度、合作能力等。教师一共介入两次,第一次介入是教师主动介入,在表演游戏初期,幼儿有了高涨的表演热情,但是出现了角色混乱的情况,教师决定“出马”,以问题的形式提醒幼儿“要让观众知道自己的角色”,也就是支持幼儿用多种方式去树立自己的角色,制作头饰、服装等等,有基本的角色意识;第二次介入是教师被动介入,由于小雨的求助,教师的有意提醒“想个上场的好办法”,于是幼儿多方思考,共同商议,想到了排队上场的办法。教师的支持使幼儿坚持解决问题、合作协商、制定规则等,从而保证了表演的效果。

(三)家长的评价观得到改善

传统的节目汇演,更多呈现给家长的是经过长时间排练后的结果,动作统一、表情机械的演出,缺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表演内容、表演形式、表演道具等都是教师自己决定的,教师排得累,幼儿练得更累。

本次表演游戏的展示,前期教师通过微信群、QQ群等与家长交流、沟通,经常发幼儿自主表演的照片、视频等,获得家长的支持;中期通过演出前家长小会的形式,让家长理解表演游戏的真正内涵;而在表演当天,教师整理并以PPT的形式展示了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照片、视频等过程性资料,让家长认可幼儿表演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欣赏幼儿的变化,发现“我家宝贝真能干”,家园一致支持幼儿真正地演起来。幼儿自主的表演,虽然有些“乱”,但幼儿快乐、高兴,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总之,“我的舞台我做主”调动了幼儿的表演兴趣,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展示了幼儿的表演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思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幼儿拥有快乐而又难忘的童年。

猜你喜欢
头饰上场小雨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炫彩头饰
独自上场
卧薪尝胆
除夕赴年夜饭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一鼓作气
头饰类恐龙
上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