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游戏活动:快乐郊游

2018-04-03 05:19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1期
关键词:郊游梯子玩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游戏支持幼儿大动作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健康领域”,从身体素质的角度提出了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5-6岁的大班幼儿大动作的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较快,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或跑一段距离,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他们会经常自主开展和尝试挑战身体极限的自发游戏,会利用体育器械的结构、功能和材质特点开展一物多玩游戏,如:他们会利用轮胎或梯子各自的结构特点,开展钻、爬、走、跑、跳或攀登等游戏,会和同伴利用梯子玩抬轿子、跷跷板等合作游戏。因此,针对5-6岁大班幼儿现有水平和学习、发展的需要,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安全的、可操作性强的轮胎和梯子组合开展游戏,支持幼儿在合作探索游戏中,发展大动作的平衡、协调和灵活性,提升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敢于大胆尝试和挑战不同难度的游戏,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在反复探索和尝试练习中去感知、体验、掌握、提升并内化习得的过程,而创设趣味性的游戏情景能有效地满足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快乐郊游”的游戏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现有经验,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在和同伴共同合作搭建“小桥”“山坡”“山洞”的过程中,挑战走、爬、钻等大动作技能,提升幼儿身体平衡、协调和灵活性,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竹梯(大的5个、小的5个),轮胎(25-30个),书包人手一个,红、黄、绿小奖章若干,音乐(歌曲《七色光》 《郊游》 《让我们荡起双浆》)

2.经验准备:幼儿有梯子、轮胎一物多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全身运动

1.师幼共同随歌曲《七色光》围成圈做全身热身活动。如上肢伸展、腰部扭动、下肢原地跳等力量练习和下蹲练习。

2.师幼共同绕场地外围由慢到快再到慢跑一圈。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帮助幼儿活动肢体,调整气息,为接下来的安全游戏做好身体动作的支持。

(二)游戏“好玩的梯子”,引发幼儿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

师:你们会和梯子做游戏吗?快来试试吧。

1.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同伴合作开展梯子的一物多玩,教师巡视观察和指导幼儿合作游戏,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安全游戏。

2.师幼共同小结游戏,提炼玩法:梯子上走、跳、钻、攀登、抬轿子、跷跷板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梯子的多种玩法,为幼儿身体各部位的热身搭建平台,同时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满足大班幼儿敢于探索挑战的热情,也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已有的玩梯子游戏经验,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三)游戏“好玩的梯子和轮胎”,探索梯子和轮胎的多种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出示轮胎,提出质疑,激发幼儿敢于挑战用梯子和轮胎合理组合搭建进行游戏。

师:梯子和轮胎能一起玩吗?请你和小伙伴来试试可以怎样玩?”

2.请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自由结伴,大胆尝试梯子与轮胎的各种组合搭建开展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搭建现场,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如:搭建的造型是否坚固,引导幼儿发现隐患,及时加固和改造。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幼儿第一次尝试和探索梯子和轮胎的各种玩法,幼儿自由探索尝试、自由练习,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幼儿运用已有的空间感认知经验进行器械组合搭建,大胆尝试和探索玩法,发展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生成了梯子和轮胎的多种玩法,为下一步挑战游戏做准备。

3.引导幼儿为探索出的不同造型起名字,张贴不同颜色的奖章,并展示玩法。

(1)以小组推选代表的形式,幼儿介绍各组搭建造型的名称(五台山、漪汾桥、冰洞),选择小组喜欢的小奖章进行张贴。

(2)向同伴展示玩法。教师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安全游戏的方法(不推挤、互相礼让、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幼儿搭建互相学习的平台,充分展示5-6岁幼儿的自主性和较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如同伴合作搭建、为造型命名、张贴奖章和展示玩法,支持幼儿在观察同伴和经验分享中,提炼好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幼儿拓展已有动作经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热情。教师要在观察指导中,注意引导幼儿造型搭建注重牢固性和稳定性。

4.引导幼儿共同体验各小组搭建的造型,敢于挑战有难度的玩法,并自主选择小奖章评价自我。

(1)引导幼儿按自己兴趣选择游戏,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2)引导幼儿每尝试一次游戏,就为自己带上一枚小奖章,自主评价自己的游戏行为,增强幼儿自信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按照自我意愿开展游戏,幼儿通过体验自主搭建具有一定高度和坡度的游戏造型,发展自我身体动作的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活动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巧妙地运用小奖章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和勇气,同时,也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能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幼儿实施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5.师幼共同小结游戏情况,注重引导幼儿敢于挑战和安全游戏的自我评价。

(四)游戏:快乐郊游,支持幼儿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发展

1.创设游戏情景“快乐郊游”,引发幼儿讨论郊游出行的准备工作,激发幼儿挑战新游戏的兴趣。

(1)出示书包,强调游戏规则,明确郊游路线:走过小桥、爬过小山、钻过山洞。

(2)引发幼儿讨论安全郊游注意事项(不推挤、互相礼让、互相帮助、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补救)。

2.游戏:快乐郊游。

(1)请幼儿背起书包,在欢快的《郊游》乐曲中体验郊游中的各种探险活动。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安全情况,给个别幼儿指导和帮助。

(2)鱼贯式练习1-2次,体验成功的乐趣。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本着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运用幼儿熟悉的小书包开展负重游戏,增加了爬小山、过小河、钻山洞时身体平衡、协调和灵活性的挑战,提高幼儿在游戏体验中走、钻、攀爬等运动能力,将幼儿的动作学习与发展巧妙蕴含在游戏之中。

(五)放松活动

1.幼儿随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自由放松身体各部分。

(1)师幼共同做全身放松活动:头、肩、躯干、腰、腿、关节放松。

(2)师幼围成圈,互相拍打放松,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2.收拾器械,离开场地。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放松和整理活动整合在一起,既关注了幼儿身体的放松,又培养了友爱互助和良好的整理归纳的习惯,充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活动反思

《指南》告诉我们,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理解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和需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带着这样的思考,根据目标“喜欢参加器械游戏,发展身体平衡、协调、灵活性”,结合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需要,教师在注重幼儿大动作平衡协调灵活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渗透幼儿安全自护、物归原处的生活习惯和团结合作、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尝试、乐于想像和创造,以及挑战自我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支持幼儿自主发展的需求。

(1)探索性的游戏活动能有效的支持幼儿自主发展,而游戏材料的合理性、多样性、科学性,能有效支持和帮助幼儿实现按个体发展意愿开展探索性的游戏活动,如,活动中选择轮胎和梯子等贴近幼儿生活的探索性游戏器械,使大班幼儿充分运用对梯子和轮胎的材质、结构等特点的认知经验,在自主探索器械组合的多种玩法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同时又为幼儿学会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教育环境。

(2)层层递进的游戏环节支持和满足每位幼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支持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获得成功。如:幼儿为合作搭建的各种造型命名为“小山”“小桥”“山洞”,自主尝试运用攀爬、走平衡、正面侧面钻和匍匐爬等动作技能开展游戏。同时,借助小奖章来激发幼儿大胆尝试探索游戏玩法。

2.教师角色定位的合理有效。

《指南》告诉我们“关注、尊重、理解、重视幼儿”,是对我们从教者角色的重新定位,要善于观察、尊重和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失败和胆怯,重视幼儿个体在原有发展水平的点滴进步,要耐心等待或接受幼儿在个体发展的速度和时间上的差异表现。

(1)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支持幼儿自主探索游戏。本次活动,教师创设了“郊游”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为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快乐合作游戏提供了宽松、自主的游戏平台。

(2)善于观察、倾听和捕捉利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点,落实游戏活动,巧妙地随机观察幼儿游戏行为,运动能力和身体灵活协调性的差异,支持幼儿身体动作的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郊游梯子玩法
快乐郊游
木梯子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零跑的新玩法
架个梯子去学校
创意玩法
快乐的郊游
TPP的新玩法
走,一起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