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专业建设的探讨
——以包头医学院为例

2018-04-03 18:10秦金东李向东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医学院康复运动

秦金东,石 颖,李向东

(包头医学院 运动康复系,内蒙古 包头014060)

运动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交叉而成的前沿学科。目前,社会对运动健康指导、运动营养与保健、运动损伤预防、运动康复治疗等技术型、服务型人才需求已迫在眉睫。运动康复专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老龄化人口日益增多,到2020年达2.43亿之多,可每年全国高校培养的康复治疗师仅6 000多人,缺口较大。作为新兴专业,运动康复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从包头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现状与前景出发,介绍其培养目标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运动康复专业建设、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一、运动康复专业的现状与前景

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5所院校成立了康复医学系,进行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及研究生教育,104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业[1]。开设的院校主要有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学院三类。包头医学院于2008年秋季开始招生,现已招收6届本科学生(共470人),是西部地区高校中唯一培养运动损伤康复以及体能恢复人才的专业,也是国内建立运动康复专业较早的同类专业院校之一。包头医学院为医学院校,在康复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医学院校的基础好,实习基地较多,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还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委员会运动学组成员单位,是运动康复专业标准制定单位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社会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诸多业内人士均对该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二、培养目标的制定

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同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了明确的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康复医学和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现代康复诊疗和运动伤害防护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医院、康复机构、疗养院、社区,从事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运动损伤)、慢性代谢性疾病、神经病损的康复治疗;能在体育评价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从事运动伤害防护、健康指导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头医学院自2008级运动康复专业首届招生时就采用“2.5+1.5”人才培养模式。“2.5”即利用前两年半时间(5个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1.5”即一年半时间(3个学期)在医院和实训基地学习实践。另外还修订了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对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与部门、行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依托部门行业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专业建设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

不断推动本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精选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课程建设。开设“康复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一批“体医”知识交叉与渗透的特色课程,突出在运动创伤的防治、运动损伤的诊断、运动性疲劳、运动技能评定等方面的特色。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重构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依据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编写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材。

(二)实验室建设

目前包头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实训室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实训设备过少、新设备不成系统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实训课的质量和数量,制约本专业的快速发展[2]。2016年,包头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被自治区列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借此契机,包头医学院加强对实验室设施设备的投入并完善相应管理体制,对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完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设备,才能使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以及专业学科的建设得以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运动康复中心和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包头医学院成立了运动康复中心,内设理疗室、作业疗法室、传统疗法室、运动疗法室,新增运动防护室、康复工程室和康复评定室。全面对接社会,实现共建共享,形成社会效益,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包头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将进一步加强引导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包括3个全程式临床教学基地,分别是内蒙古包钢医院康复科、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还建立了内蒙古射击射箭马术管理中心和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两个实习基地。同时与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保持紧密合作。但相比学校其他院系,学生的实习、见习基地仍相对较少,今后应逐步扩大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基地规模,与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康复机构、疗养院、健身会所、社区、特殊学校深度联合、广泛合作,探索“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五、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派送学生到国内外应用型大学交流学习,到行业企业参加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研发,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富有探索性地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开展学科竞赛,激发他们的创新和竞争意识,发扬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包头医学院学生已连续2届在全国高校运动康复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运动康康复专业毕业生现分布于全国各级医院康复科、教学科研机构、各级社会福利院、内蒙古各运动管理中心、公安局体能训练中心等机构及不同层次的康复教育机构,为地方康复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生的力量。近三年来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100%、97%、100%。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专业既培养能够为专业运动员提供康复医疗保障的专业康复师,也能培养出为疾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和其他特殊要求人群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康复治疗师。今后将不断探索与完善优化,通过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等多途径提升运动康复专业建设成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艳,潘翠环,罗爱华.康复治疗专业实验教学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99-100.

[2]石颖.包头医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亚太教育,2015(6):98.

猜你喜欢
医学院康复运动
新乡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不正经运动范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