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研究

2018-04-04 09:28沈媛媛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沈媛媛

摘要: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相继完成了义务教育普及工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也倍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迎来了全球化进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问题。培养人才离不开教师的工作,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实践者,教师在教育的发展和活动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日本的新教员评价制度改革是随着2001年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进行而产生的,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日本教师资格制度的更新也推动了教师评价考核制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的特点、实施价值等研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举措,因地制宜的落实教师评价制度及实施措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活动实施效果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员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的出台背景

日本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同时参照了西方公务员制度在19世纪末得到了显著发展, 1946年11月,日本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和1947年日本国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是日本官吏制度正式转变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正式标志。然而二战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复苏与快速成长,庞大的财政赤字、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日益暴露,怎样在有限的资源中追求多样性价值是当时整个日本面临的严峻课题。日本于2001年(平成13年)颁布了《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大纲》,推行新的公务员制度。新的公务员制度主要导入了以能力评价和业绩评价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新型评价考核制度,并以此作为新的公务员任用制度的基础,同时把评价考核结果反应在工资待遇上,确立能够反映能力、职业、业绩的新型工资制度。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其影响也波及到了日本教育界,1996年日本桥本政府提出的“六大改革”之中“教育大改革”被列在首位,成为当时改革任务中的重头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的产生是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教师教育的核心概念就是“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化明确了教师教育要推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化这一主要目标。日本的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化(明治时期)、自由化(大正时期)、军国主义化(昭和战前时期),民主化(昭和战后时期)和多样化(高度经济成长后期)五个阶段,无论是哪个历史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都是日本教育政策变革的焦点。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从教师待遇、培训等各方面着手加强教师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众所周知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中小学教育暴露了种种问题,比如说学生逃学,欺负弱小,自残自杀,校内暴力等。这些虽然不全是新问题,但是从数量和程度上看,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形成了令人擔忧的社会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开展调查,研究对策,采取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标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等改革措施。同时教师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从日本教师专业化的路程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永久的核心的课题,更是今后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日本政界认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这一先见之明让日本教师专业化运动走在了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前列。日本教师专业化除了具有严格的制度化,法律化外,日本教师的养成制度,聘任制度,研修制度,定期流动制度,评价制度也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础性和推动性的保障。1999年3月东京都教育委员会以及相关的职能机构就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提出设想,他们主张对工作的评价应该以业绩评价为主实行业绩与人事升迁工作调整挂钩的新评价考核制度。评价框架由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三项构成。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等。评价方法由教师与校长,教导主任等会面教师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并对完成的程度做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导主任做第一次评估,校长则通过观摩教师授课进行最终评价,最后将两次评价进行综合分5个等级进行评定。日本教师教育体系由教师养成-任用-研修三个阶段构成。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评价制度形成了对这一体系的接续和补充,从而使日本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继续迈进。

二、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的核心内容

指南当中详细对评价考核的对象按照职业内容进行了具体划分,上到学校校长下到学校的营养负责人员,对于评价考核的主体,也逐步呈现多元化评价考核主体的趋势,另外由以往的单项评价变成了多次评价考核,最终考核调整将会以1次2次评价考核的结果为基础进行。评价考核的调整者将会秉着公平的原则对评价结果进行总体调整与测评。在“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中规定了整个考核期间为每年的4月日至次年3月末,考核的基准日为每年的12月1日,同时2015年的指南当中也增加了考核结果反馈时间为每年12月2日到次年的1月末。评价考核时间周期比以往有所增加,在每年的3月与4月首先加入了确定年度整体目标、个人目标的环节。

通过指南我们可以看出,针对教师行动评价考核的项目内容设定比较细致,注重教师个人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开发,特别在个人计划设定方面提出了“教师应该有新的视点有创新性”这一评价考核观点。每一项评价考核内容都是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处处体现评价考核宗旨“能力开发”。

2005年的评价考核采用了“积累式”方式,从S到C的评价过程中如果无法达到考核项目前一阶段要求的,整体评价考核就无法取得好的成绩。于此相对近几年新的考核表中采用了“对照式”方式,每一个考核评价分支项目中都有A.B.C.D四个阶段的对照评价考核方式。为什么会有如此改变,其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当今的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加大了对教师(被评价考核者)重视。新指南中评价考核表的修改让我们看到了以教育工作者为本的知道理念。

《新教员评价考核评价制度指南》中以往把该部分称作“业绩评价“。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职员与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每位教职员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了学校整体素质水平。从2010年开始指南里把“业绩评价”更改为“作用与业绩评价”。该评价考核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组织管理能力,按照学校整体运营方针政策,通过个教学部门、每位教职员工明确自己的目标,促进整个学校运营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能力。

三、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的特征分析

总体看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该指南在整个日本地区学校的教员评价考核实施过程中扮演了导向、诊断、基准等角色。其制定与出台旨在“寻求教员价值、确认教员价值、创造教员价值”。从指南的结构上看各项评价考核基准从不同维度衡量学校教员的质量与教育活动现状。该指南颁布与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阶段日本學校出现的各种新课题,通过学校对教员的合理、公正、多角度地评价考核,让学校教员自主积极进行钻研进修,通过教育实践达到自我改革,个性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与提升,教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责任感加强,学校管理层与教员、教员之间的沟通得到增进,教员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与教育活动中,增添了创新性,促进学校以校长领导下的有组织有机地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学校组织连带性与活性向上发展,增强当地居民对学校的信赖感,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纵观近几三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与出台的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的主要内容,笔者发现并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1、目的设定更加明确;2、注重了评价对象(教员)工作的特点;3、教员与组织管理两个方面成为了评价考核的主线;4、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的导入秉承教员为主的原则;5、反馈与申诉流程的添加完善了评价考核制度;6、“参考意见表”的加入

由“能力评价”与“作用、业绩评价”为两条主线的“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的导入从教员工作态度、能力的转变;人事配置和工资待遇;评价考核与工资待遇系统相结合;教师研修的充实四个具体实践方面开发教职员的个人能力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育综合水平的向上发展,促进学校整体运营的提高。

四、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前我国中小学采用的评价考核制度主要是奖惩性评价考核,这是当时教育现状和制度所决定的。当时升学率成为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评价学校教育成果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也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要素,以学生总体成绩作为标准进行奖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但是久而久之教师学生升学的成绩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过度导致教师一味地以学生成绩论成败,忽略了教师个人发展以及教师同事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教师本身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引起大部分学校教员的不满。

20世纪后许多学校改革了评价考核制度,进行了发展性评价考核,通过这样的评价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不再是唯一标尺,注重了教师的发展,同时增进了教师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工作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学校教员的肯定,然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逐步暴露了以下缺陷:

首先,发展性评价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导致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参差不齐,不够客观与科学,无法与学校人事制度的奖惩绩效相互作用,让老师无法信服。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的改革,综合素质教育得到重视,但是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仍然很高,选择学校时仍然是学校成绩与综合素质教育水平并重原则。发展性评价虽然注重了教师的发展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不像以往注重学生的升学率了,学生的整体成绩有所下降,学校的招生率、入学率也受到了影响。

再次,教师的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实现教育目标是一个复杂而又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的过程,同时教师工作也具有外显型和内隐形的特点。内隐形工作内容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发展程度,学生的个性等,这些因素既可以促进教师工作同时也会滞后教师工作,更加无法量化,给评价考核带来困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我国党中央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随之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体制改革所面临的诸多课题当中,如何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创新精神等是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新的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结合本国基础教育的特点逐步完善我国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与体系。通过对日本“新教员评价考核制度指南”特点的分析,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参考的:

(1)完善教师评价考核的律法规范

(2)强化教师评价的意识,把外压强迫性评价变成教师内在需求性的自主评价

(3)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设置多元化的标准平台,实现动态的教师评价体系

(4)合理分配评价考核指标比例,建立量化评价与专家评价考核相结合的评价考核机制

(5)引入目标考核制度与自我申告制度,积极鼓励教师自评,不断强化考评主体间互动与交流

(6)正确引导学生家长和学生参与考评

(7)奖惩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8)加强与完善反馈与申诉环节

(9)合理确定考评范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考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佳. 中日公务员考核制度之比较研究[D]. 长春理工大学,2012

[2]http://www.gyoukaku.go.jp/jimukyoku/koumuin/taikou/honbun.html

[3]熊淳. 日本的教师专业标准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5:9

[4]田爱丽.张 晓 峰. 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3:52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论“西方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对我国教师职业伦理建设的启示”
浅析英美教师专业伦理成就与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如何重构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早教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信息化社会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