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及对策

2018-04-04 09:28常亚琪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对策

常亚琪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力量,在学生工作、学校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担负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担。但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态度和内外环境的影响,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这不仅使得辅导员工作质量降低,而且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甚至会给大学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所以本文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含义及现状

(一)辅导员职业倦怠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倦怠逐渐蔓延到高等教育院校,高校教师日渐受到影响。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承受更大的压力,职业倦怠现象更加突出。结合辅导员自身工作的特点,得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含义为在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的趋势下,辅导员因社会期望与评价不对等、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等原因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态度、行为。[1]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1.从生理上来说,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疲劳,腰椎脊柱多伴有酸痛,有一定程度的失眠、焦虑症状,抵抗力变差。

2.从心理上来说,主要表现为经常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易暴躁易怒,感觉对生活没有热情和希望,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常常处在空虚的状态。

3.从本职工作上来说,对工作中的各项任务敷衍了事,缺乏应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对学生漠不关心,疏于管理,对学校抱怨过多。

4.从个人发展上来说,漠视学习,懒与研究,不再提升自己,得过且过。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分析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无外乎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社会期望导致工作压力巨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于辅导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当学校发生诸如安全之类的事故时,社会舆论的矛头首先都会直指学校,而作为管理学生第一责任人的辅导员更是难逃其咎。但是,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也不是单靠辅导员一人之力就能解决的。长此以往,学生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一出问题就找辅导员,就要追究辅导员的责任,必然会对辅导员造成工作压力,产生职业倦怠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2.社会对辅导员评价不对等。教师常被人类比作是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重担,社会给予他们最高的尊重。而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直接人,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责任人,社会对辅导员有着强烈的期待,但是并没有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待遇。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中处于对底层,是教师和行政岗之外的边缘人员,被社会评价为“高级保姆”。这种期望与评价不对等的现实,就会使得辅导员怀疑自身价值,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无法从工作中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极易产生倦怠情绪。

(二)学校因素

1.定位职责不清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就是管理学生,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学校对于辅导员的定位和职责模糊,辅导员除了要完成本职的工作外,常常还要面对学校其他部门交代的工作。“有事情找辅导员”这句话是其他工作人员、教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辅导员不仅要处理自己本职工作,还要承担一些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加班是常事,这使得他们怨声载道,内心不满。

2.责任重,工作量大。辅导员工作深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都是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三点一线,要处理学生各个方面的问题。学校要求辅导员手机24小时不允许关机,并且住校,这样如果遇到突发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解决。所以即使到了下班时间,辅导员也是时常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特别是晚上。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这些都给辅导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加上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产生职业倦怠也就可以理解了。

3.工作报酬低,没有发展前景。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获得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满足,还包括物质的满足。辅导员工作量大,承担的责任重,但是实际工资报酬却不高。大多数辅导员都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他们内心常常感到不公平,进而对工作产生抵触,逐渐发展成为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大多数辅导员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他们认为不能做一辈子的辅导员,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三)内在因素

辅导员自身的原因是导致其出现职业倦怠的内在原因,也是根本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高校辅导员之前所进行的专业学习,大多都不是辅导员这个职位所需要的专业。辅导员本身需求的专业应该是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学专业或者心理学专业,但是现实情况辅导员的专业五花八门,有英语专业、体育专业等等和思政教育并不相关的专业。那么在进行辅导员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必要的专业技能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比较吃力,业务能力不熟练,工作中会比较容易遇到挫折。

2.职业认同感不强。作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辅导员,必须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才能从中得到乐趣,得到幸福感。现在大多数辅导员都认为,辅导员只是他们进入高校工作的敲门砖,所以并没有对辅导员这个职业感到认同,并且普遍不看好辅导员这个职业。

3.人格特质与工作特质不匹配。研究表明:“職业倦怠与人格因素有关,而且与某些人格特质呈显著性相关状态”。[2]辅导员这个岗位,需要有良好的个人特质。辅导员不仅需要和同事、领导打交道,更是需要和学生及其家长打交道。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和家长,需要辅导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辅导员拥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激能力;在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时,需要辅导员拥有较好的组织能力等等等等。但是,有些辅导员不善言谈,有些做事情没有条理,有些不能妥善表达自己的意见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其对辅导员这个工作产生压力,从而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对策分析

(一)社会层面

社会作为辅导员工作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它是否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起着重要意义。首先,应该积极并广泛的宣传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让社会各界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是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的,从而认可辅导员的辛苦付出,不再带有色眼镜看待辅导员这个职业;其次,有关教育部门可以积极构建有关辅导员沟通和支持平台,让有着相似经历的辅导员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增加沟通、舒缓心情等;最后,社会要尽可能多的开展一些有关辅导员这个职业的表彰和评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社会各界对辅导员职业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激励辅导员本人,增强其对这个职业的价值认同感。

(二)高校层面

高校作为辅导员进行工作的直接阵地,在缓解职业倦怠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高校应该准确定位辅导员,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上文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工作量大是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所以学校必须制定有关政策和准则,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其工作内容,从而减轻其工作负担,降低其工作压力。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有关辅导员的各项机制,可以包括奖励机制、评比机制、晋升机制等,全方面的保障辅导员的权益,激发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最后,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不仅包括显性的可以定量分析的内容作为考核内容,还应该包括隐形的诸如身心健康等内容作为考核内容,这样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辅导员工作,同时也有助于辅导员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三)个人层面

社会和高校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只能是緩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外在措施,而辅导员自身所需要做出的改变才是根本措施。首先,辅导员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合理客观的评价,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一个人一旦有了奋斗目标,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制定目标之前,必须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合理的认识自己是树立正确目标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辅导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要求辅导员本人拥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所以辅导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展自己的知识。私底下,辅导员也应该努力学习各类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后,辅导员作为直面学生各种层出不同的问题的第一责任人,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这不仅可以排解其自身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所以辅导员需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心理学有关知识讲座,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参考文献:

[1]王大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6(2)

[2]徐瑾.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论文,2008.5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辅导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