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选育研究

2018-04-09 05:47王爱民姚立生严国红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张桂云孙一标赵绍路宛柏杰孙明法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稻区盐城花粉

王爱民, 姚立生, 严国红, 朱国永, 唐红生, 何冲霄, 任仲玲, 刘 凯,施 伟, 张桂云, 孙一标, 赵绍路, 宛柏杰, 孙明法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 224002)

盐220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广占63S中发现的天然变异株,经过4年6代的异地选育,于2004年定型而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2013年通过江苏省鉴定,该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好、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盐恢888系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的常规中籼稻品种盐稻4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强优两系恢复系,2002年定型。盐两优220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盐220S与盐恢888配组育成的杂交稻组合,该品种杂种优势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突出,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长江流域稻区(武夷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3026)。

1 选育经过

1.1 盐220S的选育经过

2001年夏,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育种基地从广占63S中发现1株天然变异不育株,8月25日对其整株割兜再生留种。2002年夏,单本栽插种植F2(编号F2268),抽穗时,分离不育株,选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割兜再生,成熟时选留5个单株;同年冬,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种植F3(编号N522~N526),成熟时选留6个单株。2003年夏,在盐城基地种植F4(编号R155~R160),抽穗时,分离不育株,选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割兜再生,成熟时选留5个单株;同年冬,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种植F5(编号Q218~Q222),其中编号Q220表现优良,整齐一致,成熟时选留单株5个。2004年夏,盐城基地种植F6(编号4S品112~4S品116),均表现整齐稳定,盐220S定型。

1.2 盐恢888的选育经过

1998年夏天,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育种基地盐稻4号原种圃105个株行中发现第88号株系表现生育期略迟,该株系繁茂性好、分蘖率中上、叶片略宽、穗大粒多、穗部略有短顶芒、稻米成熟后透明度好、外观品质优,选留10单株。1999年夏天,株系鉴定圃中第88-8号株系表现突出。后经过连续3年的定向选择与提纯,盐恢888于2002年定型[1]。

1.3 盐两优2208的选育经过

2004年夏,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城育种基地用该所自育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与自育恢复系盐恢888人工小制种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夏,盐220S/盐恢888组合参加该所杂交稻新组合鉴定,表现杂种优势突出、熟期适中、群体生长一致、分蘖性强、株叶形态好、大穗大粒、米质优良、外观品相较佳等特点,暂命名为盐两优2208。2006—2008连续3年分别参加该所杂交稻新组合品比和大区试验,年度间表现均稳定一致,综合性状突出。2009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命名(选育系谱见图1)。

2 特征特性

2.1 盐220S的特征特性

2.1.1主要农艺性状盐220S幼苗矮壮、叶片略宽、叶片较挺、叶色淡绿色、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不育期成株株型集散适中,株高81 cm左右,6个节间,茎粗0.85 cm,基一节间长1.5 cm,基二节间长2.3 cm,基三节间长7.0 cm,基四节间长7.5 cm,基五节间长12.3 cm,穗颈节间长22.8 cm。主茎总叶片15~17张,分蘖性较强,剑叶28.7 cm×1.8 cm,倒2叶42.5 cm×1.3 cm,倒3叶42.1 cm×1.0 cm,单株穗数8~10个。穗型中等为疏穗型,穗长23.0 cm左右,每穗总颖花150~160粒,粒长6.5 mm,长宽比2.8,千粒质量26~27 g,米质较优,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米标准。谷色略深,颖尖秆黄色,无顶芒,穗顶退化略重,包颈较重。在江苏省盐城地区用于杂交籼稻制种一般6月5日左右播种,8月中旬抽穗,一般播始历期84~85 d,全生育期115~117 d。属早熟中籼不育系类型。

2.1.2育性表现盐220S不育期花粉败育十分彻底,败育类型为无花粉或少许败育花粉类型。经2005—2011年连续7年在盐城地区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和套袋自交结实观察,盐220S不育期较长,稳定不育期50 d以上,自交结实率为0,不育株率达100%;每年从5月1日至6月15日止,每10 d播种1期,从7月25日至9月10日连续镜检其花粉败育类型为无花粉或少许败育花粉类型,其不育度均为100%。盐220S不育期内的不育性和可育期内的育性恢复性较好。

盐220S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在14.5 h长日照条件下,不育临界温度低于24 ℃;在11.5 h短日照条件下,不育临界温度低于24 ℃。据中国水稻研究所2012年人工气候箱试验的育性表现:在日平均温度为24 ℃和光照长度14.5 h时,花粉不育度100%,自交不育度为99.34%。在日平均温度28 ℃、光照11.5、12.5、13.5、14.5 h时,花粉不育度100%,自交不育度100%。

2.1.3开花习性2004年盐220S定型后,经多年小面积繁制种试验观察,盐220S在江苏省盐城地区7月底至8月上中旬正常天气下,上午09:00始花,10:30—11:30进入盛花期,如遇低温或阴雨天气,开花时间略有推迟,开颖到闭颖历时30~45 min,开颖角度单穗开花历期4~5 d,群体开花历期8~9 d。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78.3%,其中双边外露率 43.5%,异交性好,异交结实率46.6%左右,对赤霉素敏感。一般制种产量3 00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制种产量 4 500 kg/hm2以上。

2.2 盐恢888的特征特性

2.2.1主要农艺性状盐恢888株高120 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6个生长节间,茎粗 1.0 cm,基一节间长1.55 cm,基二节间长4.85 cm,穗颈节间长32.5 cm,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片上举,叶色淡绿色,芽鞘、叶缘、叶耳、节间均无色,剑叶28.8 cm×1.75 cm,倒2叶42.6 cm×1.4 cm,倒3叶43.7 cm×1.2 cm。生长繁茂,分蘖力强,单株穗数8~10个,穗长24.5 cm左右,每穗总粒数175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质量29 g左右,穗粒结构协调,略有顶芒,熟相好[2]。

2.2.2生育期表现盐恢888全生育期140~145 d,属迟熟中籼稻类型,在盐城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播始历期113~115 d,比扬稻6号早熟2~3 d。

2.2.3开花习性盐恢888对赤霉素敏感性好,夏天晴好天气08:30—09:00始花,10:30—11:30进入盛花期,花时集中,花药饱满,花粉量足,有利于获得制种高产。单株花期 7~8 d,群体抽穗整齐花期8~12 d,对氮肥敏感,幼穗分化期施用氮肥,抽穗期明显推迟。

2.3 盐两优2208的特征特性

2.3.1主要农艺性状盐两优2208幼苗矮壮,叶片短挺、略宽,叶色浓绿,分蘖性较强,较耐肥。成株株高125 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茎秆角度直立,抗倒性强。上部3张功能叶挺直,受光姿态好,成熟时秆青、籽黄、熟相好[3]。主茎总叶片数17~18叶,6个生长节间,成穗率高,二次枝粳多,无芒。一般有效穗237万/hm2左右,穗长25.4 cm,平均每穗总粒168.5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质量 30 g。盐两优2208属于迟熟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9.5 d,比对照Ⅱ优838迟熟 5.3 d。

2.3.2稻米品质2010—2011年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65.4%,粒长7.1 mm,长宽比3 ∶1,垩白率28%,垩白度3.5%,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9 mm,直链淀粉含量17.4%,稻米品质所有指标均达国标三级、部标二级优质米标准,适口性好。

2.3.3抗性及稳定性2010—2011年国家区域试验结果:稻瘟病综合指数5.7级(CK 7.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CK 9级);白叶枯病平均级5级(CK 7级),最高级5级(CK 7级);褐飞虱平均级8级(CK 9级),最高级9级(CK 9级)。抗倒性较强,该品种参试4年,每年8省15个试验点,没有一个点倒或斜,全部是直,稳定性强。根据区试数据稳定性分析,盐两优2208在区试组中稳定性居第一档次,适应性广。

3 盐两优2208的产量表现

2009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 10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83%,与对照比较表现4增2减。2010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平均产量 8 296.8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13%,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继续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平均产量9 085.7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23%,达极显著水平。2010—2011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平均产量 8 691.2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73%,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77.9%,居第4位。2012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 571 kg/hm2,比Ⅱ优838增产8.2%。

4 盐两优2208的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盐两优2208在大田生产中秧田播种量150 kg~225 kg/hm2,大田用种量15 kg/hm2。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断奶肥,追施长粗促蘖肥、送嫁肥,并做好秧田病虫草害防治,培育适龄多蘖壮秧。移栽适宜秧龄30 d左右,中上肥力田块栽插密度18万~24万穴/hm2,每穴1~2本,插足基本苗 120万/hm2左右。

4.2 科学用肥,促苗早发,管好水浆,协调群体

盐两优2208大田生产产量10 500 kg/hm2以上栽培,一般需肥量折合纯氮240 kg/hm2左右,搭配施用磷、钾肥,磷、钾肥作基肥为主,施肥应坚持“前促、中稳、后补”的原则,基肥占60%左右,分蘖肥占15%左右,穗粒肥占25%左右。要求栽后20 d左右,发足茎蘖苗。适时排水晒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375万/hm2,最后成穗255万/hm2穗左右,后期干湿交替,湿润管理。收割前5 d断水,确保叶青籽黄。

4.3 加强病情虫情调查,做好防病治虫

播前用药剂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大田期及时掌握田间的病情虫情,结合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确保病虫防治效果;秧苗期注意防治灰(褐)飞虱、稻蓟马;大田期主要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与稻曲病等病虫害。

参考文献:

[1]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等. 强优恢复系盐恢888及其系列两系杂交稻组合的特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14,30(5):928-935.

[2]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等. 优质高产多抗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选育研究与应用[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2,28(2):48-52.

[3]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等. 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582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888的选育[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90-92.

猜你喜欢
稻区盐城花粉
河南省粳稻新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202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花粉的烦恼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蜜蜂有礼让行为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