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18-04-09 11:46吴桂寿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教学创新高中地理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业已成一线教师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该教学思想既符合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同时也能够真正达到提升学生生活化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笔者结合多年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如何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来全面提高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性进行浅显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幸福教育;高中地理;教学创新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其中“生活即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生活即教育”既蕴含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符合新课改的核心要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客观地结合学生的学情与生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适宜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主动思考、讨论、验证更多的地理问题,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并使其所学到的地理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 回归生活,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观念。所以,回归生活既是地理教学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提高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初中地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通常以考核为目标,以考核成绩来评价学生综合能力,进而导致其在教学实践中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无法实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甚至造成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教学真正地回归生活,通过渗透生活化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才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如在“地球公转与自转”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用学生学习过的《七律·送瘟神》(毛泽东)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一句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句诗是否具有科学依据?”“若有科学依据,如何对其进行科学解释?”学生则可以通过地球的运动(公转和自转)来进行科学解释,这也能够“证实”这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可能性。这样的生活化问题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思考及探究的积极性,进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 走进生活,发现更多地理问题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陶先生认为:现实生活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地理知识恰恰是源自于现实,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发现更多的地理知识与问题,同时,还要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到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地理知识,并善于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应有目的地帮助、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还原”为生活“原型”,进而达到走出教材,走入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学习目的。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时,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学生经常听到的“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联系,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自己的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地理教师也应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分析,潜移默化地与地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在讲授“中国的民族”时,则可以让学生自主举例自己了解或认识的不同民族的同学、朋友,这对学生了解、学习不同民族生活习俗、民族特色等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避免因“死记硬背”而引发学生反感、厌学现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所熟悉的城市、景观等去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鼓励学生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地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知识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对概念化的地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将更多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反之也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到一些教材之外的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创设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地理知识多具概念化、抽象化特点,往往令初中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很难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这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展现。初中地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促使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真正用于生活。如地理教师在讲授“我国的水资源”一节时,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水资源的情境(如水库、三峡大坝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生活化的调研活动,即让学生了解本地的水库、水资源以及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或节约)情况;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调研结果提出一些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调研结果与对策等进行课堂展示。若教学时间充足,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共同对某一水资源浪费(或节约)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等。这样的拓展性的教学,既可以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的用处,并在地理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能够真正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去解决问题,在增加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与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有机地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使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促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认知地理,并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将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6).

[2] 陈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资源,2014(10).

[3] 黄丰安.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浅析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16(12).

[4] 穆昌群.以《季风气候显著》为例——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8).

[5] 吴鹏.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4(13).

作者简介:吴桂寿,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中学。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教学创新高中地理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