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昌冬奥会看我国冰上项目发展的新路径

2018-04-12 05:56
冰雪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花样滑冰滑冰平昌

李 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 引言

冬奥会是全世界冬季体育运动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比赛盛会,比赛主要分为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两大部分。2018年2月,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平昌郡举行[1],此届冬奥会是第三次由亚洲国家进行举办的冬奥会(前两届举办地为日本的札幌市),也是最临近当前时间的冬奥会。在平昌冬奥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金6银2铜,在金牌榜位列第16位。这个成绩基本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目前的水平,金牌数有点遗憾,但有5个小项获得奖牌,为历来得牌面最宽的一次。下一届冬奥会,也就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两地共同举行,其中雪上项目大部分在张家口市的崇礼县进行,而冰上项目的比赛将全部在北京进行。我国在冬季运动项目赛场的成绩一直表现出“冰强雪弱”的特点[2-5],如何在下届冬奥会时提升夺金数量和奖牌总数,赢得瞩目的成绩,作为东道主展现出体育大国风采,就要在强的基础上更强。也就是要努力发挥冰上项目的长板效应,才能保证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多摘金,多拿奖牌。所以,努力提升冰上项目成绩水平时不我待。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的比赛状况、各参赛国家的队员能力水平、战术方法、我国冰上项目取得的成绩予以比较和分析,并针对此届冬奥会中我国冰上运动项目所表现出的问题类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具有建设意义的方法,以期为我国冰上运动项目在接下来迎战北京冬奥会提供理论支持。

2 冰上运动项目奖牌分布与比较

2.1 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奖牌分布与所占的比例

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共产生了96枚奖牌,其中,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的奖牌数分别为:24枚、42枚、15枚、9枚、6枚(表1)。速度滑冰项目共计产生42枚奖牌,是冰上比赛项目的奖牌大户,其中金牌、银牌、铜牌数量均为14枚,无论是看奖牌总数,还是各奖项奖牌数量,速度滑冰项目均位居所有冰上项目奖牌数量的榜首。

表1 平昌冬奥会冰上运动奖牌分布统计(枚)Table 1 Medals distribution of ice events in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Pieces)

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比赛的奖牌数量占总奖牌的比例为31.4%,其中,短道速滑为7.8%,速度滑冰为13.6%,花样滑冰为 5%,冰壶为 3%,冰球为2%(图1)。

图1 平昌冬奥会冰上运动项目奖牌占比统计Figure 1.Events ratio of ice competitive medals in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2.2 我国平昌冬奥会冰上项目奖牌分布

在平昌冬奥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中运动员人数共计82人,阵容规模为历届冬奥会第二大阵容,参赛规模仅次于温哥华冬奥会。在本届冬奥会我国体育代表团所参赛的5个大项目、12个分项、55个小项目的比拼和角逐中,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9枚,其中获得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2枚(如表1所示),武大靖、隋文静、韩聪、李靳宇、韩天宇、高亭宇、陈德全、许宏志等运动员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三个项目中斩获金牌、银牌、铜牌共计5枚。奖牌总排名为第16名。在亚洲位居第三,东道主韩国位列第7名,日本位列第11名。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得的成绩基本反映了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目前的水平[6],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平昌冬奥会上的金牌数量确实稍有遗憾,但有几个潜优势项目获得了奖牌,为历届冬奥会中我国夺牌面最宽的一次。

表2 平昌冬奥会我国获得奖牌统计(枚)Table 2 Chinese medals in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Pieces)

如按获得奖牌的项目占比分类,中国在参战平昌冬奥会所获奖牌冰上项目所占比例约55.6%(如图2所示),超过获得总奖牌数量的1/2。在中国队冰上项目夺得的奖牌中,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占冰上项目总数比例为83.3%,成为重点夺牌项目,特别是短道速滑作为我国冰上体育项目的在冬奥会上的拳头项目仍是夺牌大户。

结合表2及图2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冬季竞技运动项目中,冰上运动项目在冬奥会上的得牌率较高,冰上运动项目相对于雪上运动项目是中国队的优势领域。所以,中国冬季竞技运动项目要想提高在奖牌榜上的排名以及增大得牌面和提高金牌获得率,一方面要补雪上运动项目的短板,另一方面要以加长加固冰上运动项目长板为努力方向。补短板可增大得牌面,而增长板却可以增大夺金率。现在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有不到4年的时间,在迎接北京冬奥会,以及备战接下来的国际大型冬季体育赛事中,我们也都要在上述结论的方向上多加思考、多下功夫,力求拼出最好的成绩。

图2 平昌冬奥会中国队奖牌项目占比统计Figure 2.China team medals ratio of ice events in Pyeongchang Winter Olympics

3 我国冰上运动项目发展瓶颈与新路径设计

3.1 冰上项目发展的问题与瓶颈

3.1.1 职业化的专业训练程度不够,缺乏世界级优秀运动员

在平昌冬奥会,中国队是本届冬奥会上犯规次数最多的。短道速滑项目肩负最大夺金希望的主力运动员也都遭受到这样的困扰。抛去一些具有争议的判罚,我们以后确实亟待加强对赛事规则的解读。平昌冬奥会上,男子短道速滑队获得了1金1银,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男子短道速滑在年龄分布和人才的补给上也较为合理。纵观本届女子短道速滑,相对于其他冰上强国的人才辈出,我国女子短道队伍中虽然有李靳宇和曲春雨的补位,但整体看来拥有世界高水平能力的队员数目却在减少,这是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的整体成绩表现出下滑的走向,本届平昌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并没再续之前的辉煌,只收入了一枚银牌,如何有效地补充新鲜血液是女子短道速滑队的当务之急。

在本届平昌冬奥会上,花样滑冰的5小项共计15枚金牌被9个国家(体育代表团)分得。其中加拿大2金,俄罗斯、奥地利、日本、德国等国家各获得1枚金牌。中国的双人滑项目获得一枚银牌。在这个项目上我国的团体项目一直是优势,而随着在平昌冬奥会上冰舞项目成绩被日本体育代表团超越后,我国花样滑冰团体项目如何在下一届冬奥会上实现成绩回归和突破也确实压力重重。

在2009年时,我国女子冰壶队就曾经战胜过瑞典队而获得世界冠军奖杯。而在本届平昌冬奥会上,在争夺四强的最后一轮比赛中,我国女子冰壶以4∶8的比分输给瑞典队,无缘四强晋级。现任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的王冰玉认为,差距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别的国家已经开始了职业化的专业训练,而我们的重视程度不够[7]。同时,短时间内的连续作战,也使运动员的体能加速消耗。但她表示,希望将经验传授给年轻队员,让她们加快成长速度。

相对于其他4项冰上运动,我国的冰球竞技水平较弱,就算同亚洲最高水平都还有很长的距离。在本届平昌冬奥会上,我国冰球队由于能力水平与对手相距悬殊,未能拿到冰球项目的入场券。冬奥会的冰球比赛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冰球赛事,这对于我们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在冰球项目的水平提升上,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既包括运动员的培训,也要加强教练员的培训。距离下一届冬奥会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我国在冰球项目上的实力提升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3.1.2 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无法构成有效的梯队建设

在平昌冬奥会上,速度滑冰运动项目共产生14枚金牌,是金牌大项。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共派出13名运动员参战,最后在速度滑冰项目上小将高亭宇夺得了一枚铜牌,也是我国在这个项目上唯一的一枚奖牌。可见关注运动员后备力量的补给、促进年轻运动员的成长,也是我国速度滑冰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冰雪运动项目虽有爆发的时候,但总体底子薄弱。特别是随着2015年以来我国冬季体育项目的扩大,使得人才分摊到更多项目,实际上削弱了一些项目的运动员力量。比如速度滑冰,以前可能是五六百人的规模,现在有的运动员转到别的项目,运动员调转项目的过程会对成绩有一些影响。中国冰上项目目前普遍处在新老队员更替时期,而且伴有青黄不接问题,女子短道速滑队、花样滑冰队都较为严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女子冰壶队人才补给问题更是相对严峻,自王冰玉、周妍、柳荫、岳清爽打响中国女子冰壶品牌之后,具有较高实力的新队员并无补充。回首中国冰上项目的辉煌时期,无论是女子短道的大杨扬、王濛,还是花样滑冰的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都能看到实力运动员是具有接力性递补的,而将这种人才接力做好,将冰上运动队的内部结构搭建好则是中国冰上项目创造辉煌的必要条件。

3.2 设计冰上项目发展的新路径

3.2.1 开辟渠道,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的经验和理论

加强冰上运动优秀理论和经验的引进,向冰雪强国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是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冰上项目的必经之路。学习欧洲、美洲和亚洲在冰雪运动方面发展得好的国家,如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先进的训练方法手段以及成熟的经验方法。每年可以定期组织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冰上项目的管理人员去这样的国家进行访问,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短道速滑为例,赢得比赛的关键在于,在不犯规的基础上抓住弯道滑行的最好时机去超越对手。而在比赛中弯道超越的方法各国运动员都有其自己的特点。韩国选手通常在滑到最后2圈至1圈之间的弯道处进行加速冲刺去超越对手;加拿大的速滑运动员习惯在进入弯道之前压住对手,迫使对手降速,进而完成超越;我国选手赢得比赛的策略主要以预防对手进行弯道超越,多是滑小圈来减少自己的滑行距离来实现时间上的缩短,防止对手进行弯道超越。通过训练理论与运动员技术习惯之间的比对发现利弊,寻求更适合我国冰上项目运动员应用的方式方法[10]。除了钻研和学习国外冰雪强国的运动理论和技术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冬博会这样的洽谈形式,吸引国外冰雪运动厂商和其他第三方冰雪培训组织。

通过学习和交流,开拓国内冰雪运动学术和科技市场,来了解、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冰雪运动项目方面的科技和设备。结合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与我国运动员相搭配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而起到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手段,从而提高我国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3.2.2 建立冰上项目的职业化运动队伍

打造职业化的运动队伍,是将国际先进的训练经验和理论转化为有效训练方法、手段的基石。要学习我国足球、篮球、网球、国家冰球俱乐部的职业化队伍建设的经验,成立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国家级职业俱乐部,吸收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参加。如,将世界著名的花样滑冰教练员姚滨聘请到职业队执教,以“老带新”、“传帮带”等好的教学方式既能带新的教练员,又能发挥老教练多年积累的训练经验,对发现、培养和塑造优秀的年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吸收国内外优秀教练员、科研人员参加职业化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老运动员的二次开发与培养,要注重发扬老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光荣传统,打造“新老结合”、“中外结合”、“跨项结合”的高水平职业化运动员队伍。在培养和塑造年轻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加强高龄和有伤病史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监测周期和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避免伤病复发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更要避免产生新的运动性损伤。

3.2.3 打造全社会冰雪文化氛围,多渠道培养后备人才

在一些发达国家,冰雪本来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他们冰雪文化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即生活。例如冰雪运动的老牌强国挪威,青少年约占其国民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冰雪项目在挪威是青少年广泛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参与冰雪运动基本是自发形式的。因为,很多青少年在成长阶段无论是受家庭的冰雪运动氛围影响还是在学校进行的冰雪课程训练,都使得他们受到了良好的冰雪运动方面的训练。以冰壶运动项目和冰球运动项目为例,这两项冬季运动项目的趣味性更强,而且通过队伍的组建又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所以对于这两个项目的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增加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可以广泛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而由兴趣产生的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之情又是体育竞技运动员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通过开辟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我国冰上项目人才的培训和队伍的建设注入国际智慧。我国的冰雪运动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人才短缺以及优秀人才递补是凸显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国际上冰雪强国有着很多创新方法可以借鉴。打造全社会冰雪运动文化氛围[8-13],吸引更多青少年对冰雪运动发展的关注与兴趣,这样才能建立学校、体校、俱乐部等后备人才培养的多种渠道。中国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14-21],如何优化运动队伍的布局,打造一支“后继有人”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冰上运动项目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方法。

4 结语

我国素来是冰雪运动大国,但同欧洲和北美如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冰雪运动强国在运动水平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东道主,如何在家门口办好比赛和打好比赛是我们需要着重考量的事情。通过对平昌冬奥会上奖牌数量和比例的摘取、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是仍然是延续着“重冰轻雪”的态势。所以,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在今后的发展中,扔要秉持“补短板、增长板”的发展理念,发挥我国优势的冰上项目。如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项目优秀的训练方法和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是提升我国冰上运动项目水平的两个必要条件,而冰上运动项目又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优势领域。所以,通过学习国际冰上运动优秀的理念和训练方法以及加强对冰上项目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我国冰上项目运动水平的根本方式,也是提高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在冬奥会赛场上整体运动实力的最优路径。

猜你喜欢
花样滑冰滑冰平昌
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研究——基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
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成绩突破的探索——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杯为例
从索契、平昌冬奥会展望北京冬奥会中国冰上项目表现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小老鼠滑冰
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
“滑冰”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