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018-04-12 08:20胡道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游离抵抗脂肪酸

郁 淼, 张 莉, 秦 兵, 胡道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检验科, 上海, 20215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胰岛素抵抗(IR)是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的一种异常状态[1]。IR发生的具体原因尚不明显,近年来研究[2]发现其与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其中游离脂肪酸(FFA)在IR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T2DM患者血清FFA水平与IR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诊治的106例T2DM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38~73岁,平均(51.2±12.3)岁,空腹血糖(FPG)平均为(8.2±1.4) mmol/L。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岁; ② 符合T2DM诊断标准[3]; ③ 同意纳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② 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③ 服用降脂药物者。随机选择同期与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未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10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龄30~71岁,平均(48.7±13.2)岁。

1.2 检测方法

2组受检者入组当日晚19: 00开始禁食,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采用Elisa法测血清FFA水平,并测定甘油三酯(TG)、FP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FPG、FFA、HbA1c、TG、TC及HOMA-IR水平; 将106例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分为控制良好组(n=56)和控制不良组(n=50)。控制良好标准: FPG<7 mmol/L, 餐后2 h血糖(2 h PG)<10 mmol/L, HbA1c<8%。比较2组T2DM患者FFA 及HOMA-I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BMI等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BMI、FPG、FFA、HbA1c、TC、TG、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T2DM患者FFA及HOMA-IR水平的比较

血糖控制不良组T2DM患者FFA及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T2DM患者FFA及HOMA-IR水平的比较

与控制不良组比较, *P<0.05。

2.3 T2DM患者血清FFA与HOMA-IR水平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显示, T2DM患者血清FFA与HOMA-IR水平呈正相关性(r=0.621,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在中国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其总患病率约为9.7%, 成年人总患病人数高达9 240万[4]。T2DM主要表现为血糖增高,以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为特征,并呈进行性发展[5]。IR是指机体出现的一种异常生理状态,以一定量的胰岛素反应性减低为特征; 此阶段胰岛素水平可正常甚至升高,但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及受体后效应则明显减弱,如机体不能代偿时可出现血糖升高。因此, IR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并且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T2DM、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的共同特征[6-7]。

近年来,研究[8]发现肥胖是导致IR的重要原因,而肥胖者其脂肪氧化水平相对较高,进而升高了非酯化的FFA水平。FFA在体内由甘油三脂水解产生,通过与清蛋白结合后由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供心、肝、骨骼肌等进行摄取和利用。已有资料[9]证实T2DM患者血清FFA水平普遍明显升高,而且认为在IR早期FFA升高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本研究对T2DM与健康对照组血清FFA及HOMA-IR等指标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T2DM患者BMI、FPG、FFA、HbA1c、TC、TG、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血糖控制不良组T2DM患者FFA及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T2DM患者血清FFA与HOMA-IR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说明了T2DM患者FFA、HOMA-IR等指标明显增高,且血糖控制不良者其IR更加严重,同时血清FFA升高更加明显, T2DM患者FFA水平与IR关系密切。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胰岛素可以发挥较强的抗脂解作用,降低激素敏感性脂酶(HSL)的活性进而使脂解减少; 当胰岛素活性不足时,则增加了HSL的活性引起FFA水平升高; 另一方面,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进行代谢而使TG的合成增加,对FFA的再脂化有促进作用,而IR状态下产生的葡萄糖利用发生障碍,降低了抗脂解作用而使FFA水平升高[10-11]。

综上所述,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关系密切,且可以反映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1] 李华顺, 查晓娟, 文育锋. 芜湖市中老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 32(2): 154-157.

[2] 陆秋涯, 迟贞旎, 陆怡德. 空腹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2, 27(9): 725-727.

[3] 钱荣立. 糖尿病临床指南[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 7-12.

[4]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12): 1090-1101.

[5] 王环君, 皮银珍, 杨腾舜, 等.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时间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 2016, 27(24): 3991-3993.

[6] 张艳红, 冯明.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 167-169.

[7] 王桂荷.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胰岛素抵抗和左室肥厚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 2013, 24(20): 2983-2985.

[8] 陈效琴, 俞安清, 张博林, 等. 肥胖及腹型肥胖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19): 2917-2918, 2921.

[9] 白月霞, 韩春光, 胡明, 等. 游离脂肪酸受体的组织分布及GPR40配基对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11): 1295-1299.

[10]陈效琴, 任静. 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的关系[J]. 检验医学, 2016, 31(7): 553-558.

[11]陈永清. 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3): 187-188.

猜你喜欢
游离抵抗脂肪酸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