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导向作用

2018-04-12 04:29宋威于亚楠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解决方法校园文化

宋威 于亚楠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对学风建设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而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探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对构建和谐校园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风建设;解决方法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学风与校风。而学风是一所学校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其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学风建设对学生成长起着重大作用,也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但随着时代发展,对于90后的学生们来说,学风的培育单纯依靠思想教育的方式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将学风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依靠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还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通过其精确的导向性,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一、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精神引领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成熟,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缺乏人生方向。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面形象,正确引导其思维与行为。健康的校园文化,总是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无形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受到影响,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实现对学风建设的精神引领。

(二)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氛围烘托

校园文化中科学、文明、有益、有趣的精神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能够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学生耳濡目染,能在不经意间提高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增强对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感受力与领悟力。通过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校园建筑、雕像、园林等实物,以及软文化建设,如校风、校训等,培养广大师生的人文精神。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学风的建设。

(三)文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有效源泉

校园文化是隐性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情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各种制度、各种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隐性课程。例如,“英国的国家课程规定了环境教育的三个视点:‘校园情境中关于环境的知识,‘为了环境的价值观、态度、积极行为,‘在环境中通过环境的素材”,这些视点是建构环境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就是拓展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过程。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的主要举措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师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学风建设中,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做好坚持“四性一化”的工作内容。

(一)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

充分利用党课、团课与“两课”阵地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同时利用优秀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成才目标,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拼搏奋进、立志成才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

(二)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学术性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注重学术性,通过校内专家讲坛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报告和讲座、专题讨论会、专业知识与学科竞赛和学习研讨会等,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不断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有利于学生培养刻苦的学习态度。

(三)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

充分利用社团活动、知识竞赛、外语角、学生科技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科技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強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自主功能,在加强团委领导作用的前提下,放手让它们大胆地开展诸如科技、文学、书画、演讲、歌唱、舞蹈、器乐、曲艺、集邮、棋牌、摄影、公关礼仪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学习方法。

(四)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性

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主旋律。在新形势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进取。比如,在低年级开展与名师对话活动,对学生的人生导航与学习指引可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的更新、就业压力的增大,有意识地通过心理咨询和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坚持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化

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它可以保证校园内学习、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并协调校内人与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行为关系。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必将为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带来活力,它对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益于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改善自身的软硬件环境,加强监督与管理,营造浓郁而温馨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逐步造就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

总之,以促进学风建设为出发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坚持制度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促进学风建设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高校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多作贡献。

项目来源: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作者简介:宋威(1980-),男,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解决方法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