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微环境构建研究

2018-04-12 04:29赵芸鸽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综合能力体系

摘要: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微环境构建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工作室衔接学校和企业,是学生准工作场所,工作室微环境构建至关重要。文章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微环境构建进行初步探索,对工作室微环境进行基本介绍、国内外发展状况,并提出工作室微环境构建存在的问题。构建好工作室微环境能够提升工作室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微环境;体系;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等院校都在自我更新中,新型设备引进,慕课建设以及工作室运作,有的更是三者相结合,以便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甚至引领社会的发展。其中高校專业工作室的建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最好的方式之一,为更好的迎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工作的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好的工作室微环境更能提供学生较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工作室可以提供学生项目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走出校园,了解企业文化,体验公司环境,是学生培养自身能力的一个准环境。同时在新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包括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如何利用工作室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工作室微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室微环境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通过对工作室微环境建设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工作室微环境构建基本介绍

工作室微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建设包括工作室电脑、网络、桌椅、打印机、材料等物质材料,还包括工作室空间布局和墙面设计等,意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作是软环境建设包括工作室文化建设、工作室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设计、素材与资料储备、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室教师能力提高方式等,工作室软环境建设的好坏是工作室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工作室软环境建设,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于2016上学年建立了各类工作室,并已经完成初步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师资、人才储备、校外资源以及设配配备,并完成工作室的空间布局以及基本的墙面设计,工作室已可以正常运转。工作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部分工作室经营良好,学生在工作室环境中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今后工作室建设应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建设,打造工作室品牌,让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通过工作室的特殊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工作室微环境建设的研究会促进工作室微环境的建设,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更为优秀的人才。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

国外高校工作室建设与运行有较为完整的流程和体系,同时带有很强的创新特色,他们的工作室设计能够带给人们较好的舒适度或视觉冲击力,同时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使用要求,能够设计出人们需要的喜欢的设计。

国内高校工作室设计与建设一直向国外学习,如今我们学校工作室教学已转向注重创新思维的发开与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能力,但学校工作室如何运作还没有形成体系,工作室建设尚处建设阶段,还不够成熟。

我国高校优秀的环境设计工作室建设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硬件齐全,工作室老师能够承接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相关项目实践,工作室运营体系健全。学生通过工作室老师的指导完成实践项目,优秀的学生不但能够承担一般项目设计,还能够指导低年级学生、组织工作室的运营等,分担工作室老师任务。

三、存在问题

高校工作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学校与企业的衔接作用,但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学校工作室缺少工作室文化氛围,一般好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工作室并不算一个真正的企业,所以谈不上企业文化,但是工作室作为学校和企业的一个衔接,作为学生准工作的一个场所,工作室文化建设是有必要的。

2、学校工作室缺乏业务流程、岗位、技术标准的设计与管理。现今工作室模式一般是老师承接实际项目带领几名学生做,项目过程中主要注重设计的探讨与电脑制图的技术提高,而缺乏对业务流程和文本档案管理以及设计标准确定,这种运营方式比较随意,学生的自我约束也不够,所以没办法适应正常的企业化运营,而对于那些想创业的学生来讲,在工作室只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首要。

结论: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微环境构建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加强工作室建设的项目。工作室微环境构建应立足我国现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引入先进的工作室管理、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优秀艺术类院校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构建出较好的工作室微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课外设计工作室的构建[J].吴海红.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9)

[2]地方高校广告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刘成瑜.美与时代(上).2016(12)

[3]中低端艺术瓷网络私人订制设计工作室可行性研究[J]. 吴丹妤,陈芸,汪文静.中外企业家.2017(17)

[4]浅析高职院校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汇艺达美工作室为例[J].钟穗杰.艺术科技.2016(04)

作者简介:赵芸鸽(1986.12—),女,汉族,籍贯:辽宁鞍山人,大连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专业:景观设计,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综合能力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