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不良习惯及矫正对策

2018-04-12 04:29安然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幼儿对策

安然

摘要: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毛病,尤其是农村的一些孩子更显得突出,父母一旦发现这些屡教不改的问题就会感觉到不能容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责骂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会影响亲子关系。幼儿的不良行为产生多是由于日常父母的娇惯、家人的影响、老师教育不力等。

关键词:幼儿;不良习惯;对策

一、常见的幼儿的不良习惯

小强在幼儿园里非常特别,相对于同学来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突然打其他小朋友,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欺负同龄伙伴,不爱学习,甚至还常喜欢搞破坏、拆卸东西,做恶作剧,等等。他的妈妈为了改正他的这些不良行为,采取了很多的教育手段,但是都没有达到效果。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的。“问题幼儿”多有这样的“成长”历程:因多种原因,如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但由于学校、家庭及诸多原因,忽略习惯培养,导致不良现象没能及时疏导和纠正,孩子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追求独立、寻求自我,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这些不良现象逐步形成习惯。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挖鼻孔、随手抹鼻涕、吮手指、不爱刷牙漱口、让家长追着喂饭、贪吃、爱吃零食、挑食偏食、经常剩饭、撒饭、边吃边玩、坐姿不正、不肯独睡、不爱收拾房间、过分讲究穿着打扮。言行方面的不良习惯:上课做小动作、一心二用、做事没长性、磨蹭、任性、不愿意做家务劳动、懒得走路、说谎、推诿、不受动脑、集体告状。幼儿心理方面的不良习惯:依赖性强、没有主见、不爱惜物品、怕生、对人冷淡、不关心长辈、不会分享。幼儿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习惯:不宽容、没礼貌、不遵守公共秩序、爱插嘴抢话、捉弄人、爱吵架、侵犯他人。

二、幼儿不良习惯的有效对策

教育孩子,最主要的便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其各种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而引起的内心叛逆,或者其并没有认识到他的不当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或者身边大人身上学到的不良习惯,每一种原因引发的其攻击行为,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要客观全面地观察幼儿,找出其不良行為产生的原因。

首先,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对待孩子要保持公平态度。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候可能只是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如果老师保持一颗公平公正又充满温柔、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那么孩子犯错的几率就会降低。相信孩子,给予儿童积极的期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示如果教师给予孩子积极的期望,那么由于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尊重与信任,便主动向其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对儿童提出的期望应是具体的,并且应该表达出来。比如,老师们常说:“我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好孩子。”那么,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这就应该具体化,加入一些形容词,比如“遵守纪律”“上课不说话”等,来对“好孩子”进行界定。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教师是引导孩子发展方向的关键人物,教师的一个好的行为将会引领孩子朝着阳光方向发展,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教师、学习教师。如果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污秽之词或者暴力动作,孩子们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强幼儿间的攻击行为。

第三,要给予正确而明确的提示、指导。有时候,孩子犯错误,行为举止不妥,可能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是不雅的,是会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他们只是在效仿别人,身边的哥哥姐姐、老师、家长、同学等等。因此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提示和指导同学等等。因此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提示和指导,能够避免他们的错误行为,甚至走入歧途。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幼儿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改善学生不良习惯的行为研究
听妈妈讲故事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