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究

2018-04-12 04:29石远新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思想品德探究

石远新

摘要:学校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是进行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程突出的德育功能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文章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民族精神;探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与民族精神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民族精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把民族精神教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使中华民族精神在学生中得到继承和发扬,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思想品德教师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推动青年学生实现理想、追求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是促进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在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为内容,对中小学生集体和个人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中国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言而喻,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进步的、推动民族发展的思想、观念、情感等等,而且与时代相融洽,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也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深入发掘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从而促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实现。

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確立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乐群好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立,诚实守信,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和耐受挫折的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把握教材,挖掘民族精神教育内涵。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子。人教社的《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故事、漫画、情景、相关链接等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去深入挖掘教材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让课堂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例如,八年级上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课,通过“金无足赤,人各有别”、“宽容他人,悦纳自己”阐释了宽容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宽容这种美德的重要性,宽容的原则何策略。通过教材中“六尺巷”的故事延伸到当前我国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但爱好和平、以和为贵的思想主张从未改变,这种博大的胸怀、宽容的道德品质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我们要以教材为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民族精神因素,将民族精神融入到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去。

充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学校、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理解,对学生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给予积极关注,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将民族精神渗透于学生内心深处。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多思、多问、多看、多讲、多做,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分析现实问题,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学习“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一课时,我请同学以情景剧的方式和辩论的形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情景扮演和辩论,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度,同时又明晰了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拓锻炼了能力。

利用时政资源,融入民族精神教育。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养成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通过学生关心时政、思考时政、评述时政和教师适时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例如,今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取得的成绩和发展中存在问题,让学生谈感受、提建议,进而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种浸润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通过榜样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弘扬民族精神。优越的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等导致部分初中生的受挫能力差、性格较为偏激,这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更不利于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思想品德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珍惜学习机会》一课时,可引入汉朝孙敬“头悬梁”、战国时期苏秦“锥刺股”的故事,通过故事突出勤奋求学、坚毅的优秀学习品质,进而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珍惜学习的机会。此举会比教师单纯的说教、填鸭式的灌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利用榜样的力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有很多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搜集榜样的故事,利用课上或课前的碎片时间进行分享,让每位学生接受一次优秀品质的大洗礼,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学生能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兴旺发展。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将民族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学生中得到继承和发扬,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的历史使命。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地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文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是我个人的一些探索,希望能为广大思品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思想品德探究
选择
设问引导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浅析古诗文中蕴涵的儒家文化精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