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2018-04-12 04:29高志召陈君利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运用研究

高志召 陈君利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才能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本文将以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和实施做如下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运用;研究

一、前言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更多注重课程内容的讲解和传授,学生能够自由合作和互动的时间非常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创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学生需要更多自主学习和探讨的时间。因此,如何优化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使之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学习期望,是我们不断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目前,許多学校开始重视和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推进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本文将结合五年级数学课程内容,对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

五年级数学课程的知识点比较深,而且教学内容十分紧凑,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以求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接下来,本文选取课程案例为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该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并将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下面本文以此为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一)基于课程内容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而且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老师需要谨慎考虑教学的内容,看其是否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教学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结合课程内容。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变得形式化,从而缺乏教学的优势。

以《折线统计图》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调查及合作能力。一份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必须经历前期数据的收集、统计、整理,然后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图表绘制,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可见,折线统计图的编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经历多个编制环节。因此,该课程比较适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折线图编制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为若干小组,同时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又负责着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们通过通力合作,可以很快地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编制,并在编制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此,我们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先分析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对《折线统计图》进行教学之前,我们考虑到折线统计图的编制经历了前期数据的整理以及后期图表的绘制,每个环节既独立又有关联。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合理分配教学任务。

(二)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合理设置小组成员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们除了考虑课程内容是否适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外,还需要保证小组成员能够形成有效的互补。在一个合作小组中,我们需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安排小组成员。比如,一个小组中可以安排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但是不能完全安排到一起。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这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学习效率[2]。以往我们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分配多数采用前后座组合学习的方式,但是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没有做到充分的了解,不能完全发挥合作互助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执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需要事先做好调查,合理安排每个小组成员。

以《折线统计图》课程教学为例,在安排小组成员时,一个小组中至少有一位具有领导性的学生。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折线统计图的编制环节比较多、而且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在安排成员时,至少有一名具有领导能力的学员来组织小组成员的学习,这样可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比如,在统计图编制过程中,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发挥领导的力量,指挥其他成员完成数据的整理任务,从而编制出完整的统计图。另外,老师还可以积极鼓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出小组的互帮互助精神。

(三)实时跟踪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容易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而且小学生的定力不足,容易依赖别人。如果老师不能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及时对其指正。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小组合作的前期、中期以及合作后期进行全程的监督,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应该做到及时的记录和指正。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我们可以在课后选择空余时间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老师需要对学生数据的收集、统计的方式进行监督。在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漏掉一些数据,统计数据时也容易统计错误。因此,老师在观察小组成员时,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记录,并在合作学习过后给予一定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遇到问题不会积极面对,而是逃避或者求助其他成员。所以,老师对于一些学生的不积极现象应该当场指出,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工作,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可以避免一些滥竽充数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用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特别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该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优化课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尽可能发挥合作互助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守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6(12):00070-00070.

[2]石国民.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12(22):219-219.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运用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