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探索

2018-04-12 04:29何明龙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分层教学数学教学

何明龙

摘要:新课标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是这一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一个有效载体,它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思想。从学生主体分层入手,设计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预案,并在课中实施分层引领,形成和谐的求知氛围,真正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材”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探索研究

由于受遗传、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同班级的(或同年级)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各组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允许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用各自适宜的速度与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才干与“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实在课内,努力促进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二、分层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要端正教学思想

采用分层教学,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实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二)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要缩小差别,首先必须承认差别,鼓励良性竞争,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深切的爱,热忱的期望,有时也会奇迹般地产生罗森塔尔效应的。

(三)要善于调控

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不应采用固定模式,分层并不是分而不变的,随着教学进程,要不断调整层次结构。

(四)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

教学实践中,是否需要分层或怎样分层,必须从班级的实际出发。

三、开展分层教学的策略

去年以来,我们学校围绕着: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思想开展探索实验。在对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中,主要进行了学生层次分层,教师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学生分层练习,教师分层指导、分层评价等几方面的探索尝试。

(一)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层(优),学生学习能力强、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一般占30%;b层(中),智力因素好,在学习上缺乏刻苦精神,学习成绩有偏差,学习成绩不稳定,但具有可发掘潜力;一般占60%;c层(差),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些,能力较弱,学习上感到很吃力,成绩不理想。一般占10%。以上的分层并非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可以随时调整。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让a类学生自主探索规律,b类学生做适当的提示,c类学生则直接告诉他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做既能激发a类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保持c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尽量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针对教材,分层练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因此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练习,主要是对知识的直接运用,要求人人都会做,有利于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中等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指具有思考性和开放性的探索题,让优等生进行思考,其他学生可以选做,尽力而为。分层练习时,我会明确告诉学生,哪些题目必须人人都会,哪些属于优生应该理解的题目,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自己应该达到的目标。

(四)分层作业,共同提高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数学作业是一项常规工作。作业难度稍大,学困生完成起来有困难,导致经常拖沓作业,容易失去对学习的信心;而题目难度过小,对优等生来讲,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收获却很小,作业的价值不大。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同时也避免了抄袭现象。由于适度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减少了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大大调动了他们写作业的积极性,现在每天的课堂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学生们各取所需,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满足感,充分发挥了作业的实际作用。

(五)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层次。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而及时调整层次是分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而将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也可以调换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换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总之,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习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继续进行对分层教学的探索,加大研究力度,细化研究内容,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新局面,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海英.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 学苑教育,2010,(10).

[2]蔡美玉.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29).

[3]夏永军.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分层教学数学教学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