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及实证研究设计方案

2018-04-12 04:29杨丽欣李阳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杨丽欣 李阳

摘要:在红绿灯前,似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忘记了交通法规,他们选择成群结队的闯红灯,而不是遵守交通规则,于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诞生了。本研究选用从众与责任分散视角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实证研究设计方案,以期对未来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社会心理学;从众;责任分散;研究设计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密度之大不言而喻,而如今又处于21世纪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中国街道上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红绿灯前,斑马线上,总是会聚集着许多等待或者正在过马路的人们,他们有的行色匆匆,有的步履从容;有的是上下班的成人,有的是上下学的孩子;有的人忙于奔波,有的人享受生活;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可无论他们是谁,要去哪里,常常会惊人出现相同的行为——“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的讨论。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其内在原因,即人的心理,可以应用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本研究选用从众与责任分散视角对该现象进行分析。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在认知、判断等方面表现出与公众或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方式。个体的行为往往遵循最低成本而最大收益——即方便原则,“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社会群体对个体心理具有促进或抑制的功能,个体意识若与群体意识相一致,其会被强化,反之则会被抑制,当身处与群体之中时,个体总是不由自主的放弃自我,而服从于被群体意识,导致其“去个性化”。

责任分散是指在面对紧急情境时,由于有他人在场,使个体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降低。群体之所以比个体更具有冒险精神,主要是因为群体决策的结果会由集体共同承担,由于责任分散到每个个体身上,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比例减小,降低了个体对失败的恐惧。

“一起过马路”的个体大多互不认识,但却在同一时间作出相同的反应,难道是他们都不懂得交通规则,都不会识别红路灯吗?显然这个解释说不通,既然懂得应该如何正确的过马路,那又为何出奇一致的采用“中国式过马路”的方式?很有可能是因为,在红绿灯前的个体觉得“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也应该这样做。那么,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或受到谴责吗?显然他们并非一无所知,很有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了,并不是只有“我”这样做就无所谓了?或是所谓法不责众,“我”这样做了也不会怎样?还是出了事情还有“别人”,和“我”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之所以如此广泛的存在,与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和社会责任分散分不开。但上述仅仅为理论上的探讨分析,并非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对此本研究制定了如下研究设计,以供未来研究加以验证。

实验场地:选择在某市某商业街附近的某路口——通过实验前为期一周的观察该城市的该商业街是商场、娱乐场所密集的地区,路口处设有红绿灯、斑马线。通过实验前的观察,最终选择其作为试验场地,原因如下:1.商业街的人流量较大,可以确保样本容量足够大;2活动于商业街附近的人大多数处于放松休闲的状态,可以减少因工作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式过马路”出现的概率;3.路口设有的红绿灯、斑马线给被试以交通规则的暗示;4.商业街附近的车流量较少,行车速度较慢,被试的安全性较高。

被试:选择为实验场地处某特定时间段的行人群体——该群体不知道正在进行实验——和8名实验者同盟——他们经过实验者的训练,在实验中扮演行人,他们清楚实验的过程,但不知晓实验的目的。这样选择被试的原因:1.通过实验前为期一周的观察,选择一天之中人流量较大、较稳定的时间段的行人群体作为被试,确保被试的数量充足、稳定,以减少实验误差;2.不让被试知晓正在进行实验,使其保持日常自然状态,以避免霍桑效应;3.实验者同盟协助实验进行,但不知晓实验目的,以避免实验者效应。

实验工具:

征求有关部门的同意后,在实验场地安装3台摄像装置——该装置质量好、清晰度高、视角范围广。选择该实验工具的原因:1.采用录像装置对整个实验进行记录,以获取真实、完整的实验数据,并可以反复核对实验相关信息;2.选用3台摄像装置,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也避免实验过程中因出现摄像装置损坏而导致的实验误差;3.選用质量、清晰度、视野范围等方面较合适的装置,以确保记录的清晰性和全面性,进一步得到有效地数据。

实验程序:

1.实验前准备:实验前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以确定实验场地、实验时间,进而确定实验被试;在实验场地安装并检查摄像装置,以确保在实验中可以正常使用;对实验者同盟进行训练,确保其在实验中准确操作,以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2.实施实验:实验前准备完毕后,按实验者同盟的参与情况,将实验分为16组,进行为期16天的实验。第一天实施第1组实验,第二天实施第2组实验,……,第十六天实施第16组实验。实验中,实验者同盟扮演行人角色,与被试(即行人群体)一起在斑马线处等待红绿灯(红灯亮起,行人方可过马路,绿灯亮起,行人不可过马路)。其中,在第2组实验中,有1名实验者同盟在被试等待红灯时,率先闯红灯走过斑马线;在第4组实验中,有2名实验者同盟在被试等待红灯时,率先闯红灯走过斑马线;在第6组实验中,有3名实验者同盟在被试等待红灯时,率先闯红灯、走过斑马线;……;在第16组实验中,有8名实验者同盟在被试等待红灯时,率先闯红灯走过斑马线。在第1组、第3组、第5组、……、第15组实验中,实验者同盟不会率先闯红灯、走过斑马线,而是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即大多数人怎样做实验者同盟就怎样做。每天的实验重复进行3次,即实验最后一共得到48组记录。

3.实验后数据分析:观看录像,记录统计每次实验的如下信息:是否有人闯红灯;闯红灯的人数;若实验者同盟率先闯红灯,那么当有几名实验者同盟闯红灯时,有被试开始闯红灯,多少被试闯红灯。核对无误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对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此研究设计只是笔者在总结以往研究基础之上的设想,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仅希望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沙连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怡文.责任分散效应——审视行政权力运行的新视角[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D.A.卡普,W.C.约尔斯.学生为何反映冷漠[J].韩扬译.当代青年研究,1992,(3).

[4]温汉华.受众的从众心理与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J].新闻采编,2007(1).

[5]朱玲.人多不等于力量大 责任分散效应的启示[N].浙江日报.2010,(11).

作者简介:

杨丽欣(1990.05.14-),女,汉族,籍贯:河北秦皇岛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社会认知.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浅析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乌合之众中的社会心理学
新闻传播与误伤
影随色动
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
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过度化的社会心理学后果辨析
会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视角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