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比较

2018-04-12 04:29周汇慧徐杨溢
东方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资本主义分配

周汇慧 徐杨溢

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比较

第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阶级关系上有区别。社会主义运动是多数人或为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最根本的实际目的,就是无产阶级和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使人类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而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一切阶级社会一样,都是为少数资产者谋利益的,以资产阶级为价值主体,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作为价值标准。简言之,资本主义为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基本矛盾上有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相适应的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等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激烈的阶级斗争。

第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实质上有区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这样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大量的货币财富转化为资本,二要有大批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产生。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强化了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成为资本支配雇佣劳动的手段,劳动者自己创造的生产力异化为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力量。

第四,资本主義与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中国家所起的作用上有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都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但调控的的范围与力度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并辅之以必要的规则,以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利益是根本上一致的,可以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系并通过市场实现自我完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虽然也以计划、产业政策、立法等方法引导市场发展,但政府的干预程度普遍较低。企业与政府、个人的利益往往相违背,所以即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也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联系比较

第一,在基本制度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一方面,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思想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是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基本制度方面,其本质特征是私有制,按资分配,资产阶级专政,剥削阶级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又具有继承性、相容性。都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都要发展商品经济,都具有相似的经济运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因此都要遵循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都要用计划和市场手段来发展经济。

第二,在市场经济方面,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虽有诸多区别,但共同点也有许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之处有: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交换主体是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交换主体是私有制为主体。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分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资分配为主。第三、政府对市场宏观调控的范围与力度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干预程度普遍较低。 但它们有着有以下的相同点:第一、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都由政府、企业、个人三者构成。第二、都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第三、都坚持政府间接干预,政府通过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等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干预市场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第三,在财产和收入分配问题上,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首先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它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是其他社会不可能具有的。按要素分配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分配方式,它是指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只拥有自身的劳动力。即资产阶级以私有制为基础,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体现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助合作关系,实行按劳分配。然而,更深层次地透析,对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目标,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可以通过提高财产累进税率、提高所得税累进税率以减少税后收入、从富人中征得的税收来生产穷人所需的产品、扩充和改进国家福利事业等措施实现。 可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更深层次上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第四,在失业问题上,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无法消除,只要有经济变动就会有失业现象。

因此,不可断下结论极端地批判其中之一而极力地捧起另一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未必好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而资本主义制度也同样不是一无是处。虽然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资本主义阵营十分强大并保卫自己统治地位的现今世界。两种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共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条件下,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要求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十月革命不就,列宁就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生产力资本主义分配
来不及生产力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阅读理解Ⅳ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