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升级工程“343”安全实践

2018-04-14 11:26安徽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
大众用电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网配电网供电

● 安徽·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 韩 辉

安全管理是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中之重。

随着农网工程的全面实施,县级供电企业面临工作任务重、施工时间紧、安全压力大等诸多困难。面对以上问题,国网安徽五河县供电公司通过建 “三有平台”、抓“四无管理”、谋“三化培训”,实现了抓监督、提技能、促安全的目标,保证了安全施工可控、能控、在控。

1 农网工程安全管理难点剖析

1.1 转变认识难,难在认知偏差上

一些施工队伍大量使用劳务用工,施工能力不强、工艺不佳、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差。且不能对其进行系统、专业、有序的培训,学习敷衍了事,培训流于形式。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收取管理费,在未对相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进行审核的情况下,就允许其挂靠本企业,必然会导致安全水平的下降。

1.2 管理提升难,难在错误观念上

一些外包队伍在施工过程中,赶进度、赶时间、赶效益,质量管控能减则减,能免就免,拿安全做赌注,拿工艺抢效益。一些外包单位为了节约开支不按规定设质检人员,有的虽然设了技术指导,但形同虚设,成效不佳,施工工艺将就应付,野蛮施工无人制止。

1.3 动态管控难,难在厚己薄彼上

少数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重主体、轻外围”“重自身、轻外包”。只注重对外包方资质的静态审查,而忽视对外包单位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机械、施工方法等动态因素的管理。加上外包队伍人员不固定、变动快,给安全监管带来一定难度。一些外包单位缺少 “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识,在安全投入上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有的东拼西借,施工设备和机械简陋,能对付就对付;有的使用老化损坏的安全工器具,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2 农网工程“343”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2.1 “三有平台”抓监督

(1)组织有方。五河供电公司通过建立“农网工程安全QQ群”,设立施工现场“电子眼”,实时跟踪农网现场安全作业,加强外包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人员全部加入该群,目前 “五河供电公司农网安全QQ群”成员已达203人。

(2)监管有序。五河供电公司利用“三有平台”,对外包施工队伍班前安全交底站队、作业文本填写情况、安全工器具检查试验情况、施工过程现场安全措施的关键节点进行拍照上传,公司安质部、专项办分别安排专人对上传质量、安全文本、现场措施等进行实时点评、通报和考核,发现一般性问题及时指正、改进,发现违章立即制止并通报处罚。

(3)提效有力。公司领导、管理部门、各施工队通过群聊随时进行答疑交流,对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沟通、布置、解答;通过“安全QQ群”“电子眼”的使用,快速实现对上级和公司安全管理、项目管理、工作要求以及临时会议进行群布置、群传达、群通知,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四无管理”促安全

(1)“无差异”覆盖。扭转“重主体、轻外围”“重自身、轻外包”的行为,专门制定了《农网升级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将外包施工安全管理纳入公司整体安全管理体系中,与主业施工统一接受安全督查,并对违章行为“一视同仁”纳入“零容忍”整治。

(2)“无遗漏”管控。在严格执行新版《农村电网10kV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基础上,创新编制《农网升级工程控制手册》,内容主要包括“资质管理、安全督察、施工督察”等内容,并发放施工人员人手一册加强学习;编制《农村配网工程施工作业典型安全措施》,保证工程现场作业的安全和标准化。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同时签订安全及文明施工协议,详细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明确外包单位工作负责人和安全员,交纳不低于工程施工费用5%的安全施工保证金。

(3)“无死角”督查。“安全稽查大队”协同专项办人员,制定“反违章”纠查表,按照施工周报、日报的内容开展安全监察。重点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培训交底、许可交底”“一票两卡”(工作票、安全措施卡、外包工程安全培训交底卡)、“停送电”“三防、反六不”等相关安全制度、措施执行情况,填写《现场巡查反馈表》,对存在严重违章行为的施工单位直接纳入“黑名单”。

(4)“无风险”作业。做到每日作业计划表和周作业计划表在专栏公示,全面落实作业“七清楚”,即:对作业计划内容清楚、作业时间清楚、到岗到位人员清楚、工作负责人清楚、作业单位清楚、管理人员清楚、风险等级清楚。

2.3 “三化培训”提技能

(1)培训方式现场化。针对部分外包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而降低现场安全管控,特别是施工现场杆基夯实不牢、施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施工工艺和质量不高等问题,公司安质部、专项办组织供电所项目负责人、外包施工队项目经理实施现场培训。结合抽查情况,选取违章现场“现身说法”,举办农网安全整顿课,用施工现场的安全违章案例,向参会人员分析违章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通过现场培训,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2)培训场所基地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遍乡村,五河供电公司以“强”施工管理、“炼”工艺水准为目标,模拟现场情况开辟了多处标准化台区的实训基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网“三通一标”要求,积极运用典型设计,以精品配电台区标准并结合基地现场实地情况建成了高、低压通道线路及表计到户,同时在标准化台区旁侧还建立了一处配台安装演练区域供外包施工单位演练使用。农网专项办组织人员对参练外包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作业组织、班组人员资质、安全工器具管理、施工机具配置水平、施工工艺水平、工作效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逐个点评,促进工程工艺质量提升。

(3)培训竞赛角逐化。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电力安装技能竞赛”,注重提升竞赛影响力。由五河县劳动竞赛委员会、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供电公司共同主办,县电视台做专题报道,各单位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报刊等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

注重提升竞赛竞争力,要求所有外包施工队必须组队参加此次比赛。这既是对县域内电力安装队伍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参赛队伍的一次考量,更是对供电企业参赛人员的一次挑战。

注重提升竞赛吸引力,竞赛团体第一名的队员被授予“五河县五一劳动奖章”及“五河县技术能手”称号,且参赛队员技术等级在技师以下的,可破格参加技师综合评审。竞赛规格和奖励档次的提升,鞭策了参赛队伍和队员自我加压、勤学苦练,主动提升技能。

湖南新邵: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造福村民奔小康

临近岁末,湖南省新邵县迎光乡顺水村、水东村2个村一派新气象,新增的电力变压器布局合理,改造完成的供电线路将充足的电能送入千家万户。截至目前,2个村的配电网改造运行情况良好,受益农村群众交口称赞。

农村配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对农村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农村配电网网架总体仍比较薄弱,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增长,现有的农村配电网已不能适应农村用电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农村配电网,切实解决农村配电网存在的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低和电能质量差等问题,成为基层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

迎光乡水东村和顺水村由于村组人口分散,变压器原布点距离较远,存在供电半径长等制约供电问题,2017年农村配电网改造纳入当地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迎光乡党委政府通过采用优化配电网构架和建设的改造思路,提高技术标准,确保配电网升级改造后的供电能力满足长远发展需要。改造工程为顺水村新增变压器8台,覆盖全村19个组,630余户,2700余人;为水东村新增变压器5台,覆盖全村15个组,500余户,2500余人。改造工程项目以高标准、高质量完工,作为“放心工程”让村民们受益。

同时,迎光乡新建35千伏变电站工程也取得可喜进展,经省、市相关部门调整建设方案后,目前变电站配套工程已经启动,未来可切实提高周边百姓的用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为迎光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农网配电网供电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分析低压集抄系统在农网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农网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相序相位错误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