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合作化过程中浙江省手工业艺人境况的变化∗

2018-04-16 03:10
创意城市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手工业学徒手工艺

◎ 陈 麟

提 要:浙江省手工业在全国范围内一直有着重要地位。优美质朴的民间手工艺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积累着历代优秀艺人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部分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艺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但是在合作化过程中,也存在对老艺人缺乏尊重、技艺失传等问题。为此,浙江省手工业管理部门积极调整师徒关系,提高手工艺人的生产积极性,以弥补工业机器生产上的不足。

浙江省的民间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其创作技艺之精,品种之多,应用材料之广,从业人员之众,经济、艺术价值之大,在全国范围来说,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浙江省的手工艺品中,包含了雕塑、棉织、刺绣、印染、彩绘、剪贴、镶嵌、金属制品等各种类型,如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龙泉瓷器等,远在宋代就较为有名。尤其是“浙江三雕” (乐清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其工艺过程的精致,被誉为“天衣无缝”。这些优美质朴的民间工艺品,分布在浙江省的各个地区,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风格,积累着历代优秀艺人的经验,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它是从日常生活中来,所以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的情感和爱好,因而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好评,享有相当高的声誉。

一 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人地位的提高

我国的手工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涉及的行业众多,而且产品种类也十分丰富。从简单细小的发卡、鞋眼,到桌椅板凳、各式农具、建筑器材、衣帽鞋袜,乃至不少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的手工艺品等,数以万计。同时,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既能在固定工场成批生产,也能进行零活加工、翻新补旧,甚至还可以游街串乡、流动服务,能够充分适应分散的、复杂的、变化多端的,季节不同、要求各异的社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合作化事业的推进,浙江省的工艺美术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在政府的扶持和领导下,手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一些行业甚至有了快速发展。如金丝草帽、麻帽、绣衣等主要行业,其从业人数从1950年的20万人,发展到1956年的45万人,增长了1.3倍;年产值由460万元增长到1770万元,增长2.8倍。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来看,除少数行业外,绝大部分行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如青田石雕,1950年从业人数为379人,到1956年底已恢复到1300余人,增长2.4倍,其中培养学徒40余名。在出口创汇方面,1956年,特种手工艺的产值完成全年计划的17%,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翻黄竹器、黄杨木刻、竹编、绸伞等行业的产值甚至超过了历史最高值。[1]这对国际文化交流、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和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如翻黄木雕、竹编、绸伞等行业的从业人数与产值,都超过了历史全盛时期。

与此同时,手工艺人不仅在经济生活上有所改善,而且政治地位也有显著提高。手工业合作化中,手工艺人的收入比解放初期有所增加,如1953年前副业生产人均日工资为0.2元左右,到1956年底提高到0.3元;专业性行业人均月平均工资,由解放初期的17元提高到35元,部分老艺人的工资甚至达到每月60元以上。在政治上,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做了适当安排,有些艺人当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文联会员及合作社的领导干部。如东阳木雕老艺人杜云松被提名当选为省人民代表,黄紫金、黄凤祚等人被选为省政协委员,东阳木雕艺人楼水明还被邀请出国(蒙古国)传授技艺,这些都提高了他们生产创作及传授技艺的积极性。[2]

为了鼓励老师傅传授技艺,培养年轻手工艺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艺术作品,除合理工资报酬外,对有显著成绩的老艺人给予额外奖励。为此,1956年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专门订立了 《保护特种手工艺名艺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来提高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办法》中规定:“凡有特殊技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素有盛名的,工龄在15年以上,或有创造才能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经群众民主评议和报省局批准,可以冠以 ‘名艺人’称号。名艺人的劳动报酬,高于一般艺人(平均工资不低于60元);对未实行固定工资的名艺人,在吸收徒工或传授技艺时,给予合理报酬,保证其不少于原先工资水平;并且提高名艺人的政治社会地位,选拔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有优秀创作的名艺人参加社会活动(如当选人民代表、政协代表等),如选派参加全国手工业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的名单中,所选人员全部从各地区的名艺人中产生。”[3]此外,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还要求各地对年龄大、体力差,但有一定技艺的老艺人妥善安排,在日常生活上也进行适当的照顾,使其能全身心地发挥技艺;若安排有困难的,由当地政府予以社会救济。对名艺人在技艺创作上给予积极支持,以实行计时评级工资制为主,在传授技术时给予技术津贴。在对比不同时期艺人地位变化情况时,艺人吴如乾说:“过去在旧社会,石雕在三百六十行之外,把艺人看 ‘烂咸菜’,如今却不同了,政府对艺人关心,对技术重视,非但增加工资,还得到上级奖励,我们艺人真算是翻身了。”[4]

此外,在技艺提高方面,文化部门还举办民间艺人训练班,开展辅导工作,通过展览会,组织艺人观摩学习,丰富提高了艺人的创作水平。如在选取题材方面,过去取材内容较为单调,人物多为观音、济公、罗汉、关公等类型的题材;通过交流活动之后,尝试选用白蛇传、水浒、西厢记等历史题材。同时在创作过程中,有少数艺人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吸取题材,在造型、透视、比例方面,对原有风格进行突破、创新。正如东阳木雕艺人反映:“互相学习机会增多,一般小学程度可提高到初中,初中可提高到高中”;青田山口石雕社反映:“由于传授和被传授双方,在经济上都得到适当照顾,因此学徒进步较快,在几个月时间中,就可学会过去两三年还学不到的技术。”[5]1956年浙江省特种手工艺行业及从业人员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1956年浙江省特种手工艺行业及从业人员地区分布情况

续表

续表

二 合作化给手工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手工业生产是技术性的,尤其是特种工艺品的生产技艺更为高超,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杭州剪刀,历史悠久,产品精巧,是全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在改变原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提高了手工业品产量,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在人员流动、生产经营等方面,与国家计划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国家对部分行业进行了限制。

(1)对流动手工艺者的控制

对于手工业而言,其向来都有服务城乡的传统。特别是对农兼手工业者而言,在农闲时候前往城镇进行修补、加工服务,不仅有效地满足了城镇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能增加手工业者的收入,补贴家用。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 《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规定:“应招(聘)前往城市做工或工作,需持有招聘单位的证明文件;为不影响农业生产和城市社会治安,未持有入城迁移证者,不得前往城市工作。”[6]

浙江省政府也制定 《浙江省个体手工业登记管理办法》,通过加强开歇业的登记管理工作,有计划地整顿、处理“黑户”,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行业约束。“凡属从业人员过多、过剩的行业,通过说服教育,动员其停止或转业;违法违纪者,依法论处。……工厂、企业、建筑等单位需要吸收从业人员时,必须通过各级手工业管理部门,有组织地进行调配,不得擅自吸收。”[7]在规定中还进一步指出:“对有固定营业地址的专业户,登记发证;对家庭副业、农兼手工业和从事临时性的手工业者,只登记不发证;对那些雇佣临时工较多或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也需登记发证;通过管理监督,使他们遵守政策法令,发挥其积极作用。”[8]

对于小城镇及农村的手工业者而言,政府采用耐心解释和说服教育的方式,逐步将其纳入计划管理中,限制农兼手工业者随意流入城市,扰乱中小城镇生产生活秩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重要变化。部分手工艺人因此被迫放弃曾经所营生的行业,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一些手工行业甚至因此没落。

(2)经营生产方面

对手工业而言,充足的原料供给是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需要积极提高产量,以适应并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要对部分行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地向国营工厂发展,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部分现代工业和手工业并存的行业中,原料供应或产品销售上的困难,致使手工业生产停滞、受阻。为此,国家对现代工业和手工业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对原料困难不大、现代工业设备很少,主要依靠手工业进行生产的行业,如竹、柳、棕、藤、草等编织性行业和砖、瓦、砂、石、石灰、硫黄等生产行业,在地方政府的规划之下,有计划地增加、维持生产。对现代工业还无法代替的行业,如刺绣、雕塑、手工地毯、编织业等特种工艺手工艺和为消费者提供加工修理的服务性行业,在解决原料困难的前提下,按照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发展。

为了节约原料,浙江省手工业系统要求各地手工业者积极利用废物料、代用品,发挥手工业生产机动灵活的特点。同时,通过提高从业者生产技术水平,减少制造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但是因原料短缺造成停工、待产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如青田县石雕社艺人林某某反映:“原料价格高、质量次,解放初期最高档原料价格也不过0.02元/斤,1956年由腊石开采社开采的最好原料却要0.05元/斤(生产一个花瓶,原料成本约占13%)”,“鹤城镇合作社购买的原料中只有70%可用,好一些的原料也只有80%可用,并且在分配上,没有根据各社需要分配,有些社排日子购买,只能碰运气。”[9]

三 合作化过程中师徒关系的处理

在手工业合作化过程中,大部分合作社(组)都停止了学徒的招收,致使青年工人技术水平日渐下降。特别是许多特种手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技艺,而这些技艺都是千百年来依靠师徒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因此,老手工艺者普遍感到后继无人,甚至有人亡艺绝之虑。即使一小部分合作社(组)还保持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师徒关系,但在实际生产中,学徒为了能提早转为一般工人,不顾技术掌握与否;学徒满师后,只初步学会了单项工艺或一个工种的操作,而不能进行整个过程的操作。如有些社在学徒培养方面,只是带他们把全部生产工序简单“看一遍”,然后即分到各工种(小组)中去,因而大多数都是一知半解。正如学徒自己说的“看看会”,只学会了一个工种的技术,而不能制作一把完全的绸伞,对合作社劳动力的安排与调配增加了困难。有的社(组)虽然对学习期限作了规定,但规定并不能保证学徒学到一定的技术。如杭州市绸伞社总共有13道工序,59个青年工人中有31个只会一道工序,有24个人只能做两道工序,而会做九道工序的只有1人。一旦出现个别社员有事,就只能依靠几名脱产干部(有全面技术)来平衡工序之间的生产。[10]另外,在生活津贴方面,绝大多数社(组)并没有按技术熟练程度和学习时间对学徒相应增长,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带徒弟的老师傅,不少合作社没有给予合理的报酬,因而不能发挥老师傅传授技术的积极性。如1956年诸暨城关铁器社的一个学徒,学了3个月只会打榔头,但每月收入是26元,而一般的老师傅也不过四五十元。同期杭州市学徒津贴最低也有12元,一般为18~20元,高的有36元,因此,学徒等着期满后拿更高的工资,不积极学习技术。[10]并且有些地区不根据行业特点,采用计件工资制,严重影响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如乐清黄杨木雕艺人叶某某说:“过去采取按月固定工资,技术好的每月才拿80元;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后,技术差的乙级工、丙级工,反而拿到100多元。大家追求产量,不重质量及技艺钻研”。[9]有的社员甚至说:“工资收入多就是有技术本领。”[11]

同时,有些合作社的学徒缺乏对老师傅的尊重,如杭州市车木社,学徒在生产中出了次品,老师傅热心传授改进技术,学徒不但不接受,反而讽刺说:“次品还不是同样卖钞票”,“千年桥栏杆,反正也当不了古董卖。”有的学徒认为:“过去一直被老师傅 ‘呼来唤去’地干活,现在可要反过来了。”以前下班之后学徒所负责的扫场地、关店门等日常工作,全由老师傅去干。老师傅抱怨说:“现在的学徒是小少爷”,“青年同志说说理论有一套,要讲技术是办不到。”在此情形下,老师傅不敢随便讲话,只顾自己埋头生产,传授技术的积极性亦日渐淡薄,认为:“有进账(教技术无报酬),何苦自找没趣。”[10]

此外,有些合作社在工作中对老艺人态度生硬,生活上不够照顾,造成关系紧张。如1954年东阳竹编社开成立大会时,老艺人杜某某外出购买樟木,没有参加大会(当时部分社员也没有参加),结果县里的干部对他进行直接批评,致使社内的其他社员对干部的粗暴态度表示不满。老艺人黄某某认为:“这样的批评好像开公审大会。”有些地区由于合作社的领导来自部队,不仅在组织领导上采取军事化管理,而且对艺人的言语军人口气很重,使他们难以接受。如嵊县竹编社为了统一社员的思想,要求老少艺人行动保持一致,工作时间稍迟一些就要挨训。有些地方在安排老艺人的工作上,没有发挥其培养教育新人方面的优势,使得部分老艺人安排后,忙于行政事务,没有时间投入创作和传授技艺。如黄岩县翻黄社的老艺人每天忙于开会和料理行政事务,没有充裕时间参加生产,一个月只能抽出十天进行创作。[9]

上述问题给浙江省内的部分合作社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中断原有师徒关系后,产品质量严重降低,影响销售。杭州市建中木器社中断师徒关系后,由还未满师的学徒单独生产,结果产品质量低劣,销售困难,同时还浪费了原材料。某些行业的技艺面临着“失传”。据1956年杭州市锦绣、骨扇、石刻、木刻等几个特种手艺社的统计,社员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由于无法收徒,传授技艺,导致日常生产一度中断,无法正常运转。又如杭县城关镇铁器社自新中国成立后,未培养过一名钳工。铁器社8个炉灶,8个钳工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钳工中如有一人不能参加生产,这个炉灶的协作人员就要停工。这种情况长期继续下去,不仅影响生产,而且有“人亡艺绝,绝技失传”的危险。[10]

因此,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要求各地合作社(组)重新建立和恢复学徒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学徒要求“高待遇”,同师傅讲“绝对平等”“闹对抗”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尊师重教”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要求听从师傅在生产中的指导和分配。同时也要求师傅克服保守思想,改变旧时随意打骂徒弟的恶劣态度,以“教得好、教得快、教得全”为目标,不断地提高徒弟的技术水平。[12]

事实上,一些合作社(组)通过改善师徒关系,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如温州市机械社采取包教包会的方式,让一个老社员带一个新社员,通过技术指导、操作示范等方法,使新社员快速地掌握生产技术。在传授过程中,师徒双方相互配合,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尝试新的操作方法。[13]部分合作社(组)为了提高师傅传授技术、徒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给予师傅一定的额外报酬(此项报酬从学徒协助师傅的劳动收入中取得,或者由合作社支付)的同时,逐步提高学徒的生活津贴。如有的合作社规定:“如果师傅津贴是合作社支付的,学徒津贴也由社方支付;如果师傅在学徒辅助劳动收入中获得报酬,则需从所得报酬中抽出一部分给学徒作为津贴。”[14]为了使学徒能充分掌握技术,一些合作社还制定了满师条件和一般的学习期限。有的社在满师条件中规定:“学徒必须学会整个过程的操作。”如乐清县黄杨木雕美术生产合作社规定:“学徒学艺必须满一年,如有需要可以延长时间;同时师徒之间必须签订包教包学的原则,并在带徒方面开展竞赛活动,从而保证学徒的学习进度和质量。”[11]

四 结语

对于手工艺行业来说,它既包括满足社会需求的部分,又含有艺术创造的部分。因此,在生产操作方法、产品多样性、产品评价、日常业务经营管理以及艺人思想状况等方面,与一般的手工行业相比,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如不加以区别,在生产上会出现盲目追求产量,忽视对作品技术、题材、质量等方面的钻研,致使题材内容贫乏、花色品种陈旧以及产品粗制滥造。如杭州锦绣、张小泉剪刀、杭州绸伞等,由于其与国家所要求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不相符,在制订规划时,限制该行业发展,降低产品的产量。[15]为此,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要求各地在提升工艺美术品水平的基础上,继续生产王麻子、张小泉等著名手工业品,并相应保护像杨士惠这样的民间老艺人。[16]诸如工艺美术制品,除某些生产工具和个别工序,为了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外,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将会被长期保存下来。作为传承性文化,它不只是简单的一件商品,更重要的它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来手工艺人智慧的结晶。盲目地用机器设备去批量生产,虽然能增加产量,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收入,但是对于这项技艺性较高的行业,大规模的机器采用会如前述那样,不仅会导致学徒技艺水平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人亡艺绝”。师傅的创作技巧、设计理念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大部分手工业经过技术革命,可以逐步发展成机械化工业,弥补国营大工业机器设备生产所带来的不足,[17]但还有一部分手工业仍旧需要继续保存下去,这就是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手工业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注 释

[1]《关于一九五六年手工业工作总结与一九五七年工作意见的报告》,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03。

[2]《浙江工艺美术基本情况与今后工作意见》,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28。

[3]名单中的代表涵盖各地方、各个行业的优秀艺人,如温州的刺绣林岩福、陈程鹏;东阳竹雕杜云松、马正兴;青田石雕林仕宽、林如魁;乐清木雕叶润周;黄岩翻黄陈芳俊;萧山花边设计章金水;等等。

[4]《青田石雕艺人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3-034。

[5]《浙江工艺美术基本情况与今后工作意见》,资料来源:浙江省档案馆,档案号:j112-004-028。

[6]《对农村中签发迁移证工作的几点意见》,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01-004-162。

[7]《关于对个体手工业领导和管理讨论意见》,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07。

[8]《本省个体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与管理意见》,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36。

[9]《浙江手工艺存在哪些问题(全省老艺人座谈会发言札记)》(一),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28。

[10]《关于改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中学徒制度的意见》,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35。

[11]《关于上报省工艺座谈会的准备资料》,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28。

[12]《关于手工业合作化后的任务和工作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8日。

[13]《关于打稻机生产专业会议的情况报告》,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3-018。

[14]《关于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和师徒关系问题的典型介绍》,浙江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12-004-002。

[15]《关于杭州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宣传教育工作》,杭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1-015-056。

[1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第542页。

[17]《手工业要进行技术革命——大部分手工业应向半机械化机械化发展》,《人民日报》1958年5月24日。

猜你喜欢
手工业学徒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魔术师的学徒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