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间高手显技艺 悟学习之道求精进

2018-04-19 08:33戴薇薇
考试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教学

摘 要:教学创意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他们喜爱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下面本文就以《卖油翁》教学创意设计为例,提出教学流程等内容,希望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经验。

关键词:《卖油翁》;创意设计;教学

一、 教学目标

1 文言词语积累,疏通文章大意,熟悉故事内容。

2 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分析人物形象。

3 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生活学习中重视练习,点滴积累。

二、 教学重难点

1 文言词语积累,疏通文章大意,熟悉故事内容。

2 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分析人物形象。

3 学情分析

《卖油翁》是教育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的新增课文。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具备自行串译课文的能力。老师只要对这篇文章新增字词稍作点拨即可。本课学习重在深入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人物精益求精、熟能生巧的求学态度并指导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远在1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弓箭来狩猎捕鱼,之后弓箭又成了战争的武器之一。

我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也就是现在说的射箭。

射箭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所以有许许多多与射箭有关的成语、典故以及文学作品。

1 PPT展示成语的插图:百步穿杨、后羿射日。

2 PPT展示历史典故:李广射石搏虎:李广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头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杆露在外面。李广多次重复,但是箭没再能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尝试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射杀了它。

3 PPT展示金庸《射雕英雄传》里射术高超的英雄——郭靖、施耐庵《水浒传》中的花荣。

今天我们来听听欧阳修为我们讲述怎样一个关于射箭的故事?

[设计意图]

以六艺中的“射”作为导入,直入课文主题事件,调动学生的文学积累,并在交流中补充拓展学生对“射”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二) 作者作品:欧阳修与《归田录》

1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我家有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又常置酒一壶,我这老头又置身于这五物之中〈醉翁一人〉,故自号“六一居士”)。谥(shì)号文忠,24岁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2 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廷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是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含意深刻。

今天,我们就跟随欧阳修去认识下这位卖油翁。

[设计意图]

知人论世,强调《归田录》大多是欧阳修亲身经历、见闻,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高手在民间。也为下文让学生感知“熟能生巧”的道理,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只要重视练习,点滴积累便可精进技能作铺垫。

(三) 读故事

要求:读准字音。——自读、拼音正音、齐读。

这遍读课文,同学们已经能流畅朗读,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的讲故事的能力。

[设计意图]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更应重视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通文意,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必须有意识地贯穿于每课的教学中。

(四) 讲故事

1 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解,复述故事。

2 我们来梳理下故事情節

(1) 这篇文章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卖油翁和陈尧咨)

PPT显示补充材料:

一、 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二、 古人的名多用于自称,称呼别人多用字,有名气的要称号,死者一般都要称谥号。

三、 古人称号表示尊敬,称谥号更有尊崇之意。“公”是对男子的尊称。

四、 陈尧咨,宋代官员、书法家。字嘉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

(2) 概括他们做了什么事?(注意,分别用两个字回答)(射箭和沥油)

(3) 他们水平如何?(注意,分别用四个字回答)(十中八九和入钱不湿)

(4) 概括他们对自己的技能如何评价?(注意,分别用四个字回答)(以此自矜和唯手熟尔)

3 比比谁能译得更准确?

[设计意图]

该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扫清本课文言字词障碍,在老师的引导下概括梳理卖油翁与陈尧咨所做之事,并以对联的形式出现。借此熟悉文章内容,学出趣味。

(五) 演故事

要求:1. 结合文本,揣摩人物心理。2.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3. 分角色朗读。

1 陈尧咨的语言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潜台词和情绪?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根本不懂射箭,我的射箭技艺相当精湛!——(责问、盛气凌人)

“尔安敢轻吾射!”——你竟然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原本态度:以此自矜,引以为豪),你个小商贩竟敢有眼不识泰山。——(忿然、暴躁无礼)

“汝”和“尔”可看出陈尧咨虽身份尊贵是中过状元的士大夫,但对老者直呼“汝”已显示出不客气。“尔”与“汝”虽然都是你,但是“尔”更多了层居高临下的意味。如果说前两句是责问,后面这句就是怒斥。——(傲慢、暴躁)

2 从卖油翁的神态,揣测他内心想法,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个性?

(1) 睨、颔。斜眼看,颇有几分不屑:看这小子自得之色,不知手艺究竟如何?当陈尧咨十中八九时,没有感到惋惜,而是“但微颔之”:有限的肯定,嗯,马马虎虎还行,不过如此。(自信)

(2) 第二段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和怒斥,作者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翁曰”,请你结合你的理解,加入神态,说说人物性格。(淡然地说,平静地说,不慌不忙地拿出葫芦表演绝活、胸有成竹地表演、顺势强调“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不卑不亢、沉稳、技艺高超,机智地化解了冲突)

3 分角色朗读,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

原本该环节设计是单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文中两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现场情景剧表演,但是热热闹闹的表演耗时较长,学生常本末倒置,沉浸于视听的愉悦而忽视了对人物内心个性的解读。后将该环节稍作调整,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背后的潜台词、动作描写去挖掘观照人物的情绪,赏析人物形象。回归语文课堂,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字中寻找想象联想的乐趣。不局限每个孩子对该文本的理解,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六) 悟故事

PPT展示《纪昌学箭》、《庖丁解牛》选段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立平颁奖词,要求学生思考:从欧阳修的小故事及课外拓展材料中你有哪些启示?

小结:如果没有纪昌先学不瞬,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的训练,怎么会有百发百中的射术;如果没有十九年目无全牛的屠宰经历,庖丁怎么能有游刃有余的从容;如果没有二十八年临危不惧的火药雕刻操作,怎么会有徐立平火药药面不超过0.2毫米误差的完美;如果没有代代相承日复一日的定点击球训练,怎么会有国乒连续称霸的傲人战绩。孩子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脚踏实地,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设计意图]

语文课文只是我们的载体,每节课每位老师都应思考,我想通过这堂课给孩子什么?而不应局限在教完这篇课文。现在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但很少有人能具有这种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缺乏一颗热爱之心,缺乏一股钻研的热情,常出现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所以这节课的拓展定位在引导学生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生活学习中重视练习,注重点滴积累。以寓言故事、名人事例来激励学生。

(七) 写故事

以“多年后,陈尧咨再遇卖油翁……”开头,充分发挥想象,注意人物的描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设计意图]

在演故事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走入文本,通过研究人物描写来赏析人物形象。在课外的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续写故事,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加强人物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的训练。

四、 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戴薇薇,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教学
放鞭炮啦
小怪兽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