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4-23 01:08张政伏海蛟王小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教学改革

张政 伏海蛟 王小明

摘 要 “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建设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本文以目前“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期望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 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 教学改革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煤炭,作为一种传统的化石燃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虽然受国家“能源革命”以及环保加强工作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重要能源的地位有所削弱,但据估计,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費中仍占比到58%,可以预见,短期内,其主导地位仍不可动摇。煤层气,为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赋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我国埋藏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三位。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可以对我国的常规天然气进行有效补充。

在上述背景下,应国家煤及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需求,教育部于2005年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了“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也成为国内首家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其中,“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还要掌握煤层气参数井和试验井的设计以及区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最后,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相关图件的绘制和报告的编写,因此,该课程为一门兼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该课程建设也是我校煤及煤层气资源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通过自身近两年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清楚,教材建设滞后

我校“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课程源于“煤炭资源勘查”课程,在成立“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前基本以煤炭资源勘查为核心。成立新课程后,由于缺少系统的调研和成熟的教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明确。该课程共有48个学时,基本上由“煤炭资源勘查”和“煤层气资源勘查”两部分构成,各占24个学时,相当于将之前的“煤炭资源勘查”课程进行压缩,增加了24个学时的“煤层气资源勘查”课程,机械地将两者合二为一。该课程教材建设滞后,开设十余年来,一直没有合适的教材。两者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住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也难以把握两个学科的发展和联系。

1.2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在“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煤炭资源勘查”和“煤层气资源勘查”两部分内容进行有机地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对于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煤层气资源勘查是在煤炭资源勘查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某种意义上是煤炭资源勘查的进一步延伸,在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中,“煤炭资源勘查”与“煤层气资源勘查”知识点中存在诸多的相似、交叉和互补之处,两者密不可分,若将两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明确重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厘清“煤炭资源勘查”和“煤层气资源勘查”的关系,从而将两者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1.3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更新和完善

课程教学内容中,“煤层气资源勘查”部分多采用了2010年前出版的相关教材,如张新民等2002年出版的《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赵庆波等2006年出版的《煤层气地质与勘探开发技术》、刘洪林等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中型盆地煤层气资源》等。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进程迅猛,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如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煤层气资源评价理论、方法和标准,煤层气储层评价技术和方法等,这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数据要进行及时地更新、完善和调整,使得课程内容能跟上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步伐。而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勘查”的技术手段、方法与评价体系相对成熟和完善,课程中相关内容主要参考曹代勇2007出版的《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更新的相对较少,主要需要对相关图件进行完善和彩绘,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展示效果,便于学生理解。

1.4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有24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以及24个学时的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以传统的教师纯理论教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整体上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知识记忆为主,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教学质量相对较差。

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该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进行勘探线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断煤交线图和瓦斯地质图的绘制,以及煤层含气量中逸散量的计算,煤/煤层气资源量/储量的计算。在该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学生整体积极性较高,学习气氛浓,学习效率高,学生对该环节的评价也较高,因而要继续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着重加强“煤炭资源勘查”与“煤层气资源勘查”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方面的改进,而不能孤立地单独地讲两部分内容,不然容易使学生摸不清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同时容易混淆两部分知识点。比如在讲解煤炭资源量/储量的概念时,可以拿煤层气资源量/储量进行对比讲解,分析两者的异同点,这样使得学生对两个方面的概念都能有深刻的理解。

此外,要及时更新煤炭与煤层气资源勘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课程教学能够跟得上煤及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步伐,而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科研以及生产实践脱节。

2.2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内化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2.2.1增加课堂研讨和提问环节

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在课程重点、难点讲解完成后,增加15~20分钟的课堂研讨环节。围绕本节课程所讲内容,提出1~2个问题开展研讨。班级20多名同学固定分为4~5个研讨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围绕所提问题,小组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老师随机指派一名小组成员进行回答,根据回答情况,计入小组平时成绩。此过程就要求小组的每名成员上课都要认真听讲,积极展开讨论,否则会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2.2增加互动式教学环节

适当地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式教学环节。我校“煤及煤层气资源勘查”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大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完全可以轻松地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环节中。如在进行不同基准状态下煤层含气量的转换公式推导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煤田地质学与煤层气地质学的专业基础,因而该类公式的相互推导,学生完全可以参与其中。在这个互动环节中,学生可以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并加以运用,强化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2.3撰写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ppt展示

在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课堂外给学生留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作为平时作业,例如,煤层气资源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各评价方法有什么优缺点?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和资料,并完成2000~3000字的读书报告。将读书报告整理成ppt的形式,在课程上进行汇报,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结合汇报情况和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该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提前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张政(1990-),男,河南鹤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煤及煤层气地质。

参考文献

[1] 解困“气荒”, 地热资源能否雪中送炭[J].国土资源, 2018(01):18-21.

[2] 周晋钢.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的困境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1): 220+224.

[3] 2018年中國能源行业消费现状及结构占比分析[N].中国日报网, 2018.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教学改革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