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8-04-24 08:31宋晓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衰心肌

宋晓颖 徐 彪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在临床当中,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是儿科疾病较常发生的一种[1]。本文当中,对本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地点:本院;例数:100例;时间:2016年3月9日至2017年3月9日)作为试验对象。

100例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50例。观察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30、20例;年龄上限值:7岁,下限值2岁,年龄平均值(3.49±0.32)岁。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31、19例;年龄上限值:8岁,下限值2岁,年龄平均值(3.64±0.14)岁。在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后,对比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上述各资料,其数据经过统计核算表示对比微弱,2组情况旗鼓相当,说明P值>0.05,由此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可以进行比对试验。

1.2 方法:常规药物方案(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本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用药的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频率为:1天1次,用药剂量为:250.00 mg/(kg·d)。常规药物方案+磷酸肌酸钠的方案——观察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使用常规药物方案的方式同上,此外,再给本组患儿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其用药的方式为:不足5岁患儿,1日1次静脉滴注0.50 g,5岁以上滴注剂量增加1倍。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均以7 d作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肌酶状况,包括——CK-MB:磷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②记录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情况,包括——无效等级、有效等级、显效等级。

1.3.2 判定标准。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治疗效果的判定项目分为[2]:①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呼吸症状(频率低于35次/分钟)和咳嗽症状缓解或消失,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超过98.00%,实验室检测心肌酶显示正常——痊愈。②患儿的上述症状有所改善,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呼吸频率不超过40次/分钟——显效。③患儿的上述情况无改善——有效。单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总有效率=①概率+②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反映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肌酶均值——t值检验,用“%”的方式,反映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的概率——卡方值检验,在使用SPSS 22.0版本核算后,若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上述各项指标的数据结果对比强烈时,则表达为P<0.05。

2 结 果

2.1 2组对比心肌酶指标状况:观察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CK-MB:23.26±1.98(IU/L);AST:30.62±2.48(IU/L);LDH:54.62±3.05(IU/L),均显示优于对照组的3项心肌酶指标,2组的数据存在强烈的比对性,P值<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数据(±s)

表1 对比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各项心肌酶指标数据(±s)

注:△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相比,其数据有优势,P值<0.05

组别 例数 CK-MB(IU/L) AST(IU/L) LDH(IU/L)观察组 50 23.26±1.98△ 30.62±2.48△ 54.62±3.05△对照组 50 34.26±2.48 40.15±1.67 68.48±5.17 P-<0.05 <0.05 <0.05

2.2 比较2组的治疗情况:观察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2.00%),和对照组的指标情况相比,拉开了明显的差距,P<0.05。见表2。

表2 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各项治疗等级指标数据比较

3 讨 论

临床针对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在使用常规方案治疗的同时,有资料显示联合磷酸肌酸钠后,其治疗效果能够大幅度提升[3],本文当中为证实此观点的可靠性,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对2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实施不同的方案治疗,其中一组使用常规药物方案,另外一组在常规药物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得出后者的效果更加理想。

磷酸肌酸钠是一种分布在人体当中的高能量物质[4-5],其能够直接且迅速的调节患者的心肌细胞,促进其能量的提供,从而改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心肌细胞缺氧受损情况,同时其能够保护患者的心肌纤维膜,提高患儿心肌的稳定能力[6-7]。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观察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在采取常规药物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磷酸肌酸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其CKMB数据为(23.26±1.98)IU/L;AST数据为(30.62±2.48)IU/L;LDH数据为(54.62±3.05 )IU/L,均体现为优于仅使用常规药物方案方式的对照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P值<0.05。②通过观察2组的治疗情况,得知观察组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的治疗结果为92.00%,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由此可以说明,前者治疗方案(增加了磷酸肌酸钠后)的治疗效果较好,P值<0.05。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给予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使用常规药物方案+磷酸肌酸钠的方案治疗,其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心肌状况。

[1]常敏.磷酸肌酸钠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5):28-29.

[2]李丽骊.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112-113.

[3]段瑞莉.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4):210-211.

[4]姚江丽.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22):5073-5074.

[5]肖双英.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15):318-318.

[6]曹敬燕.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138-139.

[7]王振丽.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6):245-246.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衰心肌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心肌炎患儿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