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融入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意义探析

2018-04-28 01:40赵瑜
速读·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教育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标准》明确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并设立了“数学史选讲”等专题。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被大力提倡,本文对其意义进行探析,以此来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全面地认识到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学;教育

在谈到数学史时,英国数学家格莱舍有一段经典名言:“任何一种企图将一个学科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我确信,没有哪一个学科比数学的损失更大。”德国数学家汉克尔也形象地指出过数学的这一特點:“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被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所以,人们常说,数学是历史的科学。

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倡将数学史运用在数学教学上。到了20世纪,欧美数学家进一步大力提倡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支持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运用数学史。

其实,自20世纪30年代起,我国数学史研究的开创人李俨便出版了《中国古代数学史料》等数学史著作。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对数学史的研究是独立的,远离数学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对数学史教育价值作大量研究并举办多次会议对其深入探讨。在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本文将对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加以阐述。

1“推动”意义

1.1推动数学教育现代化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新数运动”,旨在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现代化,把当时近两百年来的数学科学的巨大发展在数学课程上反映出来。以此来倡导数学教育现代化。

我国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研究者们都提倡中国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要完成三个方面的整合:数学与教育、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具体地,他们提出数学课程需要进一步地去挖掘和渗透中外古代数学文化。将中国古代数学中的文化整理出来,更多地渗透、融合到数学课程中。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有效实现中国数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2推动数学课程改革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教育的文化价值,要求在课程中介绍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2003年,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数学文化”首次进入官方文件。要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而数学文化具体地来讲就是指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美、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数学语言、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所以在课堂上运用相关的数学史内容可以极大地推近数学新课程改革。

1.3推动素质教育

从古至今,我国“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文化始终保留。虽然这种应试教育在人才选拔上很实用,但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应试教育是不太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故在1992年,我国全面设计并初步界定了“数学素质教育”。教师如果将教材中的数学史料深入挖掘提炼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便能既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的应用知识又在其中感受到中外数学史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身心发展,推动我国的素质教育。

2“改变”意义

2.1改变教师数学教学观

在有合适的数学史所充斥的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这会让教师认识到数学史应用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改变他们的数学史教学观,从而增强在课堂上使用数学史料的意识,并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数学史来丰富课堂,吸引学生。

另一方面,基于教材去分析数学史料,有助于指导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利用新课程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再将这些数学史选择性地再创造地融入到课堂,这一过程无疑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素养,并逐渐形成更有内涵和层次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从事教师这一行业。

2.2改变学生数学学习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上都喜欢听故事。将数学史融入课堂,以讲故事的方式或者数学名题例题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枯燥呆板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能更专注地投入课堂教学,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改变对数学课程无聊无用的错误观点。

另外,将数学知识遵循历史的次序让学生重新来发现探索,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所编排的顺序来讲枯燥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数学家在发现或创造的数学过程中遭受到了哪些挫折,又是如何战胜挫折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过程,与先辈们一同遭受挫折,一同演绎推理,一同创造新鲜的数学公理、公式,一同克服挫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演绎推理和创造性的数学精神。

综上,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而且在提倡数学教育现代化、数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刻不容缓,还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可以发挥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曾慕莲,戴再平.近代数学教育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2-96.

[2]张维忠.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2-123.

[3]张维忠,汪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

作者简介

赵瑜(199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达州;学历:研究生;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邮编:637000;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史数学教学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