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领巾飘扬在队员心中

2018-05-02 00:22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郁敏华
辅导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入队归属感红领巾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 郁敏华

孩子们在入队时能体验到强烈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少先队的光荣感渐渐变淡,甚至忘了入队时的誓言。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江苏省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对此进行认真调研后,发现队员们把红领巾仅作为一种“符号”。对少先队组织的接受、认同和理解,没有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日渐深刻,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此,他们着力引导队员们对少先队员身份的认同,提升他们对少先队组织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整合教育资源,牵引童心

孩子们上小学后,大多听家长或学长讲过关于红领巾的故事,有的还从媒体中看到过有关少先队的介绍,在学校里也能每天见到高年级队员胸前飘扬着红领巾。这些都让他们从单纯的羡慕过渡到产生加入少先队组织的愿望,并以加入少先队为荣。在此基础上,辅导员趁势引导他们积极向少先队组织靠拢,努力加入少先队组织。

在孩子们入队前,辅导员要组织他们观看少先队历史的相关视频,帮助他们了解自己要加入的少先队组织;带领他们开展“队知识大比拼”活动,鼓励他们学习少先队知识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他们把加入少先队组织作为自己的光荣目标,为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而骄傲和自豪。

孩子们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举行入队仪式

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少先队的理解和认同,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家乡的人文资源,将乡土文化融入队活动仪式中。比如,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的红色教育阵地——红色教育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革命先辈刘瑞龙同志故居等,举行过入队仪式,引导队员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党、团、队的关系,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增强他们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对少先队的热爱之情。

※参与社会实践,点亮童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少先队实践活动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将其作为队员们认同和接受少先队组织文化的基本途径。

比如,我校就以“人人参与”为宗旨,以小队为单位组织队员们开展了众多社会实践活动:春季,队员们在试验田播种;夏季,队员们开展“文艺表演进社区”公益活动;秋季,低年级与高年级的队员们一起开展联谊活动;冬季,队员们举行拔河、跳长绳比赛……在众多的小队活动中,队员们强烈地体验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小队集体的重要性,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在少先队组织中被信任、被尊重,由此更强烈地意识到少先队的荣辱与自己相关,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也因此迅速增强。

队员们在试验田播种

此外,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还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对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也在日渐增强。

※善用评价机制,激发童心

队员们在参与活动评价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得到同伴和老师认可的心理需求,又能学习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可以真正感受到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比如,学校可以倡导各中队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运用“七色极光”评价卡,从运动健康、审美艺术、行为习惯、阅读积累、思维创造、劳动技能、道德品质七个方面,对队员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表彰先进队员,以使每个队员都能在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中,感受到少先队员的光荣。

总之,我们要根据队员们的认知规律设计、实施少先队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在心理上、情感上不断增强对少先队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入队归属感红领巾
今天我入队——入队仪式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入队誓词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分批『全童入队』常熟少先队这样做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今天我入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