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将史话

2018-05-03 01:23山王
NBA特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格里芬篮筐乔丹

文/山王

文/山王

1947年,波士顿冰球队的老板沃尔特·布朗联合11家冰球队老板组建BAA篮球联盟,他们的目的很单纯——为的只是在冰球休赛期不至于冷场。

当时的球员们更是简单机械、分工明确,有人抢板、有人传球、有人负责把球送进篮筐。法尔克斯用30%的命中率重复地把球投出,或者也可以说是[双手向后]扔出一些弧线,拿到总冠军后收拾好背包,赶着回肯塔基老家的火车。助攻王安迪·菲利普努力地为扎斯洛夫斯基传出一些好球,可是很抱歉,没人能记得他们俩。保罗·阿里津创造出了跳投,然后继续在夜总会打工、赶场子。

“J博士”并不是扣篮的发明者,但他绝对是第一个以扣篮闻名的超级球星。

巨人的游戏

扣篮偶尔发生,但那只是张伯伦、拉塞尔、贾巴尔们专属的巨人游戏。篮球,终究是巨人的运动。2.08米的乔治·麦肯像玩宠物一样对待总冠军队巴尔第摩的明星中锋赫尔姆森。麦迪逊球馆外,赫然写着“今晚,乔治·麦肯VS纽约尼克斯。”

NBA像是巨人们摘桃放筐、小个子打卡上下班的例行工作,直到……直到一批天行者的到来。相比给人类插上翅膀的莱特兄弟,他们的实验则更为逆天。他们用行动告诉了“篮球之父”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打篮球并不一定非得要在场内奔跑,其实,人类还可以飞翔在篮筐的上方。

扣篮,就是拥有如此不可思议的魔力!

I believe I can fly——我相信我能飞,这岂非就是每个成名的扣将心底最原始的冲动?

扣篮的历史并不漫长,但要想把扣篮的历史完全说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三考虑后,我们决定把扣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代,每个时代评选出一位标杆性的代言人,由代言人为我们讲述那个时代的扣篮故事。

远古时代

20世纪60年代,严谨、勤恳甚至刻板的凯尔特人王朝统治着NBA,他们有着不可救药的好胜心,坚硬和韧性,从不为讨好观众去追求华美。而新生的联盟ABA则在另一边悄悄地抢夺观众,他们拥有的不仅是红白蓝三色球、杂耍般的表演,还有球员们放克的发型和龙舞九天的扣篮。而NBA呢?由于威尔特·张伯伦和卢·阿尔辛多(贾巴尔)在NCAA时的恐怖,当时的大学篮球界严禁扣篮,因为“对身体健康不利”。每名去NBA的大学球员都把它奉为圭臬,因此比赛场面昏昏沉沉、上座率每况愈下。1971年,ABA联盟弗吉尼亚绅士队中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他场均可以得到27分、15个篮板,蓬松的头发、爆炸力、扣篮、优雅的身姿、天马行空,他能随时做出一个让全场观众站起身来声嘶力竭呼喊的美妙动作。球迷目不暇接、口口相传,他叫朱利叶斯·欧文,但人们更愿意喊出他的绰号——“J博士”。

在ABA的年代,“J博士”手持三色球在篮筐上飞舞的场景已经成为了经典。

1976年ABA扣篮大赛,电视台受ABA总裁徳布斯切尔惠泽后世的邀请转播,为后人留下了几大扣篮先行者的传奇画面。乔治·格文的360度风车扣、阿蒂斯·吉尔摩尔的底线战斧扣篮,“J博士”送出拉杆左侧双手反扣、小回环滞空扣和回拉反扣。为了击败大卫·汤普森的360度转身扣篮,“J博士”最后祭出了挑战人类极限的罚球线起跳扣篮。电视台把“J博士”的这一镜头连播数月,《St.Louis Post-Dispatch》称他为“美国现象”。1976年ABA总决赛,纽约篮网对阵丹佛掘金。掘金队负责防守“J博士”的是鲍比·琼斯,北卡出身球员,“J博士”未来的队友,无数次防守阵容入选者,历史最好技巧、意识、身体、意志的防守专家之一,听听他是怎样评价“J博士”的吧。

“我知道他会飞向篮筐,就是不知道他会怎么飞。他反身、切底线、飞中路,随便。可是,我真的喜欢看他打球,因为他随便玩一招就是我再也看不到的花式。”

迈克尔·乔丹是一代球迷的记忆,无论对NBA还是中国来说,他都堪称里程碑式的人物,看了他的比赛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篮球还可以这么打。

天才、招牌球员、飞翔、华丽扣篮、“篮筐上打球”的第一批先行者,人们找所有词汇去为他加冕。“J博士”欧文一如既往的含蓄优雅,“我和普通人一样,10岁时学会双手投篮,12岁半、13岁学会单手投篮,只是到后来,接近篮筐时我会尝试用一些自己的方式把球送进。”相对于没有惊喜只有分数的传统硬木地板篮球,“J博士”用无数次的变幻飞翔开启了新时代的篮球行为艺术学。1977年2月13日,“J博士”参加来到NBA后的第一届全明星赛,却以失败方拿下了MVP。西部全明星125-124战胜东部全明星,“J博士”赏给贾巴尔一记结结实实的“in your face”扣篮,贾巴尔拿到西部最高的21分,却被这个外来人天外飞仙般的表演夺了囊中物。的确,相比于笨重的篮下统治者,NBA开始更愿意鼓励这种夺人眼目的飞翔者和扣篮师。

“J博士”的伟大技艺和优雅性格,在NBA历史中都堪称典范,因此在他1987年离开球场时,每到一个客场比赛都会收到了来自该队的退役礼。“J博士”之所以能成为扣篮先行者的代言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扣篮比吉尔摩尔舒展、比康尼·霍金斯优雅、比大卫·汤普森形象健康,关键是他让人们开始遐想人类飞行的极限到底在哪、未来还会有什么动作等待揭晓。《体育画报》的著名篮球记者弗兰克·德福特说,是“J博士”把美丽和创造力融入了篮球。”

当初,是鲍勃·库西发明了杂耍式的运球、不看人传球和背后传球,而现在,“街头,随便一个十岁小孩就会玩我当初的所有花式篮球。”老爷子说道。“大O”奥斯卡·罗伯特森把最原始的胯下运球带入联盟,厄尔·门罗创造了后转身运球,而现在这些是联盟小个子的最基本技能。

就像扣篮一样。文斯·卡特的半人半神扣,杰森·理查德森的空中漫步,梅森的巡航战斧式,约什·史密斯的大风车,杰拉德·格林的飞跃赌桌,霍华德的超人斗篷,新一代球员是如此的目不暇接。当“J博士”欧文第一次离开陆地,在篮筐上飞翔,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得两分原来还可以这么震撼”,还有创造力、精神和扣篮,如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为扣将正名

曾经,NBA里充斥着这么一种观念:扣篮手都是杂耍卖艺的野路子,飞天遁地赢不了总冠军,而地板流才是真正高贵的雅利安人。整个20世纪80年代,垄断NBA的是“黑白双煞”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两个技术、篮球智商超群的球员,那时顶级强队的侧翼球员都是像安德鲁·托尼、丹尼斯·约翰逊、迈克·库伯、拜伦·斯科特、乔·杜马斯这类地板流球员。

完美的球员不一定是抢眼的扣篮手,但抢眼的扣篮手一定不是完美的球员。“J博士”欧文只有和摩西·马龙联手,才能获得一次NBA的总冠军,而且总决赛MVP还是颁给了后者。“滑翔机”德雷克斯勒在上世纪80年代里一次联盟最佳阵容部没进过,他号称可以扣进3.6米的篮筐,但仅此而已。“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职业生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是在1988年东区半决赛给拉里·伯德当了配角。连续参加三届扣篮大赛的泰伦斯·斯坦斯布里更是一个一碰就会碎的花瓶。

而乔丹呢?他可以进联盟第一阵容,可以拿到扣篮冠军,可以获得得分王,但是他无法获得一个总冠军。这就是人们当时对他的看法,对扣篮手的偏见。

“很长的时间,我都是在模仿J博士打球。”乔丹当时坦然自若地公开表示。他有着扣篮手相同的毛病,得分很高但远投不好,乔丹前四个赛季的三分命中率连20%都不到。关键时刻,他无法像拉里·伯德一一样射出三分,或者像“魔术师”约翰逊一样用勾手结束战斗。

卡特的扣篮同时具备暴力与优雅的特质,他是跨时代的飞人。

扣篮只是娱乐大众的杂耍,扣篮手与总冠军基本绝缘,而扣篮大赛起先产生和存在的意义就是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它在一出生就披上了一层表演秀的外衣。乔丹虽然是两届扣篮冠军,但是他无法突破波士顿、无法通过汽车城,他的飞翔在活塞坏孩子军团的面前只是柔弱的轻歌曼舞。扣篮成了符咒,成了封印,它成就了飞翔者被众人关注,却也成了横亘在扣篮手面前无形的大山。

这就是扣篮手的命运,在他们被认为高人一等、飞龙在天时,上帝非要给他们在飞翔的过程中加点沉重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乔丹作为J博士的接班人、他之后最美妙的扣篮者,因为扣篮在职业生涯第二年伤了大半个赛季,差点危机之后的职业道路,成为扣篮的又一个牺牲品。但人们忽视的一点是,乔丹强烈到近似变态的求胜欲望。他用扣篮为自己加冕得分王,1988年,乔丹成为“J博士”之后,第二个证明了扣篮冠军也可以成为常规赛MVP的球员。扣篮者无法夺冠的喧嚣,也在1991年总决赛乔丹用扣篮顶飞詹姆斯·沃西后不攻自破。

乔丹把扣篮上升到了NBA主流的地位,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证明在篮筐上飞行的球员依然可以获得成功。

多米尼克·威尔金斯虽然参加了五届扣篮大赛,和德雷克斯勒并列NBA参加次数最多的球员,他被世人评为NBA历史上最威猛的扣篮手,扣篮是他赖以成名的绝技,但整个职业生涯威尔金斯都想努力摆脱别人认为他只是个扣将的印象。30岁时,他还在努力地练习远投,终于把三分命中率提高到了30%以上。无论是在波士顿、圣安东尼奥还是奥兰多,他都在努力地为扣篮手证明。还有从开拓者转会到火箭的德雷克斯勒,骑士的拉里·南斯等等。

这些大众印象里扣篮手顽强的心里素质要强过他们劲爆的身体素质百倍。这些人的意志力每时每刻都在迫使他们进行自我摧残式的提高。而乔丹,只是这些扣篮手中最自虐、最幸运的一个。

加拿大飞人

当NBA进入90年代,电视转播和录像带散布到了世界各地,这本是NBA华丽扣篮征服世界的最好契机。但伟大扣篮手们乔丹、德雷克斯勒都去了总决赛开花结果,连昔日雷霆万钧的扣篮也随着他们被伤病折磨的双膝而越来越罕见。扣篮大赛自从威尔金斯1990年最后一次夺冠后,便再无伟大的扣篮手参加,迪·布朗、哈罗德·迈纳、伊塞亚·莱德尔都是默默无名之辈,布伦特·巴里靠的仅仅是“白人也能飞”的噱头。扣篮好不容易跳上了舞台的最高层,却因为没有人能把它演绎得完美反而被人们大失所望。1998年和1999年,延续了14年的NBA扣篮大赛停办。好的时代,人期盼未来;坏的时代,人怀念过去。

卡特最可贵的精神不只是他对于扣篮的追求,还有他对篮球的深爱。

1998年,迈克尔·乔丹明确指出,这将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这个赛季结束,他便会退役。NBA满世界找乔丹的接班人。格兰特·希尔是乖孩子,新秀赛季就被选入全明星,他的扣篮同样飘逸,三分和乔丹一样都不精准,但活塞年年首轮游,斯特恩恨铁不成钢,就差揠苗助长。失去奥尼尔的“便士”哈达威就像失去了一棵依靠的大树,不仅魔术再也没有回到总决赛的阵营,连他自己也经历了四次膝盖手术,这让他的爆发力和运动能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科比呢?这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高中生的出身让他需要长时间的喂养。

而扣篮,也在寻找它的接班人。它不仅需要的是一副筋骨,还需要敢于向下俯视的灵魂。

终于,在乔丹离开的夏天,一个年轻人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文斯·卡特,北卡毕业,飞人聚集地,血统纯正。1998-99赛季,他进入NBA的世界,在多伦多扑扇开紫色的翅膀。他是天生的雕塑家、舞蹈者和画师,他飞天翩舞时总被全世界镜头捕捉追拍,那些瞬间被做成海报、短片和画卷,让人如饮醇酒心醉神迷。斯托克顿和基德把地板和手指间的篮球艺术玩到了颠峰,而身背乔丹使命的卡特则在无数聚光灯下又一次高高地飞起。他的出现无疑意味着扣篮的救世,NBA的救世。甚至可以说,卡特的飞行和扣篮对篮球胜负本身意义已经不大。仅仅一个动作,他就能让球迷感到物超所值。2000年全明星扣篮大赛,卡特做出了一生中最完美的演出,至少有四个画面注定永垂不朽。开场优美的360度大风车扣篮震惊全场,第三记接麦迪砸地球胯下风车扣,决赛第一记前臂直入篮筐的暴力美学,最后罚球线双手扣。没有任何多余的道具、花样和创意,当他扣完那记风驰电掣的胯下风车落地后,沉默地伸手指向大屏幕时,奥尼尔、加内特和克里斯·韦伯纷纷站起,张大嘴巴。“微笑刺客”伊塞亚·托马斯弯下他从没向乔丹、魔术师和伯德屈服过的膝盖,把额头贴上他的手背。查尔斯·巴克利在解说席上被震歪了嘴,把卡特称为“半人半神”(Half Man Half Amazing)。麦迪、弗朗西斯们在NBA压抑了许久之后一同喷发,而卡特则把扣篮盛世推向了最高潮。

布雷克·格里芬的个性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正是这种不把一切放在眼里的态度成就了他的扣篮。

卡特为之后的球员开了一个好头,梅森、杰森·理查德森、勒布朗·詹姆斯、韦德等等优秀的扣篮手层出不穷,卡特为他们立了一个完美的标杆,扣篮从此又重新占领了画册、报刊、网络和NBA第一线。“卡特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柔韧,他优雅而又充满力量。”韦德这样评价卡特的扣篮,“没有人可以像他那样滑翔,他就是可以从你身边滑过,没有碰撞,没有干扰,然后你眼睁睁地看着他完成又一个炫目的扣篮。”

卡特把扣篮带入了人球合一的境界,他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他每扣一个篮都会让人产生“这辈子也就能见这么一次”的感觉,他不仅拯救了鱼龙混杂的市场,更证明了伟大扣篮没有绝迹,伟大扣篮手没有绝迹。

有瑕疵的扣将

虽然NBA现在还是老一代和中生代把持的联盟,但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一代的球员再过五年、十年,终究会成为主宰联盟的一代。他们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他们对篮球的态度可能没有老一代球员那么深沉,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仿佛引爆味蕾的第一口龙舌兰酒。

格里芬的蛰伏和爆发可能更能体会其中的滋味。2009年以状元秀身份进入NBA,身体出色的内线球员,但第一年就因伤歇了一整个赛季,格里芬简直像极了他的前辈,可怜的奥登。伤愈后的新赛季,虽然格里芬还没有打一场NBA正式比赛,但快船队友克雷格·史密斯很早就在球队更衣室对ESPN记者说:“你必须好好欣赏欣赏布雷克那家伙,那家伙可以跳上球馆的顶棚,就跟汉考克(《全民超人》里的主角)一样夸张。”第一个月,格里芬场均就能贡献21分、12个篮板,第二个月更甚,场均23分、14个篮板。他集速度、力量、爆发力于一身,除了肖恩·坎普野兽出笼般的扣篮,人们真得想不出NBA历史上还有谁能和格里芬相比。但别忘了,这只是格里芬的新秀年。斯台普斯球馆,格里芬在尼克斯球员莫兹科夫头上的骑扣,让人想到了当年卡特对法国中锋维斯的“死亡之扣”,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格里芬效应”。

“在我眼里唯一一名与他类似的球员是受伤之前的阿玛尔·斯塔达迈尔,但是格里芬完全是一个加强版。”当时效力于金州勇士队的大前锋大卫·李评价格里芬时说道。“格里芬就是真理,其他人都无所谓!”沙克·奥尼尔,这位在联盟奋战了19年的传奇巨星忍不住说道。连詹姆斯也称格里芬是联盟中最具爆发力的球员,他用了“疯狂”来形容格里芬的弹跳。

当德里克·罗斯、韦斯布鲁克、埃里克·戈登等新一代球员都轰轰隆隆地飞向篮筐时,格里芬是其中威力最大的重型武器,他的每一次飞行都会让身边的人产生飞机轰鸣而过的错觉。格里芬作为后现代篮球的代表,他的扣篮演绎的是年轻一代球员对篮球的态度:力量、高度、爆发力以及硬碰硬。

相比于“J博士”欧文、“飞人”乔丹,基至卡特,格里芬所在的时代要比前辈们温和得多。没有人说扣将一定要得到总冠军才能算是成功,没有人要求每个NBA球员都要做到卡特那样的扣篮,因为前人的功绩已经很难超越。就像“天勾”贾巴尔的总得分是那么的可望不可及,超越斯托克顿的助攻数需要保罗以现在这样的状态再打10年以上,而格里芬呢?他在进入NBA前的模板是卡尔·马龙或蒂姆·邓肯,有人为他铺好了路、设立了灯塔、指明了方向,但他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征服。

飞越汽车的这一幕不但成了赞助品牌的最佳广告,也成就了格里芬的新生代飞人之名。

和格里芬一样的还有罗斯在曾经发出的呐喊,“我为什么不能获得MVP?”威斯布鲁克同样也喊出要夺得总冠军的豪言。他们不想做“乔丹第二”或“坎普第二”,他们想亲自去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2011年扣篮大赛上,格里芬华丽的单臂灌筐、转身360度双手扣篮,和在40人组成的唱诗班高唱“I Believe Fly”的歌声中飞跃一辆汽车。冠军毫无争议地颁给了这名后现代暴力的代表,评委“J博士”、德雷克斯勒等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格里芬,也许肖恩·坎普的话能够解释他们为何如此倾心这个年轻人:“格里芬是一名有创造力的球员,如果你去看他的比赛,他能满足你所想看到的一切。他很棒、很有天赋,他的扣篮能让我回忆起我当年打球的岁月,真的,他是极个别能让找回那种感觉球员。”

是扣篮成就了现在的格里芬,还是格里芬成就了现在的扣篮?其实,这早已不重要了。只要我们知道,曾经有那么一群人,在篮筐上起舞,上演自己最华丽的青春,而在他们之后,依然会有人挥洒自己的天赋,持续探索人类的身体极限,这就够了。

猜你喜欢
格里芬篮筐乔丹
鞋子里的盐
“移动篮筐”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联排篮筐”制作及使用方法
布雷克·格里芬 怒晴底特律
煮个鸡蛋吧
鞋子里的盐
格里芬:NBA扣篮“神兽”
Summer 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