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湖南工匠”精神,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高职高专跨境电商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018-05-03 07:49
时代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种工匠湖南

朱 丹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015)

近几年,“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门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对各行各业的重要作用,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引领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新时代的需求。然而如何形成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配套的“湖南工匠”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是湖南职业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湖南工匠及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湖南工匠

湖南将工匠精神与省域特点相结合,提出实施“湖南工匠”新生代培养计划,并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作为重要培养方向。

(二)工匠精神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5月25日新闻报道指出,“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湖南省跨境电商的特点

(一)发展势头迅猛

湖南省商务厅2017年5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期间,湖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递增,其中2016年交易额为6076.6亿元,同比增长40.81%。

(二)政府扶持力度大,持续发展趋势明显

2017年6月23日和2017年9月11日,第六届湖南省电子商务大会和第四届全球跨境电商光谷论坛湖南峰会在长沙开幕,政府的大力支持将进一步引领和推动湖南省电商新发展。

(三)“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需求日益凸显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预测,到205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将会贡献全球GDP增量的80%左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新兴市场,“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

三、湖南省跨境电商对高职高专“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团队于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对湖南省十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取现场企业走访调研、网络问卷调研、电话调研等多种形式。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一)调研企业

长沙石碁(SEKEY)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湘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长沙思奎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长沙蓝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春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长沙佑雅时尚百货贸易有限公司,长沙跨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庐成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湖南智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二)调研内容

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对“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的需求现状。

(三)调研结果

表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对“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需求现状调研结果

四、高职高专跨境电商“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培养现状

(一)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不足

1、学校重视不够

部分高职高专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及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而未能真正的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知识体系为目的出发。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顺利与市场需求对接。

2、企业积极性不足

调研显示,90%以上的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在与高校合作上持保守意见,同时90%以上的企业不愿意与高校合作。原因分析如下:第一,部分企业表示与学校合作存在一定的风险;第二,企业在与学校合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进行维护;第三,企业对学生的培养未能及时得到社会的认可;第四,校企合作中发生任何问题,缺乏第三方对其进行及时协调。

3、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校企合作内容、合作机制、课程设置、校企文化融合、弹性学制的制定等方面缺乏深度的合作。

(二)学校存在人才培养弊端

1、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不明晰,课程体系陈旧

高职院校小语种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为理论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讲授,在小语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仅突出“语言+商务虚拟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课程体系相对陈旧,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缺乏,校内授课内容过于老套

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主要是以实操性为主,而实际中大部分高职高专的课程内容设定则是以理论为主。同时,校内授课内容过于老套,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必须在企业重新学习。

3、教材内容老化严重

目前市场上无法找到一套完整的跨境电商的实务操作方向教材,因此出现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体系无法指导在跨境电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

(三)教师企业经验缺乏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小语种教师毕业于国内外相应语言专业,这些教师均具有扎实的外语功底,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及商务知识。因此,有丰富企业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四)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1、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缺乏

高职高专院校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创新教育环境资源的建设,突出表现在教育硬件资源落后、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及学生考核机制不灵活、创新教学环节未能具体实施等。

2、社会对创新教育需求淡薄

创新教育联动思想意识未形成体系,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家庭、企业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只要能进行基本操作即可短期内达到目的。忽略了高职高专学生创新意识的可持续发展性,降低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潜能开发。

3、学生自身创新意薄弱

高职高专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制约创新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分析如下:第一,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部分学生习惯被老师计划着学习;第二,进入大学暂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导致部分学生放弃了对进一步学习的追求。

五、“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高专跨境电商“湖南工匠”新生代小语种人才培养建议

(一)订单班造就“爱岗敬业”高技能湖南工匠

企业和学院共同开设订单班将对人才“爱岗敬业”精神培养起到推动作用。具体建设如下:第一,订单班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爱岗敬业”精神,同时应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的真实需求而设置。第二,学生学习期间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湖南工匠”的“爱岗敬业”。让学生实现“企业预定-学校培养-实习反馈-再培养-企业接受”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培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让优秀企业团队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下基础。具体建设如下。第一,在校内共同搭建跨境电商实战实训基地,促成高校开展“课堂理论+实训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第二,邀请跨境电商企业专家走进高校实训课堂,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第三,扩大校企合作办学,采用课程学分置换等机制。第四,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第五,邀请优秀企业“湖南工匠”来校讲座,让在校学生直接感受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教学融入“创新意识”,培养湖南工匠新标杆

职业院校培养的不是简单的“工具人”,而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国工匠”。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应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建设如下: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第二,成立创意学院、创意社等。第三,把已毕业的优秀创新创业的“领头雁”、“湖南工匠新标杆”等邀请来校举办讲座。第四,定期学院或系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学校加大创业基地建设。

(四)提升湖南工匠指导教师水平

第一,推进“双证”教育理念。定期派遣教师走进跨电企业学习,把企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跨境电子商务师证等)纳入高校职称评定环节。第二,定期邀请优秀跨电企业技能大师来校授课等。第三,启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黄茜.“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2]陈文静.孵化“芙蓉工匠”新生代.参考网.http://www.fx361.com/page/2017/0713/2006935.shtml. 2017-07-13.

猜你喜欢
语种工匠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岁月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