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茶文化品读

2018-05-07 07:38郭春雁
民族大家庭 2018年2期
关键词:渔洋土家茶香

文 /郭春雁

闻茶香,识五峰。阳光明媚的春夏,新县城渔洋关镇黄龙寨小区,居所素洁的阳台上,总是绿意斑斓,茶香四溢。沏一壶采花毛尖,或者五峰宜红、五峰春眉,看着嫩绿的茶汤在杯里腾转,细抿一口,沁人心脾,亦梦亦幻。

“深山春暖吐萌芽,姊妹雨前试采茶,细叶莫争多与少,筐携日落共还家。”这首清朝咸丰年间,长乐县(今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令李焕春的《竹枝词》,映照着窗前绿浪滚滚的茶园,仿若一幅墨味醇郁的土家茶乡风情画。茶香随同时光一道穿越而来,因茶而长乐,那份怡然的茗香和幸福感历久弥新。

土家族女始祖 “苡禾娘娘”因吞吃茶叶怀孕生下八部天王,土家人因此对她有着古老的崇拜。早在先秦时期,土家先民们就发现了“茶”这种植物。细数历史,山民一代代繁衍下来,许多东西被尘封,但与茶有关的神话故事和传奇,却清晰执着地流传着,点点滴滴,汇集成一条无形的生命之河,镌刻在土家人的心里。

茶,至今仍是土家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茶的意义,远超于此。茶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一种文化,是土家之魂。因为茶,土家人磨炼出了勤劳,熏陶出了朴实,为厚重的土家文化奠了基。施茶、筛茶、敬茶、吃茶,以茶为礼,以茶为媒,以茶为歌,以茶为生,以茶为通往现代社会的绿色飘带,日落日息,三生三世,都未曾离开一个“茶”字。

伫立阳台,轻呷香茗,不远处的渔洋河曲绕新城,紧依两岸一袭茶山,向着清江、长江奔流。思绪如河风一般洋溢,一下子飘到了清代的渔洋古镇。

渔洋关,宜昌史上名关,素有“小汉口”之称。清代,这里茶工万计,骡马千匹,木船百艘,街市热闹,没有霓虹的古镇,烛光、月光、星光通宵达旦。

位于渔洋河中游的中码头,可以同时容纳40多艘商船停靠。茶商来自异国,寻茶而来,寻香上岸,为香驻足。随着宜红茶贸易之旅的兴起,异乡商人与当地人一起建起了茶馆、客栈、店铺,建起了祈福的龙王庙。想想,彼时的繁华,远去的佳人,生意的起落,虽不能用波谲云诡来形容,但那些遗落民间的爱恨情仇故事,却仍荡气回肠,让人哀婉唏嘘。

1824年,广东茶商钧大福慕名而至,在渔洋古镇设厂经营,开启了湖北红茶出口俄罗斯的先河。他将鄂西南地区包括五峰、鹤峰以及湖南的茶叶生产贸易连成一线,使五峰在骡蹄叮当声中,在山水崖壁之间,在青石板路上,踩出了现今闻名中外的万里茶道的辉煌起点。具有194年历史的钧大福茶厂,保存着迄今最为完整的宜红茶生产线原貌,已被纳入世界申遗项目。

还有俄罗斯人那凡生,1839年在渔洋关开办源泰茶庄,1000多名茶叶工人跟随他在五峰书写茶叶人生。1902年,那凡生为了在汉口经销茶叶,设立四大洋行之一的源泰洋行,至今仍保存完好。

建于1870年的汉阳古桥,横跨渔洋河源头的柴埠溪两山腰际,距今已有148年历史,是古茶道上的一道永恒彩虹。桥宽3.8米、长24.7米,为石拱结构,气势的伟岸与身姿的玲珑天然融合,桥面石板蹄痕斑驳,茶香犹浓,汗渍未凉,历史与现实,就在一桥之间。

当然,溯源还可以更早。300多年前,英国商人就来到五峰采花乡开办了“宝顺合茶庄”,那块烫金匾牌现存放于位于五峰的湖北茶博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宜红茶自此飘洋过海“远嫁”欧洲,以至上流贵族视为珍宝,相互攀比,据传有“不喝五峰红茶算不得贵族”的说法。

时光蕴积,总是不断开出更加鲜妍的花朵,而且一开就是七朵。茶山七仙女由此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七位在采茶比赛中获奖的土家族少女荣获毛泽东、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据此改编的现代京剧《茶山七仙女》轰动全国,盛极一时,与《江湖赤卫队》等并称湖北京剧“三朵红花”。

而今,五峰“采花毛尖”已是湖北名茶第一品牌,获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荣誉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等称号,是湖北第一个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茶企,也是全省首个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茶企。在以该产品为龙头的当地茶产业大发展背景下,五峰生态茶园面积已达到20.5万亩,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说起“采花茶”,据说当年容美土司田舜年多次进京拜见康熙皇帝并纳贡,将为纪念苡禾娘娘而制作的“清明茶”献于康熙,该茶经开水冲泡,清香四溢,康熙大帝捧杯闻香,赞不绝口,故欣然命笔,赐名为“采花茶”,嘱为“贡茶精品,永世为继”,“采花茶”由此得名。田舜年回乡之后立即修建了一座石拱桥以示纪念,命名为“百顺桥”。该桥历经风雨沧桑,现今依然屹立在五峰县湾潭镇,为世人所感慨和惊叹。

茶香清熏,手留余温。经常伫足远眺的阳台,俨然成了我专属的小小茶室。此刻,中码头商船的声声号子,正伴随着古茶道的悠悠骡铃在我耳畔回响。窗外的斜对面,正好是占地146亩的采花毛尖生产总部和湖北茶博馆。那里凝集着五峰的茶历史,传承着五峰的茶文化,讲述着五峰的茶故事,开辟着五峰的茶未来。不时,会有大群游客慕名而来,痴迷而去。这一切,离我是这么近,是这么的不可分离。

突然,或者再一次,或者永远地,我对家乡、对五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崇拜和依赖。五峰千山万水,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达81%。一年四季飘逸的茶香,万亩相依相连的生态茶园,2012年开始建设的新县城,使五峰已经成为了武陵山深处一座具有浓浓土家茶乡特色的新兴城市。

2016年初,五峰提出打造“世界茶旅名城”的目标,我深深感知到,这不是梦,不是口号,而是脚下正在迈开的路,正如万里茶道的源头发端一样,我们此刻正走在一个辉煌征程的全新起点上。

猜你喜欢
渔洋土家茶香
浮生遇到你茶香舍
王士禛“渔洋说部”研究综述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诗人的表演:渔洋山人与“自我画像”①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王渔洋及清诗的地位
四季茶香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来一杯午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