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8-05-07 07:52郭海兵张黄曹伟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

郭海兵 张黄 曹伟平

【摘要】随着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而来,对我们产生了方方面面的改变,特别在知识的传播和获取上,产生了颠覆性变化。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属性,通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推动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当代学生检索能力的现状,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体系阐述了大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关键词】大数据;文献检索;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5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05-02

近年来,我们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智能终端的使用和普及,各种各样的数据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数据的组成结构、存储形态等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大数据”时代来了。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对于人们学习知识、传播知识方式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与信息技术发展最为紧密密切,也必将收到大数据的影响。信息作为各种新知识的土壤,催化出各种新技术发明;高度的信息化催生出“大数据”,而“大数据”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和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电子邮件以及网络公开课等多种方式,向全球范围的学者、专家获取知识;除了传统的文本形式的课本,还有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课本。面对几何量级增长的信息量和复杂多样的信息形式,学生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如何对信息进行高效加工组织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大数据时代与高校图书馆

目前对于大数据没有统一定义,但是“BigData”是美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一概念的逐渐引起了全球关注。大数据不仅指数据体量大,并且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和样式,数据中间有一些内在的规律,需要我們通过科学方法解释规律,解决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中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基本完成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既提升广大读者的使用体验,也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图书馆的数字化形成了诸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数据产品,这些产品无论在形式上多样性还是体量方面,都符合“大数据”的属性。因此,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教育部的规范文件中,也对高校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并对开设相关课程给出指导意见。

二、高校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的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升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笔者针对本校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有65%的学生利用网络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网目的主要集中在聊天、玩游戏、看视频等几个方面。很多学生对于那些为学习提供帮助的综合性、专业性的数据库不够了解;与此同时,尽管已经接受了一些文献的培训,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独立实践。造成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不足,特别是本科学生,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文献检索的意识淡薄,视野停留于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惯于运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对文献检索方法兴趣不大;第二,网络资源形态多样、内容海量、缺乏组织体系,使得学生在文献检索过程中经常满怀困惑。

三、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知识学习的提出了“短、平、快”的要求,人才培养也必然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知识检索技能,实现“授之以渔”的华丽转身。对于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

关于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立足于大数据的这一大背景,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生理条件,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熟练的使用各种网络搜索工具,针对搜索的问题提取出关键特征词;(2)具备一定的文献分类的常识,特别对于自己所修专业的分类的了解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3)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料;(4)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标签化,运用归纳、分类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抽象整合;(5)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一定的甄别、自控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自觉的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

2.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检索工具

目前主流的文献检索教程中,通常将文献检索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确定检索目标和主题;选择检索工具;分析问题,确定检索词;检索输出。这其中检索工具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对一些数据库检索的培训。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的知识情报的获取已经不再依赖于专业的数据库,例如谷歌学术可以搜索到很多的免费的文献资源,同样可以在百度文库和学术上收集到很多学术资料。邱璇在设定大学生的信息检索素养的指标体系中,对信息渠道的界定过程中,提出图书、期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都可以作为信息检索的渠道;相应地,文献检索的方式也由传统的数据库的检索拓展到搜索引擎。

传统的文献检索技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的体系;相应的,能为检索技术的使用者所提供的情报知识是完全符合学术规范的,因此具有很好的确定性。但是往往由于出版周期等一些因素,这类信息在时效性上面,具有一定的滞后,并且在数据形式上比较单一。大数据时代,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以声、光、电等不同的形式存储起来,运用现有的网络搜索工具,可以实现及时的收集和检索知识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领域,诸如搜索引擎这类方式具有很好的优势。但是那些混杂于大数据中的各种知识,既有“真知识”也有“伪科学”。因此,对于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检索工具的培训外,还应与时俱进地开设一些主流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课程。与此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知识“真伪”识别的培训,例如教育学生将网络搜索知识和传统搜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存真去伪”。多元化的文献检索工具,能够让学生在文献检索能力提升方面,实现“多条腿”走路,实现文献检索的优缺互补,各尽所长。

3.提升学生知识关联和发现的技能

文件检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知识之间的关联度,运用一系列的关键词汇,逐步精准知识发现和定位的过程。如何在浩瀚如海知识中,快速精确检索到搜索者所需要的知识,对于大学生的文献知识归纳和演绎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邱璇在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度量的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特别地将学生的检索技巧单独作为一个指标,来度量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这些文献检索技巧包括选取合适关键知识点进行检索、运用多关键词进行关联检索以及多方位的高级检索等方式。如果将各种文献检索的工具和方法的培养看成对学生进行“硬件”方面的提升;那么对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和发现技能的培养,就是对学生在“软件”方面进行提升。这种“软件”方面的技能更是学生能够内化于心,受用一生的技能;能够让学生充分的实现知识归纳和演绎。当然这方面技能培养,更多职责在大学生的培养单位,要结合平时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归纳,抓取出关键知识点,逐步的提升知识关联和发现能力。

4.数据分析技术和文献检索相结合

大数据时代,迅猛发展的信息数据在结构、类型以及存在的形态等方面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中包含着大量的隐性信息,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对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培养学生从海量信息中发现知识、利用知识的技能,一方面需要学生形成一定文献检索的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大部分的文献和知识都是以网络作为载体,因此需要首先培养学生数据思维模式。除去课堂所受课程内容,很多的知识都是以各种形式存储于各种载体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文献管理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出知识结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诸如NoteExpress和EndNote等这类文献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收集、整理和管理文献数据,对于学生后期延伸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都会有很好的提升。

面对无论是数量和题量上都很巨大的海量知识数据,如何实现进行知识的精炼和提纯,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需要一些的必要的统计分析的手段。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培养的同时,适当的引入数据分析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些统计软件例如SPSS、Citespace、Ucinet,可以让学生利用统计分析结合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繁琐的文献数据,化繁为简,从中发现新知识新规律;进而逐步的形成数据思维的模式。

犹如滋润万物的春雨,大数据已经悄然的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我们在意与否,它已经实实在在的改变了我们。这是一个大变革和大變化的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那些扎在象牙塔外的藩篱,已经逐渐的被互联网和大数据打破了。文献检索能力培养为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设了另一条桥梁,其稳定和坚固,需要每一个参与者不断的改革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孙琳.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理论观察,2013(4):99-100.

[2]张怀涛,慎明旭,岳修志,等.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81-85.

[3]符静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新趋势.[J]情报探索,2014(6):125-128

[4]刘宇,刘滨.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文献合作关系挖掘方法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7(3):81-85

[5]朱卫华.浅谈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7(12):41-43

[6]何燕.何天云.信息检索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邱璇.丁韧.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提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9(6):75-80.

猜你喜欢
大数据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