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2018-05-07 07:32刘晓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我国许多职业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难以真正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无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本文立足于上海中本贯通与北京高端贯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地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真正地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 中本贯通 高端贯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06-02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能够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真正地加强职业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大部分的中等教育阶段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因此职业教育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实际属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产业属性。

上海以及北京通过中本贯通以及高端贯通的形式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以及创新,但是结合本文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在加强职业教育模式革新的过程之中受到了许多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及制约,同时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个地区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在上世纪90年代初,职业教育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经历了自身的辉煌时期,在90年代末之后迅速衰落。为了能够真正地为我国职业教育指明道路和方向,以上海、北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开始积极地结合国家所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断地推动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创新,通过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各种人才问题。但是,职业教育改革涉及许多不同的问题以及环节,我国各地区必须要将功能完善、改革深化以及供给的优化升级相结合,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以此来真正地为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以及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上海中本贯通

作为上海地区中招的一大革新,该地区所推出的中本贯通以加强中职与本科之间的贯通为核心,在对上海中本贯通进行分析以及研究时可以看出,该地区地区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之中投了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不容乐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上海地区中社会公众就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比较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有的就业方式以及社会分配模式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动,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受到了这一现实情况的负面影响以及冲击。因此许多地区的职业院校在招生的过程之中实际的招生数量呈现着不断下滑的趋势,上海中本贯通为了提高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开始采取降低分数以及费用的形式来保障自身的生源,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现状。结合本文的实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对象之中有7%的调查者对中本贯通持肯定态度,有2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明自己想上中职类院校,剩下的68%的被调查者则明确提出自己对职业院校比较反感,较低的社会认可度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在革新的过程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以及障碍。

通过对上海中本贯通中的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背景以及学习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中考之中所取得的成绩不容乐观,大部分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同时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也没有获得父母的认可以及鼓励,因此学生的厌学心理比较严重,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最终导致上海中本贯通实际的落实效果不容乐观,学生无法更好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往往只为了混文凭而进入中职院校,这种学习动机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还难以真正地促进中职院校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同时中职学校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及教育时也面临着许多的教学压力,上海在落实中本贯通的过程之中也受到了这一社会因素的影响,较低的学生质量直接制约了现有教学机制的革新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三、北京高端贯通

北京所提出的高端贯通注重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一点与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相近。职业院校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为目的,因此在设置相关课程的过程之中会严格按照社会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保障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但是根据所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传统优势专业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弱势专业以及新兴专业快速崛起,但是因为实际的实习基地较少,北京在落实高端贯通时难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过程之中无法保障明确性以及科学性。对于挖掘机、数控机床以及汽车维修等对专业要求较高的课程来说,北京在高端贯通过程中的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这类课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大部分的学校缺乏一定的办学资质,较为模糊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1.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以及创新的过程之中之所以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阻碍,主要在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这一现状,我国国务院在2005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积极地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以及领导,严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立足点和战略重心,以此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革新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上海中本贯通与北京高端贯通来说,在实践的过程之中也需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深入分析,高效地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

2.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创新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许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较好的地区,上海以及北京要想突破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桎梏,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充分地发挥政府管理以及监督通过成立的作用和价值,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来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实现学校课程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并为其提供专业的咨询,严格按照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教育教学进行调整,保障自身所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对于上海中本贯通以及北京高端贯通来说,之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之中遇到许多的困难,主要在于这两个地区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不容乐观,不可否认,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职业学校现有的综合实力,通过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来积极地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管理者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不断地拓宽办学思路,将教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贤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研究与分析[M].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

基金項目: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17年度科研项目(XY-SK-17-2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敏(1989-),女,汉,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物理专任教师,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职业教育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