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的思考

2018-05-07 07:32郑锦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摘要】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的重要补充,基于此,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聘任、规划、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兼职教师 健全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03-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兼职教师队伍已成为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生力军。然而,如何针对兼职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成为民办高校面临的重要命题。

一、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聘任程序缺乏系统设计

多数民办高校聘请兼职教师,程序简单,不像聘用专任教师那样采取严格的筛选录用程序。通常是:由二级院系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和任务,通过人脉关系从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等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再向学校教务处和人事处报备,由学校与兼职教师签订简单的聘用协议。这种做法简单粗放、规范性不强,不利于学校综合把握兼职教师的师德品德、教学水平、实践指导能力等,容易造成教学事故。

2.缺乏有效的中长期聘用规划

虽然多数民办高校开始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但为弥补师资不足、节约教育成本,常常将其作为解决师资匮乏的“应急”措施,很少从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战略等高度,制定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这不利于学校整合专兼职教师资源。

3.缺乏配套的职业培训体系

民办高校的兼职教师来源多样,主要有高校教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及自由职业者等。除高校教师外,多数兼职教师在任教前并未接受过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执教能力培训,任教后高校又没有组织相关的职业培训,致使教学方法欠缺、授课内容欠规范、教学效果不理想。

4.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多数民办高校对兼职教师的管理重心多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上,缺乏对兼职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胜任度、工作态度等的定期考核及评价。虽然多数高校将其教学考核纳入学生评教范围,但很少请教学督导、专家、同行进行评教,且评教多流于形式,不但未能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个人并作出相应指导,也未能对学生满意度高的教师作出公平的评价和褒奖。其次,兼职教师课酬核发一般是根据资历按课时计算,上课质量好坏并不影响其课酬收入。这些势必影响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5.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氛围

兼职教师选择承担教学工作并非都只是为获得额外收入,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提升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当前,高校对与兼职教师的关系多数停留在簡单的聘用关系上,很少将其真正纳入重要师资看待,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忽略了对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致使兼职教师对学校缺乏向心力。

二、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的措施

1.坚持严格准入原则,完善聘任机制

实现专兼结合,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民办高校要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就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健全选拔聘任机制。要规范选聘环节,对兼职教师人选不但要考察学历资历、全面评估其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更要考察师德品德、工作态度等。明确聘任后,双方要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同时,要建立健全兼职教师档案,将兼职教师信息登记、汇编成册,不断更新和完善兼职教师数据。

2.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

一方面,民办高校要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专业学科建设等高度,综合考虑整体师资结构,动态跟踪师资流向,有计划地制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从根本上避免“临时抱佛脚”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互动,不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创造条件吸引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对口的人才入校执教,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适度发展、结构合理的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

3.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促进兼职教师内涵式发展

要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职前职中培训机制。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理论和执教能力系列培训,尤其对来自非教育机构的兼职教师,更要加强其对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使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兼职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模式,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

建立健全学生、同行、专家、督导评价等多层次综合考核评价模式,是促进兼职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对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不应仅局限于学生评教,还应不定时组织同行、专家、督导评教,及时反馈评教结果并作出相应指导。同时,可通过设置评价指标及权重,综合学生、同行、专家、督导评价分数,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结果整合资源,实现优胜劣汰,促进兼职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5.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引进、留任兼职教师人才的关键。民办高校可创造条件适当提高兼职教师的福利待遇,通过教学交流座谈、创建科研团队、合作申报科研项目等方式,搭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单位、学校的交流平台,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对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实践指导的兼职教师给与适当物质奖励或参与评优,调动兼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促进兼职教师主动、积极融入学校工作氛围,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三、结语

健全民办高校兼职教师管理机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促进兼职教师管理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人文化,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兼职教师人才的引进、留任,优化兼职教师师资结构,提升学校整体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章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33).

[2]曹菱红,张正君,雄伟,李萍.关于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的思考[J].高教研究,2016,(5).

[3]李博超,孙崇雪.我国普通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

[4]李志峰,江秀兰.论高校兼职教师的创新性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5).

[5]李芳媛,曾丽英.民办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郑锦伍(1982-),女,汉族,广东广州人,经济师,硕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