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2018-05-14 15:20杨玉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绩效护士

杨玉蓉

[摘要] 目的 探讨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政策的实施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在2012年1月和2015年1月两个时间点选取该院570名护理工作者来参与该研究,采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为调研工具,前后两个时间点进行测评。结果 护士各维度及总分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从而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质量,为进一步推广这种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岗位;分层;绩效;护士;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a)-0064-02

为使临床护理队伍更加稳定、保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卫生部制定了《2011—201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15年公立医院力争实施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即对护士进行合理配置、考核工作绩效、进行岗位培训等[1]。根据卫生部的指导意见并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自2013年起该院就认真落实了该方针政策。随后诸多临床工作者对该政策的实施进行了效果评价,例如,占继红研究发现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2],王华[3]研究得出护士分层次管理不仅可以改善护理质量也可以提高管理效能。护士工作满意度是评价政策实施效果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研究指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态度、护理质量呈正相关关系[4]。之前的研究也有一些评估了该政策的实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研究人群较为局限,例如只研究对专科护士的影响,这样研究结果不能得以推广[5];②仅研究一种管理方案对满意度的影响,例如仅研究分层管理的效果,不能综合评价该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6];③满意度测评工具的制定不够严谨和科学,评估内容过于简单[7]。为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研究采用纵向跟踪的方法,追踪2012年1月和2015年1月2个时间点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方案实施前后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该院600名护理工作者参与该研究,由于工作排班、请假事宜、拒绝参与该研究等,最终纳入该研究的共570名,这570名研究对象包括职称: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0名,主管护师180名,护师160名,护士199名;学历:硕士3名,本科180名,大专260名,中专127名。层级:N4级15名,N3级16名,N2级180名,N1级160 名, N0级199名。

1.2 方法

该干预方案包括3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绩效管理,分层管理和岗位管理。

1.2.1 绩效管理 建立绩效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方案。护理部主要负责制定并完善各科室护士的岗位职责、工作细则以及详细的考核内容,便于护士长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直接考核,护士长将考核结果上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经过审核交由护理部审批,再由院内主要分管领导进行审核确定。根据绩效考核公式[8]具体执行。

1.2.2 分层管理 护士长根据各类护士的资质、工作能力等将其分为N0~N4 5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其层级系数0.5~1.2。

1.2.3 岗位管理 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增设不同的岗位,如责任护士、治疗护士、分诊护士,每个岗位设置岗位系数0.1~0.4。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采取2012年卫生部制定的护士满意度调查表为调研工具,问卷共包括2个部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护士满意度量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 、工作科室等;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是借鉴《“十二五”中国护理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结合该院的实际情况,函询专家等制定,该问卷包括24個条目,6个维度:团队协作、排班满意度、护理管理、职业环境、工作回报及专业发展机会,每个维度包括,每个维度包括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非常不满意计为1分,不满意计为2分,满意计为3分,非常满意计为4分,总分1~96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经验证,该量表在该人群中的信效度较好,其中,克朗巴赫系数为0.876~0.923,重测信度为0.813~0.915,显示该量表可以应用。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政策的实施可以明显改善护士的满意程度,表现在护士各维度及总分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绩效、薪酬和职业发展前景是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三大指标,所以护理管理工作就是要挖掘出护士的工作潜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实施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可以使不同层次的护士从事相对应层次的工作,根据其工作实施考核,这样的绩效考核有可以对低层级护士起到激励作用,让其可以向高层级护士学习,同时也可以给高层级护士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平台。实施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有助于护士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根据绩效管理方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质量,更加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政策实施以后,护士对专业发展机会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样,实施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有助于护士长等管理人员的工作走向正轨,摆脱过去的“经验式”管理,使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护士长根据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来对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能使责任更加明确,薪酬分配更加合理,这样以来,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新的政策实施以后,护士各项满意度较之以前均有提升,这样更加利于营造出一个更好的医院工作氛围。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表现在:①量表根据一定的理论依据制定且经过专家函询并验证了该量表在本调研人群中的信效度,说明制定的工具科学、可靠;②调研人群样本含量大,且为在临床工作的护理工作者,说明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将该研究结果做进一步的推广;③该研究设计采用纵向追踪的方法,研究人群不变,更能说明该政策实施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①评估结果较为单一,仅评估了政策实施后护士的满意度,将来的研究设计可以继续评估更多的内容,例如护理质量,病患的满意程度,护士的情绪状况等;②工作满意度的评定运用了量表,属于计量资料,将来的研究设计可以将满意度作为计数资料,综合计量和计数资料的结果来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S].2011.

[2] 占继红,谭娇娣.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91-93.

[3] 王华.护士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27-29.

[4] 孔德玲,王明旭,刘红梅,等.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117-119.

[5] 孙平波,顾惠娟,吴素芹,等.传染病医院实施岗位管理护士满意度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120-122.

[6] 成娟.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管理的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4):67-68.

[7] 宋福莲,黄和蓉,殷莉.浅析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79-82.

[8] 任怡,黄淑敏.优质护理病房护士绩效管理的实施与探索[C]//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华护理学会,2013:758.

(收稿日期:2017-11-04)

猜你喜欢
工作满意度绩效护士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研究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