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8-05-14 15:20顾艳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顾艳清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临床应加强推广。

[关键词] 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a)-0007-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in the Operating Room

GU Yan-qing

Operating Room, Yanting Tumor Hospital, Yanting, Sichuan Province, 621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180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9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risk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in the operating room contributes to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and improving the nursing work quality, and we should enhance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手術室属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医护人员需要使用各种器械设备进行侵入性操作,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救治目标。由于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手术室也是风险事件发生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涉及多个风险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制定预见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风险管理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并做好防范措施,力求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现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风险管理在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为19~75岁,平均年龄(44.82±3.59)岁,其中急诊手术37例,择期手术53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年龄(45.31±3.86)岁,其中急诊手术29例,择期手术6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手术前护理人员核查患者相关情况,确认手术及麻醉的方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不良事件预防措施;手术中护理人员接患者进入手术室,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准备手术药品及器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合手术医生完成相关操作,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向医生报告,术毕完成切口缝合;手术后按照要求处理标本,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患者术后体征,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采取救治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

1.2.1 风险管理宣传指导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意识,深刻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掌握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医院应集中开展风险管理宣传指导工作,组织护理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将规避手术风险事件作为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检查自身的工作,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认有无风险漏洞,同时护理人员之间也要开展沟通交流,指出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深入学习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质量分析等。护理人员要充分做好风险的提前预防,并通过全面监控,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1.2.2 制定围术期风险管理措施 ①术前: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和配合。护理人员要全面核实患者的具体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情、手术类型等,查看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另外护理人员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术前是否出现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有无头晕、心慌、食欲不振等症状,并记录相关信息,向主治医生反馈。经过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了解,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风险等级做出评估,其中高风险患者多为急诊手术,患者情况危急,手术时间紧迫,术中可能伴有各种突发情况;中度风险患者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因素,自身状况一般;低风险患者多为择期手术,身体状态相对较好,无明显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根据风险等级评估,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②术中:护理人员应当按照患者的风险等级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根据手术类型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做好积极的应对和防范。护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手术室药品、器械是否完备,协助患者摆放好体位,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防止患者出现坠床、压疮。手术前再次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以及患者血型等。手术过程中及时配合医生,为患者用药前反复核对药品信息,检查药品质量,特别对于抗生素注射、输血等环节,护理人员要注意检查患者是否过敏、血型是否匹配。所用空血袋应在术后统一处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平稳状态。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检查患者包扎情况,缝合时防止异物留于患者体内,术毕严格清理手术器械及药品。

③术后:护理人员将患者标本放入档案袋,做好标签记录,对患者年龄、性别、科室、住院号、标本名称等信息详细登记,确认无误后送检。护送患者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向家属汇报手术情况,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风险告知,使其了解手术护理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

1.2.3 定期开展培训 为促进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医院应进一步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及风险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风险管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并在培训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强化细节管理,树立法律意识。另外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评估,详细记录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引导其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护理工作中有无准备失误、操作不当、记录失误、切口感染、意外伤害等风险事件发生。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②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很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通过向患者进行问卷调研评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4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场所,不仅对无菌环境要求较高,而且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紧张有序地配合手术操作,应对各种可能突发的情况,加之手术本身会对患者造成身体上的创伤,所以手术室也是医院的高风险场所。随着护理理念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备受重视,而且近年来手术危险事故及医疗纠纷不断产生,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以往实践中发现,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与人员因素及管理因素有着紧密的关联[1]。例如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操作失误,对患者的风险问题认识不足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另外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流程不清晰,日常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管理漏洞,引发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进而规划预防措施,并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风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風险管理强调对潜在以及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前做出预判和防范,尤其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严谨和规范,有效抑制风险因素,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以往研究也证实,手术室护理应用风险管理方法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如贾运乔等[2]研究指出,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纠纷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郝丽君[3]研究指出,观察组通过应用风险管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风险管理在降低手术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通过应用风险管理,手术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规避风险因素,因此,临床应加强对风险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红.风险管理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21-23.

[2] 贾运乔,郑浩杰,侯桂英,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24):3814-3816.

[3] 郝丽君.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0):1573-1574.

(收稿日期:2017-11-04)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