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管理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2018-05-14 15:20曾义柴淑梅孟艳杰张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集中管理应用效果

曾义 柴淑梅 孟艳杰 张燕

[摘要] 目的 探索集中管理中的优质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性和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1 968件待消毒物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物品数量为984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联合实施集中管理,分别对比两组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和医院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2.68%,而对照组为72.66%,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为97.76%,而对照组为85.57%,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优质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科有效降低各科室病房和手术室在工作中的不满和使用不便,同时可提升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集中管理;优质护理模式;消毒供应;应用效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47-02

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和管理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敷料、器械、设备等无菌消毒使用。随着对技术和管理等要求逐渐提高,有学者提出集中管理办法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以及提升临床使用效果[1],该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和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有利参考文献,特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1968件待消毒物品进行分组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该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1 968件待消毒物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物品数量为984件,对照组中有心内科103件、眼科98件、骨科148件、耳鼻喉科79件、神经外科169件、胸外科127件、妇产科179件、皮肤科81件;而观察组中有心内科98件、眼科104件、骨科152件、耳鼻喉科81件、神经外科175件、胸外科130件、妇产科172件、皮肤科72件。排除以上科室收治的艾滋、梅毒、乙肝等传染性疾病,避免影响调查结果的普遍性,对比两组待消毒物品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待消毒物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详细内容如:安排合适人选进行器械和辅料的清洁、消毒、拣选、打包等工作[2]。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在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办法,详细内容如:①集中管理:集中管理主要工作为各科室重复利用物品、器械等进行清洁、消毒、灭菌以及及时供应等,同时在输送到各科室之前应保证无菌敷料的灭菌效果和质量,保证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的安全,协同医院发展管理办法,对于消毒供应人力应合理、有效的利用。共同完成各科室医护人员工作的安全性和无菌性,消毒供应掌握着各科室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质量,若发生消毒不合格可导致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甚至菌株耐药等,严重可出现气性坏疽,危害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②将原有根据各科室收集器械和输送器械的自由式管理时间改变为集中管理,统一收集和发放,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减轻工作负担和压力;③消毒工作专业技术培训,医院应阶段性组织消毒供应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质,医院应派出学术人员进行定点医院学习,将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本院内开展和实施,而重点的培训内容包括集中管理的重点、管理规章制度、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等知识,将集中管理理念贯穿至消毒供应中心;④阶段性专业技术考核和专业知识抽查,医院相关负责人应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阶段性考核,将其考核成绩纳入到绩效,同时为防止护理人员自主学习和提升能力懈怠,应进行流动性的抽查;进一步加深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消毒物品的合格率和医院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的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各科室使用特点拟定满意度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85~100分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调查所采集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算、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待消毒物品合格率

统计发现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2.68%,而对照组为72.66%,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對比病房和手术室对消毒物品的满意度

统计发现观察组中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为97.76%,而对照组为85.57%,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重要工作,若合格率不达标和管理不够严格,可直接影响全院患者的治疗效果,若大面积发生感染,可导致发生全院细菌感染,发生交叉感染后患者可出现耐药反应,进而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而从前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而随医疗水平不断的提升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不断贯穿,为相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国家项目,已逐步改良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模式,效果已得到显著提高[3]。

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可将原有各科室分别收集和随时收集器械和敷料改变为现有的集中管理,大幅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

提升无菌敷料的合格率和质量,采用集中管理可降低原有零散消毒的消毒效果和质量,同时可保证供应质量和供应速度。降低由于零散消毒带给护理人员的不认真性。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强度,进而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效率和责任的提升使得消毒物品质量有所提升,大幅度降低医院发生感染的可能性[4]。

消毒供应工作的好与坏,可直接影响医院内发生医疗纠纷发生率,优质的消毒供应可大幅度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在当今病毒不断地更新换代,若消毒不完全可直接影響临床治疗效果,虽然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整体运营中扮演者幕后工作,但同样为临床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服务性[5]。通过该次调查发现,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2.68%,而对照组为72.66%,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病房、手术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为97.76%,而对照组为85.57%,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在优质服务中实施集中管理可有效保证器械、敷料在清洁、消毒过程中的程序化和专业化,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提升医院整体治疗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丽,李玉娟,聂玉香,等.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5261-5263.

[2] 向琼英.3C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53-55.

[3] 柳浩然,郑春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心理医生,2015,21(18).

[4] 徐玲英,唐博,陈玉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53-254.

[5] 张燕,隋丽娜,张丽波,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171-172.

(收稿日期:2017-10-12)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集中管理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域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