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2018-05-14 15:20刘莹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应用效果

刘莹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于社区高血压护理管理实施家庭签约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社区内128例高血压患者档案,根据档案编号尾号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家庭签约服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对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用药依从性、生活管理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运动、饮食、休息以及精神压力等生活管理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且趋于正常范围值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施家庭签约服务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签约服务的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患者可自行管理自我行为,提升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家庭签约服务;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49-02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为患者由于某种或某几种原因导致,但原发性高血压并未知晓哪种原因导致,但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节奏、规律的紊乱,使得患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且临床治疗统计发现年龄趋于中年,患者年龄发病总数以老年患者居多。对于高血压主要采用口服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方式为主,但患者往往由于对血压知识的不了解和重视度低,导致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差,若病情继续发展可累积全身多个器官的并发症,但随着社区工作不断的开展,且逐渐与医院的临床工作进行对接,使得不适合长时间临床治疗且需护理管理的慢性疾病逐渐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和管控[1],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文就社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签约服务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详细讨论,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有利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调查主要选取本社区内128例高血压患者档案,根据档案编号尾号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7例, 年龄范围60~79岁,平均年龄为(68.49± 4.13)岁,学历:小学至初中19例,高中至中专26例,中专至大专10例,大专以上9例。而对照组中男3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61~80岁,平均年龄为(68.93±4.19)岁,小学至初中17例,高中至中专25例,中专至大专12例,大专以上1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且经过检查后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②患者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DP)均在DBP>90 mmHg 或SDP>140 mmHg;③患者和家属对该次知情同意书内容均了解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脑血管、肝肾衰竭、凝血系统障碍等疾病;②精神疾病,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如健康教育、定期随访、饮食护理以及用药管理等。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实施家庭签约服务护理管理,详细内容如下:①综合评估病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现有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如收缩压、舒张压、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档案;②培训考核:社区管理人员应根据社区内工作重点进行阶段性培訓,主要内容为老年高血压饮食、休息、用药等注意事项,并根据学习重点进行考核,提升护理人员对实施家庭服务理念的掌握情况;③发放责任护士联系卡:医院应根据本社区内护理人员数和患者数量制作便民联系卡,并划分管理护理和片区内患者,方便管理;④拟定方案: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综合病情拟定个性化护理管理方案,告知患者可随时与责任护士联系和沟通;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组织本社区内健康教育讲座知识,主要讲解内容为发病机制、预防办法、并发症等,通过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来提升患者遵医嘱行为;⑥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现有病情拟定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应多食用水果、蔬菜等粗纤维、低热量、低脂肪、少盐食物。且应为患者拟定运动计划,适量运动可有助于患者消化和控制体重;⑦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应每半月进行上门随访1次,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现有病情并适当对患者护理计划进行调整[2]。

1.3 观察指标

设置护理管理时间为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生活管理、满意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采用本社区拟定的满意度调查表,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专业知识、职业素质等,每份问卷为百分制,其中85~100分为非常满意,75~84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调查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以及日常管理情况,详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见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在近些年发病人数随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且东北地区人数明显较南方人数多,主要由于东北居民碘盐摄入量较高,且饮食过于油腻,但南方居民发生高血压原因主要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且临床研究发现长时间高血压,可并发患者心、脑、肾等疾病,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极高,查阅我国高血压相关资料发现,约有近50%疾病死亡率均伴有高血压疾病[3]。高血压为慢性疾病,若长时间给予患者医院住院治疗,可导致患者内心出现紧张和恐惧心理,所以就目前医疗水平已逐渐将高血压归类至社区服务,但由于高血压患病人群大多为老年患者,使得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普及较难,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这就给予社区护理管理服务一定难题。随着高优质护理服务不断的推行,诸多的护理管理模式逐渐的在各个科室开展,但对于社区护理管理采用家庭签约服务逐渐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对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度等,直接改善患者现有病情[4]。

家庭签约服务为人性化、针对性服务模式,主要将服务活动责任到人,使得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长期、友善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对自我疾病流动性监控、相关疾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该次采用家庭签约服务在本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管理模式中大面积的应用后发现,患者可自行监督自我用药情况,饮食纠正、坚持锻炼等多方面,此外,伴随护理人员定期随访,对患者现有病情护理计划进行更改,更有效提升高患者对血压控制情况[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运动、饮食、休息以及精神压力等生活管理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且趋于正常范围值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施家庭签约服务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管理采取家庭签约服务科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掌握健康知识程度、对护理管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崇芳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J].甘肃科技,2017,33(14):128-129.

[2] 黎月银,汪顺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6,29(2):371-373.

[3] 樊小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周刊,2017(3):38.

[4] 常永智,王少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98-100.

(收稿日期:2017-10-13)

猜你喜欢
老年高血压应用效果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氨氯地平与松龄血脉康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不同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