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

2018-05-14 15:20李延玲王鑫钰牛瑞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李延玲 王鑫钰 牛瑞雪

[摘要] 目的 综合性分析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4—2017年几年期间对100例肾内科患者的相关肾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并且需要从根本上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力度以及风险知识教育力度,完成医患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并且实施有效的细化护理管理流程等。对比之前的风险管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同时分析护理人员对风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整体认识风险管理等情况。结果 风险管理之前(11.00%)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0.00%)之后。风险管理之前(60.00%)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管理(98.00%)之后。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风险管理之前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肾内科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可以促使护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还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事故发生率,并且降低护患纠纷率,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促使患者安全得到保证。

[关键词] 肾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82-02

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因素出现一些难以确定时有害因素,最后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造成患者出现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指的就是护理风险。护理风险不仅具有一般风险所具备的特性,与此同时,还具备风险水平高以及明显的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并且,风险关系到护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在实际工作者,如果出现意外事故,那么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于各级医院诊疗肾脏疾病来说,肾内科是专门设立的一个临床科室,分析其常见疾病类型得到以下几种:①慢性肾小球肾炎;②肾病综合征;③急性肾功能衰竭;④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肾内科疾病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需注意事项,且存在非常大的护理难度。在调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到,在肾内科管理中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护理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管理效果,可以促使护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还可以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收取肾内科疾病患者100例患者作为调查的主要对象,针对选择的肾内科所有护理人员20名实施针对性强的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在肾内科疾病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为51例、49例,年龄最小跟最大分别为14岁、80岁,统计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20±5.20)岁。选取的护理人员的年龄22~40岁,统计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52±2.04)岁,分析其学历得到,本科护理人员有15名,大专护理人员有5名。

1.2 分析肾内科安全隐患问题

分析肾内科安全隐患得到:①护理人员因素;②疾病原因;③患者及患者陪护因素;④管理缺陷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指的就是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标准完成患者巡视,对于护理文书书写也没有按照标准书写,没有告知相应的护理操作内容,并且没有细心做好护理操作工作,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导致患者不舒适,并且导致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出现不满意的情况。疾病原因指的是,患者因为疾病方面的因素,导致其活动无力,最后造成跌伤、坠床等危险事件的产生,还有可能长期卧床造成严重的压疮。患者及患者陪护方面的因素指的是患者意识模糊,造成意外拔管,或者是体位改变不规范,或者是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健康宣教等工作不合理,最后造成患者抵触治疗,依从性非常的差,自信心也没有。管理缺陷因素指的是明显缺少危重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制度。

1.3 方法

1.3.1 针对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工作 ①从根本上强化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理论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的规范、行业的法规、医院的护理制度等[1]。

其次,实施风险管理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从根本上掌握肾内科全部相关疾病的急救方法,并且掌握其仪器的正确使用,熟悉各种各样的操作注意事项等。

②从根本上强化风险管理职业精神培训工作。着重强化培训护理人员职业归属感以及其人文观念,并且促使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2]。并且,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足够的同理心,并且保持和蔼的态度,言语恰当不影响患者的心情,并且保持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实现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并且从根本上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

③促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得到根本性提升。肾内科疾病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且病情的变化速度非常的快,大部分患者预后效果均不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患者病情存在明显的变化,那么就需要第一时间跟医生、家属进行针对沟通,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患者的认可以及家属的理解,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基础的改善。

1.3.2 实现护理管理流程的细化 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促使护理风险评估制度得到基础的完善,并且完成患者病情的及时评估,实现危重患者巡视的强化,从根本上完善相应的宣教工作以及安全防范工作。在患者入院之后,第一时间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从根本上记录现病史以及既往史,实现疼痛评分、压疮评分以及跌倒评分等指标的综合评估,完成护理风险的评估,在分析评分结果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记录以及标识,之后实现上报,以此完成风险发生的预防,还可以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得到基础的保证。这是关注特殊患者的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存在高风险的患者,这是就应该实现有效的医护沟通,准确定位隐患所在,之后完成一系列晨会通报,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實现患者的医护共同管理。对于特殊人员需要着重分析。如果是经验较为缺失的护理人员,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带教工作以及培训工作,老员工带新员工,存在不足的话就应该及时将不足指出且纠正。

1.4 评价指标

分析以下指标:肾内科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认知;护理纠纷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实施计数资料的处理与计量资料处理。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经t进行检验;应用[n(%)]来描述计数资料,经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内科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情况

对比分析风险管理之前以及风险管理之后的肾内科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情况得到,风险管理之前(11.00%)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0.00%)之后。见表1。

2.2 护理管理满意度

对比分析风险管理之前以及风险管理之后的护理管理满意度情况得到,风险管理之前(60.00%)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管理(98.00%)之后。见表2。

2.3 护理人员的认知

实施风险管理之后,不管是风险因素的认识、风险管理的行动取向,还是风险管理的整体认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改善,相比实施管理之前,对比统计学差异非常的明显。风险管理之前风险因素认识、风险管理行动取向、风险管理整体认识的认知率分别为50.00%、52.00%、51.00%;风险管理之后风险因素认识、风险管理行动取向、风险管理整体认识的认知率分别为87.00%、88.00%、90.00%。

2.4 护理纠纷发生率

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00%,风险管理之前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肾内科护理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想要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那么就需要全部的护理人员从根本上掌握护理基础理论。该次研究旨在分析肾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3]。所以选择2014—2017年几年期间的相关肾内科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作为调查主体,分析风险管理之前跟风险管理之后的肾内科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管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认知;护理纠纷发生率。在完成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得到,风险管理之前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风险管理之后。风险管理之前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低于风险管理之后。实施风险管理之后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风险管理之前。所以按照实际需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改善护理的质量。针对分析肾内科护理安全操作所存在的隐患问题,完成风险管理方案的针对制定,最后实现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的强化,并且促使其树立风险教育意识。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肾内科患者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促使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得到基础的保证,并且还可以促使风险事故发生率降低,且降低護患纠纷发生率,并且还可以促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促使护理人员在风险因素方面的认识以及风险管理整体方面的认识得到基础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娜.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2):75-77.

[2] 姚永梅.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45-47.

[3] 申屠俊.肾内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9):147-148.

(收稿日期:2017-10-15)

猜你喜欢
肾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肾内科护理中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及干预措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怀孕后患慢性肾炎怎么办?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