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张珺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

张珺

[摘要] 目的 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2017年1—4月期间选取48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计算机分组方式,观察组小组合作学习法,有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有24名,对比两组护生的专业实施能力和各项能力提高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率(91.67%)、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率(100.00%)、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率(91.67%)、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率(100.00%)、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率(95.83%)、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率(95.83%)、操作质量评分(96.58±1.84)分、操作流程评分(97.26±1.41)分、器械准备评分(95.86±2.19)分、理论知识评分(96.35±1.02)分、技能操作评分(96.45±2.45)分均高于对照组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率(45.83%)、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率(50.00%)、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率(50.00%)、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率(50.00%)、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率(54.17%)、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率(45.83%)、操作质量评分(76.15±2.36)分、操作流程评分(75.48±3.46)分、器械准备评分(78.41±2.31)分、理论知识评分(78.16±4.65)分、技能操作评分(78.46±3.54)分(P<0.05)。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法;外科护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b)-0011-03

护理学主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培训患者护理实践能力,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科,其中最为重要的分支之一为外科护理学,其主要强调护生的动手能力,且要求了护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稳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完成外科护理措施[1]。通过对护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法,方可培养护生的理性操作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2]。该文选取2017年1—4月期间的48名护理實习生为研究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8名护理实习生为此次研究对象,随后实施抽签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小组合作学习法;24名)和对照组(常规教学法;24名)。观察组均为大专护生,其中1名为男性,23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0.69±1.98)岁。对照组均为大专护生,其中2名为男性,22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0.51±1.73)岁。两组护理实习生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当护生进入临床后,有资历高、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进行带教。

观察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主要措施如下:①组建学习小组:该次小组成员均为2017年大专毕业生,由4人组成一组,共分为6组,由执行力强、理论知识好的护生作为学习组长,主要负责通知组内成员小组会时间、协调组内成员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3]。

②临床见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入科的第一天,由教师对其进行简单宣教,告知护生日常护理注意事项以及护理基础操作,且在当天组织学生观看护理短片,比如膀胱冲洗术、胸腔闭式引流、T形管引流、胃肠减压术等,同时告知护生临床中的沟通技巧,要求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确保各个小组成员理论知识成绩和基础知识成绩达标[4]。

③角色扮演:向每组成员发放病例,且要求护生按照病例情况完成护理查房扮演,且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正常情况下,角色主要包括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老师、责任护士、护士长等,小组成员通过分析病例,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质量评分、操作流程评分、器械准备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评分、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率、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率、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率、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率、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率、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后,能够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人际交流等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能够促使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技能操作能力,且能够促使护生顺利步入临床实践中,属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通过对护生实施小组合作式教学法,能够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培养护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6]。

在护生步入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包括:沟通心态有待提高;护生能力发挥不均衡;考核方式存在不足;学习兴趣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等。通过分析以上缺陷,该次实验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其实在20世纪提出,舒适与一种实效、创意的教学策略和理论,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基础实施的一系列护理措施,且通过以团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能够培养护生团结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7]。该次实验通过对护生实施组建学习小组、模拟演示法、临床见习、角色扮演等措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互帮互助、相互协助等状态,从而提高护生的解决、分析、交流、合作、学习问题的能力,发挥护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协调组内关系,起到相互影响的作用,因此其教学方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8]。

综上所述,对护理实习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将其用于外科实践教学中,能够培养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兰.合作学习在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2(11):1560-1561,1562.

[2]  王芳.普外科护理见习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47(3下旬版):554.

[3]  王婷.外科护理学合作学习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5,52(11):33-34.

[4]  Niva Wengrowicz.Teachers' pedagogical change mechanism - Pattern of structural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pedag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TTD)in diffe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s[J].Computers &amp; education,2014,76(Jul.):190-198.

[5]  肖素香.合作学习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74(22):73-74.

[6]  李缇,秦立国.小组合作学习在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69(34):64-65.

[7]  黄绍金.以典型病名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47-48.

[8]  雷璇,王筝,肖素香,等.以案名为前导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2):192-194.

(收稿日期:2018-05-13)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