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思政课的消极影响

2018-05-14 09:06杨晶晶
丝路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

【摘要】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要应对网络对思政课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做到:第一,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引导学生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第三,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

【关键词】网络;思政课

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互联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不断展示其威力,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的影响力度无疑也越来越大。其中,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或利或弊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守护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一、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要达到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就必须足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刘奇葆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第一位的标准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络传播的影响,最首要的原因是:部分教师的理论功底比较薄弱,对马克思主义的原著读得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真正读过原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来源仅限于原来上学时的知识储备或者教材上概括性的表述,没有真正弄懂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精髓。没有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能够“真信”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己都不信,又如何引导学员信?怎么会有说服力?所以,下足苦功夫,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启迪和引导学员、实现思想政治课对学员理想信念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

二、增强学生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不可否认,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众多负面的价值观念、理想判断的传播,经常会影响学生们的价值观形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而且,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具有激情,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丰富,思想比较单纯,对有些事情的认识容易陷入理想化和片面化。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网络信息传播对学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影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守护。这就要求教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要加强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舆情应对能力,首先,要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中,穿插当下网络舆情中与之相关的热点话题,并罗列网民的各种观点,通过提问发言来了解学生业已具備的认识水平;其次,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客观评判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学员不被“假新闻、假事件”以及“假理论”所左右;最后,我们不仅要培养学员认清楚网络上众多错误理论和言论的能力,还要带领学员坚决地与其做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守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

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在急遽变化的环境中迅速调整适应,努力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员应该努力使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高超的授课艺术。在网络信息传时代,学员的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多,思想更容易受网络上纷繁复杂的负面信息的影响,更容易受网络世界中一些庸俗无聊东西的影响,更难接受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深厚的理论根基、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高超的授课艺术重新树立教员个人的“魅力权威”,从而说服甚至征服学员。第二,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提高思维能力优势。现代网络信息虽然呈爆炸式发展,但已经出现“内容”为王的趋势。“内容”指的就是剥离信息的外在形式包装后呈现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掌握思维能力的优势,才能在长期的思维培养中赢得学生的信赖,进一步顺利地开展教育活动。第三,要实现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与课余教育相结合。网络持续地对现代人产生着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是如此。每周两节或三节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很好的实际效果,开展课堂外的教育和宣传就势在必行。但课余时间的学习必须采用与课堂学习不同的模式。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师或学生可针对当下的理论或舆论热点,组成网络学习小组,展开网络答疑和互动,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的不足,更进一步给学生发言平台,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教学。

四、结语

总之,在网络不断发展、影响甚至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应该不断调整和适应大环境的变化,看到网络信息为课堂带来的便利和帮助,同时也要扎实工作,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引导学生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掌握网络时代的教学规律,以应对网络可能会对思政课产生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清华.网络新闻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06).

[2]殷来宾.网络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角色转换分析[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简介:杨晶晶(1989.09—),女,汉族,河南登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政治法律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