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丝绸之路”多元化安全力量的构成及启示

2018-05-14 09:06金楠
丝路视野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

【摘要】自汉通西域以来,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作为中国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 “使穷髪之地尽为编户”的政治理想,唐在突厥、吐蕃、大食等政权激烈的角逐与博弈中开拓了丝路经营的宏大局面。唐中央政府主动顺应西域政治形势,积极变革调整戍边体系,布局丝路防御体系,合理配置维护“丝绸之路”安全的力量,奠定了边疆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今天新疆地区安全力量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唐;丝绸之路;维护安全力量;边疆安全

唐对丝路的经营,是建立在汉以来深厚的政治基础之上的,而唐代疆域更为辽阔,其领土范围远超汉朝,要实现对丝路地区的实际控制、维护边疆的稳定发展,需要更合理和更多的维护安全的力量。

一、唐朝“丝绸之路”边防体制

从唐太宗开始,唐中央政府能以一贯之视西域为唐之一部分,努力“使穷髪之地尽为编户”从而确保天下长治久安,同时与突厥、吐蕃、大食等政权在西域进行激烈的角逐与博弈中形成了远胜与汉的政治视野和欧亚战略格局。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颉利被灭后,唐朝将来降的七城建立了西伊州,并以此为新的机遇,开始全面经营西域。贞观十四年,唐设西州和庭州,并特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监督伊、西、庭三州,并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军事整体,成为唐朝从东向西经营西域的一个基地。此后,在与突厥、吐蕃、突骑施、回鹘等势力的角逐中,唐朝正是以伊、西、三州为支点,有效控制了四镇地区,并将影响力延伸到葱岭以西,在西域建立起其長达1个多世纪的统治。这期间伴随着边防体制三次比较大的调整:伊、西之地曾属于安西都护府、西州都督府、金山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伊西北庭节度使等;军事组织方面,设镇、戍、驿,西州最初尚设有折冲府,进入军镇时代后,三州之地又先后出现了瀚海军、伊吾军、天山军等军镇。伊、西、庭三州的军政体制与唐丝绸之路边防体制的调整同步,体现了唐在风云变幻的西域政治形势下,主动变革调整戍边体系,积极经营丝绸之路的政治决心。

景云元年末(710年),置河西节度使,在加强边境军事力量的同时,使唐西北军事格局有了核心和大后方,于是,丝路军事格局形成以河西为中心,以安西四镇、北庭为两翼,共同保全四镇,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

二、唐朝“丝绸之路”多元化安全力量

依托西域的军事格局,唐朝逐渐建立并完善了军事管理机构。《新唐书·兵志》云:“唐初戍边者之兵,大曰军,小日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分布于西域各交通要道的军镇及军事行政与一体,成为丝路军事防御体系的战略核心,与“守捉”“城”“关”“烽”等组织共同构成丝路地区的军事防御网络。这种严密布防,突出重点的防御模式为以军镇驻所为核心,向四周要道、要隘处辐射状分布守捉、城、镇、戍、烽铺的网状的驻防系统,对唐朝丝路地区的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驻防系统中,唐朝丝路安全力量得到了合理的配置。

唐朝维护丝路安全的力量,主要由折冲府府兵、军镇、守捉、戍、烽、上番卫士、兵募和城傍子弟组成。

府兵是保证关中和京师安全的主力,其余则根据军事形势分布于全国,镇兵是地方军的主力,镇守于边疆、镇压地方反叛。经历了中期的戍边体制改革后,职业化的、具有较高战斗力的常备军——镇兵担当主力,丝路的镇兵主要由汉族职业兵和城傍子弟构成的蕃汉联军构成。而唐朝丝路驻防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充分发挥边疆少数民族的主体作用,并能充分调动起他们戍边的积极性。

比如,著名的赤水军中的骑兵就多为胡兵,被誉为“河西骑士之佳称,非赤水军莫属也” 。“其组成先是武德年间改编的李轨旧部,大部分来自各胡族。垂拱以后,又有回纥、契芯等铁勒部补充进来。又如豆卢军,“豆卢”因姓氏而得名。这些人是圣历二年以前河西地区的吐谷浑人。在与汉人长期的生活中,一部分保留骑射游猎习俗的吐谷浑人被唐政府纳入了边防力量。

少数民族武装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镇戍的主力,参与了大部分边疆的有规模战役,典型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如 “城傍子弟”,因内附城镇的旁侧而得名,如突厥降户仆固部落散居受降城侧安西旁侧有戎落兵万余人等。唐前期,“城傍子弟”只作为边疆武装力量的兵额补充,到了开元二十五年以后,因擅骑射,成为唐边疆地区主要的武装力量。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贺鲁等作为“大总管”或“副总管”等要职,参与和直接指挥了“交河道”“葱山道”“西海道”行军等重大战役,这些少数民族将士与汉兵无异,而且对立功的胡汉将士同赏,赏罚分明。《唐总计练残文书》记录了对贞观二十三年平龟兹后对城傍的赏赐与汉兵一样。正是能充分发挥边疆少数民族的主体作用,并使之成为安边固疆的栋梁,体现了唐王朝非凡的政治胸怀和远见。

三、唐朝“丝绸之路”多元化安全力量的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中对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正是国家层面对丝绸之路重要战略地位的重新评估。随着丝路战略的推进,特别是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时,从唐朝配置丝绸之路维护安全力量的优点和特点中取经,提出破解困局的方法,是我们关怀现实的应有之举。

目前,在新疆担负维护安全主力的武装力量主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边防、边防民兵(包括兵团民兵)等力量构成,他们是新疆党政军警兵民联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疆的安全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明确了新疆工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因此,重视安全力量的建设,健全党政军警兵民的联防机制,形成协同配合、协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联防机制,对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协同周密,共同保卫、管理的目标,需要加强武装力量建设;为进一步发挥在丝路核心区建设和新疆反恐中的“安边固疆的稳定器”的作用,要更加重视和落实兵团的力量;为更好地承担边境地区管理的职能,公安边防需进一步协调发展。

同时,还应结合新疆自身的特点,重视边疆干部和战士的天然优势和积极作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维护安全稳定。

因此,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构建反恐维稳长效机制的过程中,重视安全力量的建设,对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保驾护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严耕望.唐交通图考·序言[D].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3]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

[6]唐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李锦绣.唐代制度略论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8]李宗俊.唐前期西北军事地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刘子凡.瀚海天山——唐代伊、西、庭三州军政体制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16.

作者简介:金楠(197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汉族,博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讲师,专业技术上校,研究方向:边境管理学、边防民族问题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
2016年《丝绸之路》文化版总目
新疆向西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合作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中国“丝绸之路”迎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