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的研究

2018-05-14 17:20吴宏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新形势中学

吴宏志

摘 要:少年强则国家强,这个强大不只在智力和知识方面,更加在于少年的自身的身体素质、体育能力。本着“健康第一”的中学教育的核心观念,中国中学的体育文化在不断建设当中。但是目前的状况下,高考、中考的升学率的压迫,中学生的身体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新形势下国家的要求了。本文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响应新形势下当前国家中学体育文化建设的号召,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体育文化接班人,创造属于中国的体育文化。

关键词:新形势 中学 体育文化 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c)-0049-02

青春期是孩子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和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而中学时期正是孩子的青春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为小孩的未来提供一个长效持久的保障。新课改的要求正是基于孩子的生长考虑。新形势下通过中学体育文化的建设来帮助中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孩子的今后发展以及国家的软实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下文基于这个思考来探索中学体育文化的建设方向。

1 当前中国中学生体育教育所遇到的瓶颈

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一个良好的体育教育才能够保证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而当前的中学在体育教学上仍热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学生对于体育的弱视,缺乏学习动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体育出现在教育课程是来自于毛泽东时代,毛泽东为了加强国人的身体素质才开始推行的学体育,主张德、智、体、美、劳兼备。但是,在当前中国的就业升学情势下,体育作为一门副科完全无法引起人们的重视,无法获得其应该获得的广泛关注。在各中学中,体育直接沦为了4年一度出现在校园里面的东西,这还是因为奥运会。在大部分的地区,体育即使作为中高考的考试项目,往往也只是走个过程,及格就行[1]。这个及格线很低,只要身体不出现重大的疾病就能通过。这样的观念和考试设计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体育越来越差,身体素质在学习的高压下越来越弱,完全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状态和中国未来的模样。

1.2 教师忽略了体育的文化和育人作用

在中學中,体育仍然在升学的压力下,大部分转为了自由活动或者自习课。在这些课程里面,教师扮演着一个督导的作用,看管学生不出现危险。这样的情况大大地违背了体育课的原意。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原意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系统科学地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并且在未来没有升学要求,或者体育活动的时候能够自己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教师的三不管政策无疑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和厌恶心理,对于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再无兴趣。

1.3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不能体现中国的体育文化

在中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都是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学生只要单纯地跟着教师走就行。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教师对于教学方式不愿创新,学生对于枯燥的教学模式厌烦在心而不说,最终对于整个科目失去信心。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了和学生融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要么枯燥的训练,要么就是理论的学习,不愿创新,极难成功引起学生的兴趣,愿意自主学习体育文化。

2 体育文化在中学建设的原则

要在中学中发展体育文化,那么就必须遵守中学的规矩,有中学的原则的轨迹。

2.1 具备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要创造属于各中学自有的校园体育文化。众所周知,每个中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传统和教学氛围,如果一个体育文化要建设,就必然需要结合其中学的内在特点和传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符合中学体育教学客观实际,能够做到科学合理。这一科学的原则在中学建设体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2.2 具有目标性

体育文化的建设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毕竟一个有目的和目标的方案才能够最终成功。所以体育文化的建设必定要多维度地根据学校的文化状况来设计,根据每个具体内容每个项目构成体育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2.3 拥有导向性

体育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但是既然要建设,就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跟上时代的步伐,跟紧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趋势,如此才能创造一种不会过时的校园体育文化。这样的文化可以切实反映中学的体育文化特点、特征和取向,从而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校园以及附近的体育文化的发展。

3 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以中学发展为依据

3.1 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实现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就必须有满足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基础包括体育的相关器材、设施、雕塑、宣传、以及音乐图书和影像等。在这些设施健全的基础上,学校将自身的体育特色或者希望体育文化的最终目标融入其中。当然学校的利益也需要考虑,要加强物质器材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为之后的器材维护和保养做准备打基础[3]。在雕塑和宣传上面,学校要建设标志性的体育文化雕塑,将其置于学生经常经过的位置,并且需要教师将其内涵和文化内容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能回忆和重新记忆。当然,物质上的体育文化还需要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开设体育讲座,播放体育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3.2 体制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链接

在有了相应的设备设施和宣传之后,体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个完善的体制才能维持长久的体育文化的存在,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体制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学校政策开始。政策需要涵盖管理办法、宣传活动、社团以及体育活动、训练等,务必做到规范和协调。体制是体育文化的保障,保障了中学生在体育文化建设后的体育活动的安全性。体制文化处在物质和精神的中间地带,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连接。

3.3 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驱动力

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只有具有完善的、良好的体育精神文化才能保证其在今后维持长期的体育锻炼和长久的体育文化记忆。这其中的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了学校的体育传统、信息交流、风气以及人际等一切和中学体育相关的价值观、思想观和道德观[4]。中学学校的体育文化的成功建立将会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体育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4 行为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

行为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制,这些文化的建设都是前期体育文化建设的代表,而要显示体育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无疑需要看行为文化。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上自发产生的行动、感觉,这种感觉类似一种本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作用。当然有了学生的体育行为,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其行为进行指导,避免出现不可纠正的错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要实现中学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从物质、体制和精神以及行为上来展开。文章针对体育教学在当前中学存在的困境,根据体育文化建立应该遵守的原则来展开探讨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学校需要投入经费来建设物质上的体育文化,再通过体制来逐渐形成精神上的体育文化,最终对体现在行为上的体育文化进行指导,实现中学体育文化的最终构建。

参考文献

[1] 张蕊,王永.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8):28-30.

[2] 马东海.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构建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110-111.

[3] 侯继来,田秋玲.太原科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发展之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3):8-10.

[4] 边应,邓志.重拾与开新: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33(3):27-31.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新形势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