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高校网球课程改革

2018-05-14 17:20袁耀久孟明李广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会性网球课外

袁耀久 孟明 李广国

摘 要: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高校网球教学自身的特点及规律, 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课内外一体”“线上线下互动”的网球课程体系的新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字:高校网球 课程改革 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c)-0192-02

网球运动,是一项时尚而高雅的“绅士运动”,在普通高校学生对网球课程认可日益攀升,同时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课外锻炼和交流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挖掘高校网球课程的深层次功能,本文结合了国内部分学者的观点,进一步提出高校网球课程包含的“社会性促进功能”。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力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在理念上已有了基本的认同。针对如何通过当前高校网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状、高校网球课程开展现状

1.1 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社会性指的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性,它包括个体对社会互动情境的认知、体验、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与他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交流,接纳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进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良好的学习和考试能力,欠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较差。首先,社会性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认知方面表现出辩证思维不够成熟、对舆论是非的辨别能力弱、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较强、缺乏自我反思与规划的能力等弱点,经调查分析较为集中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 心理调节能力弱

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带来的学习压力增高,很多学生通过不良行为来释放自身的压力,而导致偏离了正确的成长轨道。大学生中抑郁症、交往恐惧症、自闭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教育部对125所高校12.6万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证实,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和行为调整能力弱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

1.1.2 人际关系单一

经调查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學生的自私心理,缺乏利他性,显现出了比较单一的人际关系。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大学生低头族、手机依赖、网络依赖现象日益增多,各类大众媒介的导向问题,导致大学生与人交流虚拟化,交际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

1.1.3 观念严重偏差

当前,国内学者总结社会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而对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无法认定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得“聪明”“现实”,注重个人利益,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不明确,缺少权威的标准作为选择导向,无法正确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而集体荣誉感和进取精神,是非观、价值观的偏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培养质量。

1.2 网球课程现状分析

1.2.1 组织课外活动乏力

高校的网球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高校的网球教学要求也变得更高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的网球专项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对于完成课外指导的任务就更加困难,学生课余活动的组织,课外锻炼的评价,校内外网球交流比赛的组织都缺乏组织力量。

1.2.2 网球课程设置问题

走访省内、外部分高校针对网球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统计,高校网球课的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是遵循传统,普遍延续着传统的“三基型”教学模式,技术实践和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内容基本以网球技战术教学为主,而缺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有效措施。教学内容组织设计还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网球课程设计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对于网球课程的潜在功能挖掘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1.2.3 考评机制不健全

通过调研统计,目前在高校中教学评价较多采用单纯的技术评分制,教师的主观评价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尤其是网球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很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考察,对于评定学生的课外锻炼与校内外活动参与效果不能纳入最终的成绩考核,无法结合高校网球教学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网球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2.1 网球课程目标体系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创新改革的课程理念,从学生自信心、意志品质、情绪调节、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促进出发,充分借鉴国内、外网球课程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吸取部分高校网球课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将高校网球课程目标体系划分为四个部分: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社会性促进目标。

2.2 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网球课程的特点,将网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本技战术、身体素质、课外技术辅导及锻炼和课外素质辅导及锻炼五大模块,不同学期根据课程安排和学生学习情况对各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和学时进行一定调整,其学时分配更加科学。

2.3 网球教学方法体系

2.3.1 开展团队教学竞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团队间对抗赛,其比赛周期长,比赛场次多,成员参与度高,并将比赛成绩作为学生期末成绩参考。这就使得网球这项个人技战术占主导的运动项目与团队间的胜利相关联,团队的成功依赖于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出色表现,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促使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利用网球运动技术难度高、运动强度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品质和情绪调节能力。形成团队内、班级内、班级间,不同层次、以赛促练、逐级评分选拔形成促进网球项目普及提高教学比赛体系,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和团队配合,克服困难,获得胜利,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3.2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活动网络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内网球教学对课外网球活动的推动作用,体育教学部逐步构建起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外网球项目技战术训练、课外网球项目理论知识培训、校园网球联赛为外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课内外一体化活动网络。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建立网球课程,网上学习系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课程上设立“课程资源”“课程概要”“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网球视频库”“课外活动”和“师生互动”等内容供学生选择和学习。为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提供技术指导,从而弥补课堂教学覆盖面不足的弱点,突破高校网球课堂的传统模式,为学生在课下能够及时地获取网球的技战术知识,为课内外一体化活动网络的构建提供充足的知识、技术指导。

2.3.3 充分发挥网球社团的组织载体作用

每一个学习团队,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课余训练计划,发挥网球社团的作用,由网球社团成员按照各团队上交的课余训练计划整体监督、按时量化各团队的的实施情况和团队成员的出勤情况。网球教师则针对网球社团反馈的各学习团队的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课余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指导,同时在网球社团的帮助下根据需要开展网球裁判法、训练法等相关知识的课外培训,提高课外网球训练和课内外网球竞赛的水平。进一步在学校网球社团的协助下组织学校网球比赛,作为各院系网球水平最高检阅的校园网球联赛,能够更进一步反映参赛学生课内外学习、训练的效果,形成四位一体推动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球类课程课内外学习和训练的组织体系。

2.3.4 改革评价体系

首先,班内分四个学习团队,通过平时课堂的表现、网球社团反馈的课余训练情况和网球基本技术考核(第一学期)、学习团队循环比赛成绩(第二学期)综合评分计算排名,设置从低到高的得分系数,学生在网球基本技术考试(第一学期)或者教学比赛(第二学期)的综合表现得分,乘以该生所属团队的得分系数,方为该生本学期技术项目的最终得分。

其次,改变原有的由教师一人打分的课程考核方式,将部分打分权力下放至学习团队负责人,由团队负责人根据团队成员课外参与团队集体锻炼时的态度和出勤情况予以评分。

3 结语

基于大学生社会性高校网球课程改革是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的要求、终身体育的要求、《纲要》的精神。当然我们还要加强全而总结、学习、研究和实验,认真学习和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借助互联网技术,发挥高校网球社團的作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灵活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挖掘网球课程的深层次内涵,促进学生的社会性,通过网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专项技能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占龙.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实验研究[A].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4.

[2] 刘建榕.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探索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2.

[3] 张二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144-145.

猜你喜欢
社会性网球课外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超级殚跳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